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观念 提高小语教学效果

时间:2022-10-18 09:21:05

转变观念 提高小语教学效果

摘 要: 语文是基础教育的中的工具学科,语文的教学效果也间接的影响到其他学科的学习。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恰当合理的运用网络和多媒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观念 效果 语文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7-0169-01

实施素质教育是时代对语文课堂最基本的要求,语文新课标的实施,又给语文课程的教学带来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围绕新课程理念,新的教育教学方式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出现。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是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工具学科,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首要条件

"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这句说充分说明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前提和内在动力。只有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才会主动地进行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我在教学中主要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群鸟学艺》一课时,我先在课前精心地制作了各种鸟的图片,在导入新课时,我采用了故事导入法,告诉学生今天老师给他们请来了一群可爱的鸟朋友,然后出示鸟的图片,把它们贴在黑板上,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被激起。在此基础上,揭示课题。这样的教学,学生就会容易入情入境,展开想象,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为此,在教学中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使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程明确提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教师代替不了学生的学习,教师只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学中教师要适当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能力是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渐渐获得的一种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对于提高教学效率有着长远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动口、动手、动脑,让学生在充分的练习中不断提高。教学中我们可通过以下几个训练措施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①保证训练的时间。以前的语文课,一般学生的读及练习的时间只有15分钟左右,甚至更少,这远远达不到要求。因此,要求每节课必须最大限度地安排学生的训练时间,多给学生创造一些自主探索的空间。②要注意训练的质量。过量训练是低效的,甚至是有害的,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训练,有针对性的给学生安排练习,要以探究性的综合训练为主要形式。③训练要贯穿于教学过程,要到位,要有层次。小学阶段的学生知识面窄,不可能什么都会,所以,训练要做到有层次。其次,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迁移,特别要帮助学生掌握思维的过程和方法。④训练应面向全体学生,力求所有的学生能参加训练。训练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措施,教学中教师要多给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动手、自主探索及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训练中不断提高,不断进步。

三、了解学生,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

1.合作交流 兼容并蓄 取长补短

在小学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难题,当学生独立思考后还是解决不了,是知难而退,是指望老师讲解,还是有意识地寻找伙伴共同合作解决,这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合作交流学习是学生学习最有效的方式,学生可以把学习中自己独立解决不了的问题通过在小组内讨论,由小组共同思考、寻找有效的解决策略,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积极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中勇于发言,认真聆听同学的意见,在评价中当小老师,取同学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处。

2.教师要解放学生,让学生勇于实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获取知识最有效的途径。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成为主体,真正地解放学生,而不要用考试、作业压学生,逼得学生在教师定下的框框里不敢出来。学生的学习能力必须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提高。基于这个思想,我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在教学《墨梅》后,我引领学生阅读背诵了《竹石》、《马》、《青松》等十余首古诗,使学生们了解到了更多有关于借物言志方面古诗,而且无形中又积累了许多古代诗歌。另外,我还将《安徒生童话》、《唐诗三百首》、《格林童话》等书籍推荐给他们阅读,使其领悟书中的精妙所在。学生在经历一系列的实践后,不论是学习能力还是知识面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恰当合理的运用网络和多媒体

多媒体设备具有集图文音像于一身的优势,可以通过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很快的带领学生进入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教学过程中要学会合理的运用网络来优化教学。网络教学是以计算机为媒介,充分发挥了计算机所具有的处理图形、图像、声音、文字、存储记忆等功能,通过人D机之间的交互活动达到教学目的,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为一体。替代老师讲解、板书、演示、辅导、出题考试等具体教学工作,让教师有更多的教学时间与空间深入研究教法,利用相应的课件进行教学,可以教给学生更适合于信息时代的新的思维和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做到既符合教学要求,突出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又形象直观地让让学生同时使用视听器观,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使图、文、声像融为一体,使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寓知识于学习、技能训练、智力开发等多种形式之中,达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并扩大了训练容量,使学生开扩了视野,丰富了知识,训练了思维,发展了智力,课堂气氛变得更加活跃。

课堂教学永远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因此,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和创新,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素质水平。

上一篇: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研究 下一篇:小学语文作业分层设计方法与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