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相关者视角下中国可持续能源体系建设研究

时间:2022-10-18 09:29:23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中国可持续能源体系建设研究

摘 要:可持续能源体系是解决中国能源利用及其所引起的社会和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借鉴利益相关者理论对中国可持续能源体系利益相关者进行了界定和分类,并提出了中国可持续能源体系建设的对策:国家战略层面、区域规划层面、企业实施层面和终端利用层面要同步协调发展,并与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进行充分的合作。

关键词:可持续能源体系;利益相关者;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3-0019-03

一、我国能源存在的体系

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消费总量增长速度日益加快。与此同时,能源生产及使用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和社会继续发展的瓶颈,而且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障碍。

(一)能源安全问题

到2020年,中国石油消费量预计将达到4.5亿吨以上,石油消费量缺口将达2.05亿吨。与石油需求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现有技术水平条件下,中国石油自给程度并不高,这直接导致中国石油进口依存度不断上升[1]。目前,国内石油公司的年产量远远不能满足国内需求,2005年石油进口量超过1.3亿吨。今后,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石油供需缺口将呈现逐步拉大的趋势[2]。

(二)能源结构问题

中国能源资源探明储量中,96%是煤炭资源,油气资源仅占总量的4%左右,“富煤少油”的能源结构决定了能源供应结构以煤为主[3]。能源结构不合理是导致中国能源效率低下、经济效益差、能源环境问题严重的主要原因。从世界范围来看,目前尚没有一个国家能够依靠煤炭这种低效的能源消费结构实现现代化。

(三)能源环境和社会问题

能源尤其是石油在使用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污染物,从而引发一系列社会和环境问题。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如何将能源消费的安全和环境影响降至最低是世界各国的核心议题之一。2006年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约是56亿吨,这些污染已对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形成了巨大的威胁[4]。

二、可持续能源体系建设

1987年,Brundtland委员会的报告中指出可持续能源是一种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模式[5],即通过能源的生产和使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社会和环境效益。

现有的能源体系无法保障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可持续能源体系正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根本手段。中国可持续能源体系建设应包括4个层面:国家战略层面、区域规划层面、企业实施层面和终端利用层面。国家能源部门从战略层面进行统一部署,区域规划,企业实施和终端利用是国家战略的有力支撑,共同保障可持续能源体系建设。可持续能源体系建设涉及不同的组织和个体,如何在可持续能源体系建设过程中保障众多组织和个体的利益要求是摆在能源部门面前的一道难题。本文拟通过利益相关者理论来界定中国可持续能源发展的利益相关者,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可持续能源体系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三、可持续能源体系的利益相关者界定和分类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的概念来源于企业。Mitchell曾总结了有关利益相关者的27种代表性概念表述,这些定义可归为两类:(1)广义定义,以Freeman的定义为代表,“企业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能影响企业目标的实现或被企业目标的实现所影响的个人或群体”[6],股东、债权人、雇员、供应商、消费者、政府部门、相关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团体、周边的社会成员等,全都归入此范畴。(2)狭义定义,“利益相关者在企业中投人了一些实物资本、人力资本、财务资本或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并由此而承担了某些形式的风险,或者说,他们因企业活动而承受风险。”[7] 该定义排除了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及社会团体、社会成员等。本文采用广义定义来界定中国可持续能源体系的利益相关者。

(二)可持续能源体系的利益相关者界定

一般来说,中国可持续能源系统应包含主体(能源主管部门、能源企业和能源消费者)和客体(能源资源)两个基本要素。这两个要素构成了能源发展的市场链条,但能源产品的准公共产品属性和可持续能源发展所具有的公益性特征决定了可持续能源系统还应该包含能源协会、能源服务公司、各级地方政府、国内公益组织、国际组织、外国政府以及外国能源企业。这些要素及其管理部门共同构成了中国可持续能源系统的核心内容,并成为可持续能源体系的利益相关者。

(三)可持续能源体系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

中国可持续能源体系的各种利益相关者的权力、利益交织在一起,多元化的利益主体、多样化的利益需求、多途径的利益实现方式构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利益网络,也引起了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

