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作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时间:2022-10-18 07:54:33

浅析作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摘要】语文作为一种集工具性和人文性于一身的学科,肩负着传播传统文化的使命。小学作文作为练习写作的重要手段,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教育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会学生学习的同时也有责任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关注情感教育。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作文教学 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62-01

小学语文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蕴含着丰富情感的活动章节,特别是作文表达章节,给予学生更多的情感表达空间。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迎合课文思路,重视情感教育,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通过一定的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健康成长。

一、营造情感释放氛围,通过课堂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小学生的情感阅历不够丰富,情感体验也明显不足,而小学生的好奇心极强,接受事物的能力也强,因此,在这一黄金阶段,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对学生未来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作文是语文学科的重要部分,到达高中阶段甚至可以称为语文的半壁江山,而真情实感是作文的制胜法宝。因此,在作文课堂以及日常语文课程中,教师要注意营造情感释放氛围,将课堂打造成情感释放的平台,不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将自己生活中以及课堂中获得的情感体验投入到写作中,让作文锦上添花。

例如,教师在讲授长春版小学语文作文表达《老师的故事》这一课时,恰巧涉及小学生临近毕业,要离开母校,去陌生的环境中求学。课堂中,教师结合该单元《我的老师》这一课,引导学生回忆小学校园生活的点滴,讨论最精彩的一课、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随着思绪的不断转动,学生的情感得到了释放,课堂整体氛围和谐而富有师生深情,在这种环境中,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学生的情感得到释放,写作时如行云流水一般。

二、建立情感沟通平台,通过课堂提升学生审美情趣

作文课中有着浓厚的文学气息,语文教材以及作文材料都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审美对象,这些内容中无不包含着作者的情感、思维和审美在其中,学生要想从中感受到美,促使审美情趣获得提升,就需要有情感去支撑。因此,教师在日常作文教学过程中,需要建立情感沟通的平台,通过课堂不断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加强学生对情感的感知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有亲和力,从而,保证学生不疏远自己。此外,教师要尊重学生,鼓励和激发学生自由表达情感,将班级打造成和谐的情感沟通平台,让学生有机会、有热情表达情感,在情感的渗透和驱动下,发现美、感受美,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他们的心灵。

例如,教师在讲授长春版小学语文作文表达《小导游》这一课时,结合前面的《黄山松》、《桂林山水甲天下》等课文的内容,通过多媒体图片、视频以及音频的播放,鼓励学生主动发言,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将班级、将课堂作为情感沟通的平台,引导学生不断提升审美情趣,并将审美情趣转化为作文中的语句,字里行间富有学生的情感,不少学生写出了让人称赞的游记。

三、创设情感教学情境,通过课堂诱发学生情感共鸣

小学生的情感单纯,只要采用科学的引导方式,便可以将学生带入课堂氛围,因此,教师应当为学生创造合理的情境,利用情境和教师的教学手段,不断促使学生与教师、与知识内容进行交流和互动,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教师若可以充分利用情感因素,促使学生走进教师创设的情境,能够促使学生思维沿着教师的引导思路,作文内容便不易偏题,作文课的教学将事半功倍,且效果大大提升。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主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情境出发,采用多次提问引发思考的形式,将具象事物慢慢引向抽象的思维。

例如,教师在讲授长春版小学语文作文表达《与众不同的联想》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不断发散思维,促使学生自觉地将自身的经验结合想象力进行文章内容概述,教师创设合适的情感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的交流,给予学生自由的发挥空间,因此,学生在课堂上十分活跃,在一番讨论中,学生很快就走进了情境,并产生情感共鸣。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结合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及自己的审美情趣,找到自己最喜欢的事物作为切入点,浮想联翩,课堂呈现效果良好。

四、打造正面情感课堂,通过课堂培养学生道德观念

情感教育有着一定的渗透性,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将课堂上、课文中以及教师表现出的情感不自觉地融入自己的思想中,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常常会依靠对案例的讲解来让学生理解学习任务,将抽象的情感用具象的形式表达出来,将抽象的内容量化出来,往往会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地打造正面情感课堂,所谓正面情感课堂即树立榜样,通过榜样的力量传递正能量,不露痕迹地启发小学生的情感,挖掘小学生纯真的天性,用道德加以熏陶,以此来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价值观。

例如教师在讲授长春版小学语文作文表达《我心中的英雄》时,联系课文《邓稼先》,结合当今社会的各类报道,以故事的形式给学生展示榜样的力量,为学生树立榜样,打造正面情感课堂,引导学生向榜样学习,明辨是非,认清事物的本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断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课堂上,学生被英雄主义精神所吸引,纷纷表决心向榜样学习,并将情感融入到写作中,相信正面情感对学生的心灵也有不小的冲击。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教会学生写作文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做人,这就需要在课堂中进行情感教育,让正面情感渗透到学生心间,让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段向芸. “少年梦”理想教育策略研究初探[J]. 少先队活动, 2016(02)

[2]刘晓宁.例谈“爱”是最有效的教育策略[J].教师, 2012(09)

[3] 李立求.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 当代教研论丛, 2015(08)

上一篇:农业节水灌溉现状与发展对策分析 下一篇:小学蒙语文教学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