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电影业:华语优势进军两岸

时间:2022-10-18 08:14:09

台湾电影业:华语优势进军两岸

台湾的文化创意产业中,电影产业具有高度的产业延伸性,被视为拥有无限商机及附加价值的“旗舰产业”,也是推动文创产业的火车头。近几年来,随着台湾当局的辅助及各国资金的挹注,使得台湾电影无论是制片量、票房、国际得奖情况和技术升级等,均较过去呈现增长的趋势。台北市票房从2010年开始突破新台币30亿元大关,2011年甚至达到新台币40.94亿元,成为台湾影史上的票房新高点。

岛内影片出现转机

观察近几年台湾各类型电影的票房,以台北市为例,近九成以上的票房收入来自于岛外影片,因此台湾电影产业发展过去重点放在电影发行、放映。不过,这个时期在2011年发生了改变。随着由魏德圣导演推出的《赛德克・巴莱》上下集,各达到新台币4.72亿元、3.18亿元的票房收入,改编自畅销网路作家九把刀作品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也创下新台币4.15亿元的惊人票房,以及重返演艺圈受到关注的谢新达演出的《鸡排英雄》票房收入也达新台币1.28亿元。合计2011年前10大卖座岛内电影,收入超过新台币15亿元,较2010年增加新台币4.89亿元,为多年来萎靡不振的岛内电影市场注入一剂强心针,也因此影响了近年电影产业企业数量及其营业额。

辅导金影片 影响力有限

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台湾整体电影产业的厂商数量呈现逐年稳定增长的趋势。同时,就台北市电影院近五年票房营收来看,2014年的营业额微幅下滑且岛内影片票房不如预期,仅有《KANO》、《等一个人咖啡》、《大稻埕》三部影片票房过亿,分别达新台币3.4亿元、2.4亿元及2亿元。由于营销力度有限,导致默默上映默默下线的电影为数不少,其中不乏获得台湾当局辅导金的影片。台湾电影市场缺乏合理的发行秩序,电影院排片通常还是以美国好莱坞的电影为主,当局虽有本土影片上映补助的政策,但电影院端通常是为了拿到补助款才排岛内电影。

华语优势进军两岸市场

虽然近年岛内电影产量有逐渐提高的趋势,且电影类型也有不断突破,对于动画、特效、纪录片电影等需求也在持续增加,但岛内电影产业多年来的积弱不振,造成产业人才大量外流、市场缩小及产销机制不健全等因素,使岛内电影目前在内容创意及制作质量方面无法与欧美电影竞争。台湾当局为解决这些问题,于2015年5月三次通过修改部分“电影法”条文,废除了负责人学历、特许经营、意识形态限制等大量不合时宜的管制条文,以及其它屡遭各界质疑的电影检查、当局介入删剪影片、放映“政令”宣传片等规定。同时,在辅导与奖励的积极推动操作层面,加入了电影事业投资抵减、赴台拍片退税优惠等措施,将进一步吸引岛内外电影制作资金的投入。还特别增订了包括辅助多元文化电影、协助影视园区建设、奖励落实文化近用权、必要时可采取放映比例等临时性条文。明文规定应建立全台票房统计机制,更准确掌握产业发展情况,作为未来规划产业发展的基础。

台湾电影产业市场目前属于低度开发阶段,缺少完善的商业模式,登陆创柜板可以通过制度化的机制进入资本市场募集所需的营运发展资金。目前,由能率集团、富邦集团、知名监制李烈合资的影一制作所于2014年10月兴柜挂牌公司,是岛内第一家以电影制作为主轴的文创兴柜公司。该公司已拟定三阶段发展计划:短期计划主要协助台湾导演制作优质电影,一年筹拍二到三部电影;中期计划重在开发及海外电影人的合作,3至5年后建立电影主题公园;长期计划是形成岛内电影工业的产业链。希望通过进入资本市场,让电影资本化,吸收并购岛内中小型公司,快速扩大营运规模做大市场。

展望台湾电影产业的发展,受限于内需市场较小,可凭借华语电影及创意方面的优势,寻求跨地区合作,拓展中国大陆及亚太市场。根据统计,中国大陆电影票房2015年将首次超过50亿美元,成为除美国以外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仅2015年上半年就新增影院600家,观影人次达5.6亿人次,票房收入将在2019年达到99.7亿美元,以约14.5%的增长率快速成长,将占全球市场规模约10%。因此,开拓大陆电影商机,是台湾电影产业发展不可忽视的市场。

上一篇:区域经济发展对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的要... 下一篇:网站如何提高界面的交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