1.能源主管部门

1993年,我国能源部被撤消,其相关职责分散到其他部门。2005年,中国设立国家能源领导小组,由能源相关的中央部门组成,是中央政府从全局、战略的高度来统筹规划能源工作的高层次议事协调机构。2008年,在原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局和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基础上组建了国家能源局,隶属于发改委,主要职责为拟订并组织实施能源行业规划、产业政策和标准,发展新能源,促进能源效率提升等。国家能源局拥有对我国能源效率最直接的话语权,是可持续能源体系在国家战略层面的主体。

2.中国能源企业

中国能源企业作为中国能源生产和供应的支柱,是可持续能源体系企业实施层面的主体。现阶段中国能源企业普遍面临许多问题:一是受资源禀赋和开采能力影响,能源企业的能源供应能力存在较大不足;二是在能源的生产和加工阶段造成了一系列问题,如环境污染和对公众健康和安全的威胁等;三是能源企业在能源外供的同时也有能源的消耗,而技术水平低、管理意识弱等弊病直接导致能源企业的能源的低效率和生产的高成本。

可持续能源体系建设的开展,将从宏观层面以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等若干方式为能源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机遇和环境,因此可持续能源发展是能源企业解决自身问题、履行社会责任的根本途径。

3.能源消费者

能源消费者是能源的终端用户,是中国可持续能源体系终端利用层面的主体。能源消费者是对于能源的利益要求主要表现在能源供给、能源价格和环境污染方面。与此同时,能源消费者也是中国可持续能源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这要求其从自身角度节能降耗,提高能源效率,并同时对自身能源使用过程的造成的环境问题进行处理。

保障能源消费者利益要求的根本途径就是建设一种供应充足、价格经济、能源消耗少、环境污染轻的能源体系。因此,能源消费者将是可持续能源体系的直接受益者,可持续能源发展的实施将从经济、环境和安全方面直接保障能源消费者的利益,并约束和激励其在可持续能源体系建设中的意识及行为。

4.能源协会

中国能源协会为非盈利性组织,其区别于其他公益组织的根本点在于能源企业是它的会员单位。能源协会通过能源行业的调查研究,为国家可持续能源体系建设提供建议和服务;对与能源相关的政策法规进行跟踪研究,并向政府部门反映能源行业和企业的意见和要求。中国能源协会是政府部门和企业沟通和合作的桥梁,是可持续能源体系建设的催化剂和监管者。

5.能源服务公司

能源服务公司是以合同能源管理(EMC)的方式为能源企业和能源消费者提供综合性的能源相关服务,被称为是解决能源问题的双赢模式。能源服务公司根据调研为耗能企业提供节能降耗的方案,并从节约的能源价值中获取相应报酬,因此能源服务公司与耗能企业之间是一种共生的合作模式。但受自身规模、管理模式等因素限制,中国能源服务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掣肘。

6.各级地方政府

各级地方政府是中国可持续能源体系区域规划层面的核心,包括省市区三级政府。地方政府不仅是国家能源政策的贯彻者,也是区域能源政策的制定者。

在可持续能源体系建设过程中,应明确各级地方政府的“责权利”,责任体现在对国家可持续能源体系建设的具体实施和支持保障,权力体现在对本区域可持续能源发展的统筹安排以及对本区域内能源企业的管理和监督,利益体现在本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7.国内公益组织

国内公益组织主要为民间的非赢利性组织,主要功能为向政府和能源企业反映国民关于环境、安全和健康的意见和要求。中国目前这类公益组织尚未发育成熟,其利益要求尚得不到有力的保障。随着中国国民意识和素质的提高,国内公益组织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8.国际组织

国际组织主要包括能源组织和环境组织。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趋势下,国际组织地位越发重要,其作用日益突显。国际组织对于中国可持续能源体系的利益要求表现为:督促中国承担能源相关责任,协调中国相关的能源纠纷,通过调查为中国的能源发展提供咨询和服务,为中国可持续能源发展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

