新课程背景下,对小学作文教学的一点思考

时间:2022-10-19 12:10:27

新课程背景下,对小学作文教学的一点思考

摘 要:新课程背景下,为了消除小学生对习作的恐惧感和神秘感,提高作文教学的实效,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我们要创设良好、开放的习作“大环境”,打造小学生课外阅读实践活动平台,创造适合习作的“小气候”,让课外阅读为习作插上腾飞的翅膀,引领学生贴近生活,找到习作的“源头活水”,为学生提供写作的素材;教给学生写作方法、技巧,逐步提高写作水平;让学生主动参与作文讲评,调整评价策略,优化评价方法,创新作文评价方法;创新作文教学观念等,才能让小学生乐于作文,善于作文,积极主动地投身习作实践,从而获得更大更快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习作“大环境”;课外阅读平台;小学作文教学

长期以来,应试作文扼杀了小学生的创造力,致使写作效率低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为此,笔者对小学作文教学,作了一点新的思考。

一、营造校园生活良好、开放的习作“大环境”,消除学生对习作的恐惧感和神秘感,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1.创设良好、开放的习作“大环境”,消除学生对习作的恐惧感和神秘感

福建省永定县城关中心小学(以下简称“我校”)每班通过创建“书香家庭”,开展“亲子阅读”工程,实现以校园文化提升家庭文化,以家庭文化推动校园文化的“人文阅读”理想境界。我校充分利用楼道空间,将教学楼装修成学生书屋:“学海涯”“习作园”“作家楼”;把花草、溪石、台阶、木墩……打造成“校园文化墙”。师生置身校园,处处都能感受书香,净化心灵;时时都能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当学生的知识储备、生活的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写作就会行云流水、水到渠成。

2.打造小学生课外阅读实践活动平台,创造适合习作的“小气候”,让课外阅读为习作插上腾飞的翅膀

课外阅读与写作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鼓励学生学习“袒腹晒书”,博览群书;学习“李贺锦囊”,勤做笔记;引导学生常与经典为伴;建立“笔耕袋”和“阅读袋”,督促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提高写作能力。我因势利导,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实现“读与写”“课内与课外”的结合。比如:当学生鉴赏了鲁迅先生的经典小说《故乡》中的少年闰土这一部分,老师可以让学生借鉴鲁迅描写少年闰土的写作方法,学写一篇习作《我熟悉的一个人》,写起作文来就得心应手了。另外,我还向学生们介绍了一些著名的少儿网站,鼓励他们上网阅读,开阔视野,扩大阅读量。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胸藏万卷书,写作时才能文思泉涌。

二、引领学生贴近生活,找到习作的“源头活水”,为学生提供写作的素材

1.到大自然中去寻找习作的源头

大自然中有许多可写的东西,我们要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让他们置身于大自然中去玩赏,在玩赏中观察,从中获得感性真知,写出你意想不到的东西。春天,我让学生们去野外踏青、郊游,回来布置学生写“春天邀我去做客”“我与大自然有个约定”……引发环境保护的意识:呼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回来布置学生写“还我蓝天,还我绿水”“救救母亲河――永定河”……把作文课堂延伸到大自然中。

2.引领小学生走进生活――积累学生的作文生活素材

小学阶段,学生们最热衷的莫过于做游戏、动手实验、参与各种实践活动,拥有自己的兴趣与爱好。比如,一位学生参加了红十字会组织的志愿者活动――卖花后,写了一篇题为“难忘的第一次义卖”的作文。文章的结尾这样写道:我在街上转悠了一个下午,筋疲力尽的我终于挣来了我的第一桶金:十元钱。我把它紧紧地攥在手心里,生怕一松手,它就会飞走。”多有创意的内容!多么真实的话语!如果没有亲身参与、直接体验,是无论如何都写不出来的。我充分开辟综合实践活动课堂,组织丰富有趣的活动。如智力活动,组织“有趣的字谜”“你演我猜”开拓思维;兴趣活动,组织学生下棋、打球,培养健康的爱好;能力活动,组织“小小辩论赛”“小小外交家”,让学生享受语言的美妙。我以课堂为契机,因势利导,大做情感文章,走“情感作文”的模式,充分利用好每一次恰当的时机渗透情感。如利用文本《圆明园的毁灭》培育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利用课文《她是我的朋友》培育学生关爱朋友的情感;利用课文《跨越海峡两岸的生命桥》让学生体会两岸骨肉同胞的血脉亲情――人间真情……

三、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写作方法、技巧,逐步提高写作水平

1.从写作技巧入手,科学地指导和训练

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有目的地进行说话和写话训练,教给写作知识,从一年级起就学习写日记。从三年级开始,逐步学习一些写作方法和技巧,要围绕“有顺序、抓特点、突重点、勤想象”四个基本方面,逐步学会观察、学会表达、学会想象,学会把积累的语言灵活运用,领悟修辞的妙用。高年级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课:读书汇报、演讲比赛、手抄报展评、新闻会等,逐步提高写作水平。

2.把握住学生作文训练课堂教学模式,提倡“新表达”“真体验”“新思维”,并且不断总结完善、创新

呼吁新概念作文,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有效促进作文教学的改革。网络环境下的作文教学,改变了传统作文的教学模式。这种新型教学模式:营造情景,激发兴趣选择作品,组织学生阅读网络作文,互评互改完善作品,互评互改。例如我校组织学生到永定县革命烈士陵园参观,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参加活动之前,我组织学生上网查阅了永定县革命烈士以及有关将领的资料,比如,刘永生、张鼎丞等老革命同志的资料。活动以后,我让学生把自己的习作在班级网页上,每位学生都可以在课堂上通过班级网页读到全班同学中的任何一篇习作。他们还可以利用“回复栏”写下自己阅读后的感受和修改意见。

四、让学生主动参与作文讲评,调整评价策略,优化评价方法

要从根本上解决小学作文教学“费时多,效率低”的问题,就必须改进作文教学评价方法。改进评改方式,不再让老师“牵”着学生走,让学生自改、互改,用自己眼光去寻找,去发现,找出文眼,找出诗意的语言。及时表扬和指正,扬长避短,与学生共享作文成功的喜悦。同时要引导学生欣赏别人的习作,学习别人的习作。学生评价就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的自我检查、自我反思、自我矫正。教师评价不必面面俱到,完全可以挑选一两个侧重点进行重点评价或专项评价。对学生,要淡化选拔,强化激励、反馈功能;对教师,要坚持教学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

我最喜欢用星级激励――根据习作的质量与特色,可以设立不同的星级指标来评价。比如,语言星、创新星、真情星、幽默星……一篇习作至少要达到两到三个星级指标,最低等级为一星。

总之,我们必须做好创新作文评价方法,必须创设好作文教学环境,必须创新作文教学观念等,才能让小学生喜爱作文、乐于作文、善于作文,积极主动地投身习作实践,从而获得更大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单位:福建省永定县城关中心小学)

上一篇:课改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下一篇:悄悄地,我想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