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土建施工的现场管理方法

时间:2022-10-18 11:21:04

浅析土建施工的现场管理方法

【摘要】土建项目施工过程是建筑物形成的过程,是实现项目价值和建筑使用价值的关键。现场施工管理是整个土建管理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本文主要阐述了有关土建施工的现场管理方法。

【关键词】土建施工,现场管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 TU7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技水平的快速提升,我国土建工程建设越发频繁,随着桥梁、道路、建筑等土建工程的规模不断扩大、结构越发复杂,从而曝露出一些质量安全问题。针对土建施工的现场管理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二.土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概述

就土建施工企业而言,其几乎所有的日常工作都与施工现场管理有关,换言之,施工现场管理是土建施工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基础,也是企业内部管理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建筑施工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土建施工企业想要求生存、谋发展就必须占有足够的市场份额,进而创造出更大的利润,而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不断强化施工工程现场管理,并将这一环节作为企业的重点来抓。可以说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直接反映该施工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也在某个方面上体现出了该施工企业生产经营建设的综合水平。站在土建施工企业的角度上讲,施工现场就是企业的主阵地,也可看做是建造工程项目和提供生产服务的场所,换个角度上,就是施工人员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来完成一系列生产任务的场所。这个场所不但包括现场作业场所,而且还包括后方辅助生产的一些作业场所,既然有施工现场就必然需要有相应的管理与之配合,这样才能保证施工现场的秩序和施工质量。

所谓的施工现场管理实质上就是指运用一些科学合理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对施工现场进行相应的组织协调,以此来确保现场能够按照优质、高效、安全的生产。可以说施工现场管理是土建施工企业的赖以生存的根本,也是企业管理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企业管理中的大量问题都会在施工现场管理中反映出来,所有专业的受理工作也都是在施工现场进行贯彻落实的。工程项目建设的根本是在确保施工进度的基础上,建设出优质的产品,这就要求施工现场管理应当确保施工活动能高效及时有秩序地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预先制定的目标和任务。

三.土建工工程施工中砼灌注桩的内涵与特点

砼灌注桩是指在工程现场通过机械钻孔、钢管挤土或人力挖掘等手段在地基土中形成桩孔,并在其内放置钢筋笼、灌注混凝土而做成的桩。砼灌注桩与其它桩相比较有如下技术特点:

1.砼灌注桩属于非挤土或少量挤土桩,施工时低噪音、轻振动,无地面隆起或侧移,也无浓烟排放,因而对环境影响小,对周围建筑物、路面或地下设施等危害小。

2.可根据土层分布情况灵活选取桩长,因而容易适应持力层面高低不平的变化。

3.单桩承载力高,视地质条件、桩身尺寸、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一般可达数千至数万千牛,因此常可设计一柱一桩,不需桩顶承台,简化了基础结构。

4.桩身刚度大,除能承受较大的竖向荷载外,还能承受较大的横向荷载,增强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并能有效地充当坡地抗滑桩、堤岸支护桩以及地铁或建筑物基坑开挖的支护桩,还可在基坑开挖后继续作为地下室的承重墙等永久性结构使用。

四.土建工程施工的现场管理要点

1.原材料施工控制对进场材料进行检验,一是外观、形状、尺寸、色泽等等,再一个是内在质量。应该符合有关材质标准和设计要求。尤其对建筑结构材料进行进场复试。如建设部规定的8种主要结构材料见证取样,进场复试:钢筋、钢筋连接件、水泥、砖、砂浆、砼试件、防水材料、外加剂。节能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的保温板,建筑外窗气密性,幕墙样品气密性、散热器、采暖散热器、冷热源系统试验,电缆、电线电阻值的检测。按规定的数量取样,试验,材质合格才能用于工程结构的使用。原材料不合格,施工不合格,结构是不能保证安全的,材料是最根本的物质基础,是必须严格把关的。

2.平面放线和标高测量的施工控制

工程施工中的基坑放线,打桩放线,垫层放线,楼层放线和标高测量,决定建筑的位置、平面布局、建筑竖向层高和总高,建筑形状的实现。认真仔细的进行各种放线和测量,对放线过程的每一步实施全复查,避免错误非常重要。放线、测量不能出错,马虎不得。准确量测房屋总尺寸,开间,入深尺寸,构件截面尺寸、形状、位置、尺寸误差精确度的控制,是决定平面上"建筑"实现的第一位质量控制要求。竖向标高结构楼层和构件空间高度及位置的控制也必须准确。

