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干预对糖尿病治疗的应用

时间:2022-10-18 08:12:56

健康干预对糖尿病治疗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意识及能力的影响,并对干预结果进行效果评价。方法:2013年3月-2014年1月抽取我院内分泌门诊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正规降糖治疗,,对照组在进行正规降糖治疗情况下进行了健康干预。于3个月后分别对于血糖的控制情况和糖尿病知识知晓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3个月干预组患者血糖控制良好,患者糖尿病知识知晓率上升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关键词】糖尿病;健康干预;效果对比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395-01

目前全球每年约有300万人死于糖尿病。我国糖尿病患病率约为4%左右,绝对人数超过4000 万,大约平均每34人中就有l例糖尿病患者,为世界糖尿病患者人数最多的2个国家之一,其中90% 以上是属于2型〔1〕。糖尿病已成为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之后第3位严重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2〕。在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对于糖尿病的饮食及运动治疗大多数患者都存在疏忽,而且随着患病时间延长,并发症的出现,使患者焦虑抑郁的负面情绪增加,生活质量降低。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自己对疾病的认知和自我保健,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更好地控制血糖,提高生命质量。笔者2013年3月~2014年1月,对100例 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尿病健康干预,将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3年3月-2014年1月抽取我院内分泌门诊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100例,年龄35―68岁,平均52.4岁;所有患者均无酮症酸中毒,无严重心肺疾病,无其他内分泌疾病。

1.2干预方法

1.2.1用药指导

1.2.1.1 口服降糖药 因降糖药种类多,且根据其作用机制,对其服药时间有严格规定如: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罗格列酮、匹格列酮、塞格列酮等,能增加组织细胞受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有效地利用自身分泌的胰岛素,让葡萄糖尽快地被细胞利用,使血糖下降,降糖作用可以维持24小时,每日仅需服药一次。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在空腹情况下,口服后30分钟开始起效,2小时后可达到血药峰浓度,而进食将会将血药峰浓度时间推迟到3~4小时,因此这类药一般适宜在清晨空腹时服用。格列苯脲、格列齐特、格列喹酮(糖适平), 格列美脲等,这类降糖药主要是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而发挥作用的,大多数磺脲类降糖药起效时间需要半小时,而降糖作用的高峰一般在服药后2~3小时出现。也就是说,服完降糖药后要过半小时左右,药物才开始发挥降糖作用,而在服药后2~3小时药物作用最强。因此,在餐前30分钟服用磺脲类降糖药,进餐的时间正好是药物开始起效的时间,随着食物的消化吸收,药物的作用也同时在增强,在餐后2小时左右,药物作用较强,有利于餐后血糖的控制。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等。其作用前提是必须有葡萄糖存在,故仅在进餐时起效才能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同样是胰岛素促泌剂,但由于此类药物比磺脲类药物起效快,因此应在进餐前5~20分钟口服为好

1.2.1.2胰岛素注射的指导 现多为胰岛素笔,因其注射更安全,更方便,控制量更准确,操作简单而被广大患者接受,护士教会患者正确使用胰岛素针剂的自我注射

1.2.2饮食干预 糖尿病患者最基本的治疗措施是饮食控制, 而且控制饮食需长期甚至需终身坚持,因此使患者做好充分的饮食治疗准备是健康干预顺利实施并得到满意效果的关键。首先向患者说明饮食治疗的重要性,把控制饮食建立在患者自觉的基础之上,由医师对患者进行以饮食控制为主的相关知识普及。

1.2.3心理干预 已经证实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治疗性疾病,初期确诊为糖尿病时,患者心理上很难接受患病事实,这段时间患者的心理处于最复杂的阶段,在治疗过程中处于焦虑、否认、心理不平衡的状态:心理因素在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及康复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心理疏导干预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并积极配合治疗.这是糖尿病成功治疗的关键。工作人员应向患者及家属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并在疏导过程中鼓励老病友与新病友进行沟通交流.建立互帮关系。并为患者提供积极宽松的沟通范围。有研究表明情绪早于血糖临床症状的出现,因此对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

1.2.4对干预措施实施情况予以记录和效果评价 。

1.3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

2结果

两组干预前后血糖控制情况比较见表1

预前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满意度比较见表2

表1两组干预前后血糖控制情况比较

3讨论

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其治疗与控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因此不少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了许多认识上的错误。如血糖恢复正常就是痊愈,血糖降的越快越好,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会使患者产生依赖性,因此不敢使用胰岛素治疗等。这提示我们以加强健康宣教使患者了解糖尿病相关知识和自身疾病的发展状况以利于科学的自我保护促进康复。

参考文献

[1]袁丽,罗玲,潘新萍,等.糖尿病患者应用简明饮食处方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0,17〔1A〕:37-39

[2]牛鹏,王爱民.运动疗法对2型糖尿病病人血糖影响的研究发展〔J〕.护理研究,2010,24〔4〕:1038-1039.

上一篇:体外易导致男科疾病 下一篇:扁桃体上为何长“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