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语文导学案运用的有效性

时间:2022-10-18 11:02:06

浅析初中语文导学案运用的有效性

摘 要:一堂高效率的课堂教学,导学案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老师对导学案的应用是为学生的学习制订了一个可靠的学习指导方案,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体现。

关键词:导学案;有效性;课堂设计

老师通过对导学案的运用,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当中,将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提

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以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导学案有效性的实施

1.根据书本的实际情况,深化对导学案的设计

教材是学生课堂学习的根本,任何时候都离不开课本的参考。因此,老师在编写导学案时一定要遵照教材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写,深入细致地进行分析。将一些晦涩难懂的知识以浅显通俗的语言整理出来。帮助学生更有效地进行学习,教学内容要突出重点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

2.加强导学案的导向性,树立循序渐进的教学目的

导学案的制订要依托教材的运用。制订一个符合学生学习的教学过程。老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建立由简单到复杂的教学过程。目标制订要恰到好处,定位不能过低使学生很容易达到,这样就会使学生产生骄傲的心理,不利于以后教学的进行;同样的目标也不能定得过高,这样使学生容易产生挫败感,滋养消极情绪,对学习产生厌倦感。

3.导学案体现学习的内容,与教材息息相关

导学案的内容编写注重基础知识的应用,对教材知识进行系统的介绍。对以前的知识点加以总结,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将书本与导学案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学的内容是导学案的基础,一定要体现对学生的指导性学习、引导性思考的功能。

4.导学案对于内容要进行恰当的处理

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导学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参考的作用。对于导学案提到的一些重点、难点的知识,学生可以进行深入地探讨,展开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老师应该及时地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克服学习的困难。老师应该做好引导的作用。

对于一些不是老师亲自参与编写的导学案,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及时的删减增补,绝对不能生搬硬套,忽视学生自身的能力。过后还要对导学案进行及时的反思,查找缺点,及时修改。对于使用导学案老师要在课堂上随时把握当时的具体情况,并进行全新的调控。对于一些学生熟知的问题,坚决舍弃。而学生的一些疑问,则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教授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大限度地节省时间,使学生有充足的训练机会。对于一些不常见的问题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开阔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导学案的设立可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状态,使学生上课精神集中,更加快速高效地进行思考。同时也能更有效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成绩。学生之间彼此抄袭的情况也不再发生了。对于老师下一步教学工作的开展也有促进作用。并且老师可以对学生的成绩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随时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在完成课业时对导学案要进行有效的保存,以便今后的复习。

二、导学案解决的实际问题

1.学生所学的知识点多但显得很分散,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但很有限

2.学生的大部分时间为自主学习,老师指导的时间有限

3.老师使用的备课教案不统一,相互之间缺乏交流

4.学生在讨论时没有实际内容

总之,对于初中语文导学案的应用老师应该采用正确的态度。毕竟导学案不是教材,不能取代教材的地位。所以,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老师要向学生阐明教材的重要性。导学案只是对教材的一种延伸,不能过分地依赖导学案。要正确对待导学案,发挥它的最大功效。

参考文献:

孙春成.语文课堂问题教学策略[J].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1).

(作者单位 辽宁省本溪市二十一中学)

上一篇:运用多媒体技术实施高中政治课教学走向个性化... 下一篇:浅析民族历史文化资源与旅游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