拉紧钢尺,绷紧通线,弹好墨线,用准仪器,看清塔尺,把图纸上的尺寸测试到大地上,准确无误才是真正实现施工和质量的控制。

3.桩基、复合地基施工控制当前的建筑主要是高层建筑(10~30层,≤100m)。一般天然地基多数不能满足建筑荷重基底压力的要求,地基承载力不足,地基变形过大。因此设计上要根据建筑荷重,基础形式,地基土质,成桩机械选择对地基的处理。常采用的地基处理方案有:复合地基(砂桩、碎石桩、水泥土搅拌桩、CFG桩等),砼桩基(砼后压浆灌注桩、预应力高强砼预制管桩)。

桩基础和复合地基桩的施工是极其重要的,桩的施工质量如何直接影响工程的安全性。一般设计的复合地基承载力、桩基承载力高于基底压力,fa≥Pk静载荷试验又是以2倍的承载力的试验压力进行检验,因此绝大多数工程承载力是否满足要求,成桩质量非常关键。(因地基土质与设计选择桩型不当的情况除外)。经处理以后的地基,地基或桩基承载力试验结果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提供检测试验的结果和报告,才可以验收使用。施工和质量控制要点:(1)桩位放线(2)桩基就位对中(3)开钻施工(4)成桩方法(下料、搅拌、激振等等),填写施工记录(5)桩体材料质量及配合比(6)垂直度(7)桩长度(8)桩位检查(9)桩的载荷试验及桩身完整性检测,提供试验报告(10)桩的施工质量问题的处理(11)桩施工效果竣工图(12)桩的检验批验收记录签认(13)桩基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

对施工完的桩,如发生有承载力不足,桩位超偏差,往往是难以进行返工的,只能采取补救措施,多数需要设计上加以解决,必要时采取专家论证形式进行判断,提出处理意见。

4.砼结构工程施工控制

当前的房屋建筑结构主要是钢筋砼高层建筑结构。这种结构实体的形成又主要通过模板、钢筋工程,砼工程的施工来实现。

模板工程是实现结构空间体型,尺度的模壳作用的方法,钢筋工程是实现砼中主要受力材料钢筋成型的方法,砼工程是形成结构实体的人造物质成品的方法。两种材料(砼、钢筋)组合而成的空间尺度和体型,通过模型作用形成了建筑的结构体系。

砼工程是决定结构成型的关键。砼质量的控制最主要是:强度问题,其次是抗裂性。现代砼又提出高性能、高强、耐久性问题。核心是强度,耐久性也已成为混凝土质量的重要要求(耐久性质量控制:环境类别、设计使用年限、混凝土强度等级、最大水胶比、保护层厚度、施工养护期限、化学成份影响限量)。砼比较模板、钢筋的施工和质量控制,主要问题是具有不可逆性。一旦强度不足,无法重做。不高不低(有强度但达不到设计要求)多数情况只能加固。

一般的讲,决定砼质量有15、16道工序:原材料选材,配合比、计量,搅拌,运输,泵送,浇筑,振捣,后浇带、施工缝留置,表面抹压,覆盖薄膜,养护,留置试块,拆除模板,冬期施工。其中原材料质量和配合比是决定砼强度的关键因素,配合比中又主要与水灰比、水胶比、砂率、含水量、外加剂有关(主要参数)。尤其水灰比决定砼的强度,水泥水化程度、孔隙率、收缩性、水的渗透性。因此,合格的材料和合理可靠的配合比是保证砼质量的第一因素。而砼强度在未达到28d龄期时,具有未知性,也即砼强度的滞后性。因此强度的保证很大程度上主要靠经验丰富的试验人员经过反复试配确定的配合比(将理论计算与实际材料方面的差距经过试验调配)来实现。

五结束语

土建施工现场管理工作是一个细致且具体的工作,关乎一个土建施工项目是否可以顺利进行。做好土建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不仅可以提升企业形象、取得巨大经济回报,而且可以使得工程项目质量和施工效率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唐利钢.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控制措施研究[J].山西建筑.2012(6)

[2]蔡兴勇.浅谈工程施工现场管理[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3(3)

[3]尹浩.浅谈如何提高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2(7).

[4]唐磊.强化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对策[J].科技风.2011(04)

[5]崔清树.土建施工的现场管理有效方式探索,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

[6]罗新刚.论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策略,科技致富向导,2011

上一篇:工民建中新型节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下一篇:电力通信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