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安全”课堂

时间:2022-10-18 09:57:03

小议“安全”课堂

提到“安全”课堂,不少教师可能想到的是令学生享有人身安全的课堂,而我说的“安全”课堂是指学生享有心理安全的课堂。在缺乏心理安全的课堂上,学生紧张、焦虑、孤独、自卑和恐惧,不敢如实阐述自己的观点,不敢或不愿举手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等。

例如在一堂物理课上,一位青年教师向一个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提问,结果这个学生答非所问,不知所云,教师非常不高兴地对学生说:“你怎么学的,课后到办公室找我。”听到这句话,我心里“咯噔”一下。我想,这个学生从现在到下课一定无法再聚精会神地听课了,他一定在心里嘀咕:“我怎么这样倒霉,碰到让我回答问题,问题没回答上来,同学们会怎样评价我,会不会取笑我?老师让我到办公室会怎样批评我?我应当怎样应付老师的责问?”这就是学生在缺乏心理安全的课堂上听课,听课的效果可想而知。

由此,我想到在我们的课堂上充斥着诸多“害怕”的因素,使学生在课堂上无法享有心理安全。教师害怕不受学生爱戴,害怕学生不听教导,害怕课堂上场面失控;学生害怕被老师批评,害怕在同学面前出丑,害怕被同学欺负,害怕学习成绩不好……这些“害怕”阻碍“安全”课堂的创设。

与此相反,艾斯奎斯·雷夫在《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中提出:让学校没有害怕,让信任充满课堂。这一观点应给予我们深刻的启迪。雷夫曾说:第56号教室之所以特别,不是因为它拥有什么,而是因为它缺了这样一种东西——“害怕”。在第56号教室里,教师是公正的,学生既不用担心受到不公正的惩罚,也不用担心因同伴的不当行为而受到牵连。雷夫对学生不当行为的最严厉处罚就是:不准其参加发生不当行为时所进行的集体活动。雷夫希望学生知道,一个人应具有得体的行为和良好的表现,这不是为了避免惩罚,而是因为这么做是正确的。

在以往传统教育统领的课堂上,教师存在两个误区:一是认为最理想的教育状态就是自己讲的话学生绝对服从;二是为了学生考出好成绩,不惜无情地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于是,“害怕”使学生表面上循规蹈矩,遵守纪律。虽然课堂看似安宁,但“安全”在悄然流逝。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罗杰斯曾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充满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因此,为学生营造安全的心理环境——创设“安全”课堂具有重要意义。如果希望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那么就应在课堂中善待学生,努力营造平等、民主、自由、和谐与宽松的学习“软环境”,使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课堂学习。那么,如何创设“安全”课堂呢?

一、善用肢体语言,创设“安全”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在表达情感和表示态度方面,肢体语言比口头语言更加有效,更具有感染力。所以,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多一些愉悦的表情,那么学生在课堂上就能获得安全愉悦的心理感受。另外,教师还应特别重视“微笑”与“目光交流”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微笑”既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心情,又让学生愿意以积极的态度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目光交流”最能直接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与关爱。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将目光投向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应看着学生的眼睛;当学生犯错时,教师应用信任的目光注视学生。此外,教师还可用竖起的大拇指、简单的招手、击掌和轻拍肩膀等肢体语言,表达对学生的认可与接纳。

二、正确处理问题,创设“安全”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表达观点时出现问题是符合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的,教师不当的处理方式不仅影响课堂的认知教学,更不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为了避免自尊心受伤害,学生在课堂上害怕提问,不敢开口,保持沉默,不予合作。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在学生出现问题时,营造平等、融洽与和谐的环境,引导学生正确地面对问题,有效地解决问题。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回答不出较难的问题时,教师可走到学生身旁,俯下身子,拍着学生的后背,告诉学生:“这个问题确实比较难,暂时回答不出来没关系,先坐下,认真听听其他同学的见解。”之后,教师应根据教情和学情,在接下来的课堂学习中,安排刚才那个回答不出问题的学生回答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然后对其适当表扬和鼓励,使其找回自信。

三、给予积极评价,创设“安全”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可以催生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不断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使学生产生一定的成就感。由于学生的成就感主要来自教师的评价,所以作为教师应及时捕捉和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弥补自己的不足,促使学生满怀信心地探究新知识。

只有教师努力为学生创设“安全”课堂,学生的思考和情感才能得到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和观点才能得到充分表达。就这样,学生在放松的状态下,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其观点更加独到,其思维更加活跃。于是,课堂教学就会产生较好的效果。

上一篇:增强学生主体参与,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下一篇:浅谈“现代学校制度”的建设与管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