9.外国政府

能源战略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的国家战略,能源安全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外交的主要议题。外国政府对中国可持续能源体系的利益要求主要表现在能源环境问题方面以及能源安全方面:从能源利用造成的环境问题来看,外国政府是中国可持续能源体系的受益者和监督者;从能源安全角度来看,能源生产国政府是中国可持续能源体系的供给者,而能源进口国政府则是中国可持续能源体系的竞争者。

10.外国能源企业

外国能源企业对于中国可持续能源体系的建设有正反两种作用。当其与中国能源企业在中国境内或是境外合作开发能源时,是中国可持续能源的建设者;当与中国能源企业是竞争关系时,是中国可持续能源体系的阻碍者。

(四)可持续能源体系的利益相关者分类

可持续能源发展的利益相关者应当具备的3个属性:合法性,即某一群体是否被赋有法律上、道义上,或者特定的对于可持续能源体系的索取权;权力性,即某一群体是否拥有影响可持续能源体系决策的地位、能力和相应的手段;紧急性,即某一群体的要求能否立即引起能源部门的关注。通过3种属性的内涵辨析将可持续能源体系的利益相关者分为潜在利益相关者、预期型利益相关者、确定型利益相关者。潜在利益相关者只拥有3种属性当中的一种,预期型利益相关者拥有其中的两种属性,确定型利益相关者同时拥有3种属性,如表1所示。

表1 当前中国可持续能源体系的利益相关者分类

四、中国可持续能源体系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中国可持续能源体系建设要确保4个层面的协调发展,并与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进行充分的合作和协调。

(一)国家战略层面

国家战略层面的主体能源领导小组面临国际组织、外国政府体系的外部压力以及能源企业和能源消费者等内部压力。

1.对体系外部方面:与国际组织进行充分交流和合作,大力引进技术和资金,并积极承担相关能源责任;与外国政府保持良好的能源合作关系,协调与其能源纠纷,积极开展和参与国外能源开发,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2.对体系内部方面:制订符合中国国情的可持续能源战略,建设国家石油战略储备体系。对能源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等,引导能源消费者树立能源绿色消费观念。

(二)区域规划层面

各级地方政府是可持续能源体系建设的中观层面主体,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要采取以下措施。

1.积极贯彻落实国家能源相关政策和法规,大力建设本区域的可持续能源体系。

2.对区域内的能源企业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提高本区域的能源效率,完成本区域的能耗相关指标。

(三)企业实施层面

面临内外部压力,能源企业要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需要开展以下工作。

1.作为能源生产者,寻找新的能源矿藏和能源形式,提高生产效率,保障能源供应规模;发展可再生能源,优化和调整能源结构。

2.作为能源消费者,推行节能增效,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

3.作为环境污染者,承担企业环境责任,建设环境友好型企业。

(四)终端利用层面

能源消费者处在可持续能源体系的底层,但其能源利用的意识和行为将决定中国能源发展的走向。

1.对于能源消费个体来说,要牢固树立节能减排的思想意识,在全社会倡导低碳生产、低碳生活、绿色消费的生活模式。

2.对于能源消费企业来说,要通过技术和设备的革新提高能源效率,建立系统优化型和循环型的能源高效利用模式。

参考文献:

[1] 周总瑛.从石油供需缺口论中国石油安全策略[J].资源科学,2004,26(6):111-117.

[2] 程建林,艾春玲.中国石油供需缺口与进口规模预测[J].化学工程与装备,2008,(11):99-101.

[3] 刘宏杰,李维哲.中国能源消费状况和能源消费结构分析[J].国土资源情报,2006,(12):39-44.

[4] 祝金甫.中国环境污染损失趋势估算[J].中国统计,2009,(8):55-56.

[5] Michael Jefferson.Sustainable energy development:performance and prospects[J].Renewable Energy,2006,(31):571-582.

[6] Freeman R.E,Evan W M.Corporate Governance:A Stakeholder Interpretation[J].Journal of Behavioral Economics,1990,(19):337-359.

[7] Clarkson,M.A Stakeholder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and Evaluating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5,20(1):92-117.

上一篇:农补政策下农户经营绩效及农户满意度的实证分... 下一篇:辽宁港口群资源整合的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