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基础》的教学改革探讨

时间:2022-10-18 10:45:34

《电工基础》的教学改革探讨

摘要:《电工基础》的教学探讨应以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体系,培养学生较强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职业院校的学生真正成为技能型优秀人才。

关键词:电工基础 教学 知识

《电工基础》是职业院校工科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在跨入21 世纪的今天,用人单位对职业院校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无疑对电工基础教学提出了挑战。为此,我们要不断进行电工基础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完善。

1.“重”技能,“轻”理论

电工基础的理论教学以实用和够用为准,技校是以培养中、高、预备技师级的适用人才为主,而不是培养理论研究者。有些教师认为教学必须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来实施, 大纲要求的内容一个不漏。一切以教学大纲为中心的原则来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会自觉不自觉地多给学生讲授那些复杂、高深的问题,从而忽视了多数学生,忽视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讲授和理解,必然导致那些理解能力跟不上,分析思维能力不强,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问题能力弱的学生跟不上。但是如果让学生在实践或实训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找出自己知识的欠缺点,然后自觉地回到课本中巩固所需要的理论知识,有针对性地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对部分基础较好的学生,则可实行分层次教学,加强理论知识的讲解和辅导,提供有一定难度的习题供他们练习,使这部分学生既懂技能,又能较好地掌握课本的理论知识。

2.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教师是创新教育的操作者,应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启发、引导学生寻找发现问题并加以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上, 兴趣有利于成功,当学生在学习上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突破了一道又一道难题:获取了某些知识,懂得了某种道理,心理上就有一种成功的喜悦,学习的劲头就越高,思维也就更加活跃。在平时教学过程中不失时机地提出问题, 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欲之间设置一种悬念,或者设置一些陷阱,把学生引入一种与悬念相关的情况中去,使学生的注意力、思维力都凝聚到一起,以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最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效果,组织学习评述,自评和互评相结合,甚至可以对老师的教学情况进行评论, 还可以提出新的问题和自己的看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给学生的思维和个性发展拓展空间。

3.用生活中的常识来开通学生的知识面

科学知识服务于生产和生活,而生活中的运用例子又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这是一条普遍的规律。在职业学校《电工基础》教学中,有很多知识理论在实际生活中是容易找到根据的,而且这些例子离我们很近, 如果同学们能将这些例子巧妙地和学习结合起来,就能更好理解书本上的知识点。例如涡流的问题:当块状金属处在交变磁场中,金属体内将会产生感应电流,这种电流会在金属体内自行闭合,就像水流形成的漩涡一样,所以把这种现象称为涡流。涡流是电磁感应的一种特殊形式,涡流的形成会使金属块发热,引起能量转化。这部分的知识,如果靠单纯的理论去讲述,是很难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的,但是如果我们用日常生活的常识相结合,那效果就会截然相反了。例如,为了减小涡流能量的损失,电机和变压器的铁心通常不是整块的,而是采用涂有绝缘漆的高电阻薄硅钢片叠压而成的,将涡流限制在狭窄的薄片内,从而减少能量的损失。再者,利用涡流的热效应制成的感应炉或电磁炉,在工业和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通过这些事例,可将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以达到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牢固记忆的。

4.启发问答式教学法

启发问答式教学法是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理论知识或实践经验,有目的、巧妙地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思考回答,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思维,使课堂呈现一种浓厚的探讨气氛。当学生思维出现偏差时,要巧妙地进行诱导,使之回归正常轨道;当学生思维出现卡壳时,表情有百思不得其解之状时,要及时予以点拨,引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使问题得以解决。当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找到问题的答案时,会有一种醍醐灌顶的,会有一种难以抑制的兴奋,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譬如在讲授“电池的串联”时,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导入新课。教师问:“一般干电池电动势(电压)是多少伏?”学生多数回答:“1 .5 V ”。教师接着问:“同学们家里的手电筒用了几节电池?学生回答:“2 节或3节”。教师又问:“电池怎么安装(连接)的?”细心的同学会说:“电池之间是正负极相接”。教师再问:“为什么要那样安装?”学生会立即相互讨论起来。教师可以找学生说说他们的看法,然后点拨到“这种连接方式叫串联,是为了获得较大的电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课“电池的连接”。这样自然而然地引入了新课。

5.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用多媒体电脑软件制作电教幻灯投影、图片等,借助多媒体技术可以清晰表达,其生动、丰富的画面,美妙动听的音乐效果非常吸引学生,从而广泛地刺激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在电工基础教学中有许多演示实验的不可见或可见度很小,这样很难使每个学生都观察清楚,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演示实验的效果,影响了教学质量。利用多媒体强大的动画功能及有关外设( 大屏幕显示器,液晶投影仪等) 可以解决许多用常规手段难以表达或可见度低的实验,涉及磁力线、电力线,交流电信号波形等实验,都可以利用多媒体提高可见度来提高电工基础教学的效果。

6.考试方式的改革

考试作为一门课程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教和学的检验环节,检验结果是否合理、公平、客观、正确,直接取决于考试。在教学改革中,应该认真考虑,考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来,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品质,使他们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主人。

总之,我们通过对《电工基础》这门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改革的探讨,确立以学生为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结合教学实验,注意归纳总结,联系日常生活事例,同时应用探究教学,使职业院校《电工基础》这门课程的教与学变得轻松和有趣。

参考文献:

[1]刘世坤,《电工基础》的教学探索,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3期。

上一篇:试论在化学教学中如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下一篇:试析当前我国出版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