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中地区农村50~59岁女性农民身体形态的研究

时间:2022-10-18 07:42:11

湘中地区农村50~59岁女性农民身体形态的研究

作者简介:肖夕君(1963-),男,湖南娄底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质与健身。摘 要:为了解湘中地区农民体质现状,更好地给当地农民健身活动提供合理化建议,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湘中地区4个县(市)中抽取50-54岁和55-19岁女性农民各50名,两组各200名,共400人,进行了身体形态指标的测量,将所获数据分别与全国同龄女性农民及湖南省城市体力、非体力劳动人群进行差异性比较,结果显示:1)湘中地区刃-59岁女性农民体型与全国农民和湖南城市体力、非体力人群比较表现为身材矮,体型粗,体重轻,皮下脂肪薄,腰臀比大。2)影响湘中地区50―59岁女性农民体型的原因除遗传因素外,可能与其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相对落后的经济、饮食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

关键词:身体形态;湘中地区;农民;女性

中图分类号:C804.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6)02―0211―03

我国对农民体质状况缺少系统、全面、深入的研究,对经济不发达地区的某些年龄段女性身体形态的调研更少。对湖南中部地区女性农民身体形态的测量与分析,旨在收集当地农民体质的基础数据,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为指导农民健身提出合理化建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湘中地区随机抽取4个县(市),在每个县(市)再随机抽取一个乡(镇),每个乡(镇)再随机抽取50―54岁和55―59岁女性农民(农民是指从事农业生产劳动为主,长期生活在农村,户口在农村的人员)各50名,两组各200人,共400人。

1.2 研究方法

1.2.1 测量法 采用中体同方体育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2000系列体质测试仪,按照国民体质监测具体方法进行测量。为了便于对比分析,测试指标的选定同2000年国民体质监测身体机能指标。

1.2.2 数理统计法 采用SPSSll.0软件包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差,再分别与全国同龄女性农民及湖南省城市体力、非体力人群进行r检验。

2 结果与讨论

2.1 身高 由表1可知,湘中农民身高分别矮于全国农民2.41 em和2.15em,与湖南城市体力、非体力劳动人群比较,农民身材最矮,差异显著。除遗传因素外,可能与当地地理气候条件,饮食生活习惯,长期落后的经济导致营养不足等原因有关。

2.2 体重及BMI指数

2.2.1 体重 体重反映着人体骨骼、肌肉、皮下脂肪及内脏器官的发育和营养状况。从表2知,湘中农民体重低于全国农民和湖南城市人群,差异非常显著,但如果考虑湘中农民身高,按照体重的粗略估算法:体重(kg)=身高(cm)105±10%屑正常,以此标准,湘中农民体重在正常范围。

2.2.2 BMI指数 BMI(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lndex)是体重与身高平方之比,它是一个评判肥胖的常用指标。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BMI指数在19―24.9之间为标准体重,25~30为超重,大于30为肥胖。然而此数值是以欧美人为标准制订的,不太适合亚洲人,亚洲人在较低的BMI下便出现疾病,因此,亚太地区肥胖组织提出BMI在18.5―23为标准体重;超过23和25分别为过重和肥胖。然而,这个标准也不太适合中国人。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于2002年4月提出了中国成年人BMI标准,24为超重,28为肥胖。有研究表明,BMI与死亡呈’―个“U”型关系,BMI在X-25之间死亡串最低,>25死亡率增加,且BMI超过越多,死亡率增加越快。而BMI低于22时,死亡率也增加,同样BMI越低死亡率越高。

表3知,湘中农民BMI在22-23范围,属正常,此数值低于全国农民及湖南城市体力和非体力劳动人群(BMl23-25)。但BMI不适宜评判局部肥胖。

2.3 围度

2.3.1 胸围 从表4看出,湘中农民的胸围与全国农民及湖南城市体力、非体力人群胸围比较无显著差异。

2.3.2 腰围 腰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腹部皮下脂肪厚度及机体的营养状态,腰围是一个评判肥胖尤其局部性肥胖的简易指标。WHO以男性腰围超过102 tin,女性超过88 om为肥胖,我国标准为男性超出85 cm,女性超出80 cm为肥胖。从表5可见,湘中农民腰围较全国农民及湖南城市人群无显著差异,但55―59年龄组腰围大于80cm,提示部分女性农民有向心性肥胖现象。

2.3.3 臀围 表6显示,湘中农民的臀围与全国农民及湖南城市人群比较无显著差异。从表4―6可知,湘中农民的三围(胸围、腰围、臀围)与全国农民和湖南城市体力、非体力人群比较差异不显著,但表1显示身高偏矮,表明湘中农民的体型特点是为身材矮、体型粗。

2.3.4 腰围/臀围x 100指数 腰臀比主要反映着体脂分布,的特点,也是一个评判局部性肥胖的简易指标,我国标准为正常男子应低于0.95,女子应低于0.85,超过为向心性肥胖。研究报道,向心性肥胖即脂肪堆积于躯干和内脏器官周围,其患心脑血管疾病的可能及危害大于同样肥胖但脂肪更多分布于肢端的人群。表7可知,湘中农民腰臀比大于0.85,高于城市体力劳动人群。综上,在反映肥胖的几个指标中,湘中农民尽管体重、BMI指数在正常范围,但腰围过粗,腰臀比较大,表明有相当一部分女性农民因腹部脂肪积累过多出现了局部性肥胖,其原因可能与当地农民爱吃腌制、熏制肥肉有关。

2.4 皮榴厚度 人体脂肪2/3存在于皮下,1/3存在于体内,皮脂厚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全身体脂多少。皮脂测试部位有上臂部、肩胛下角和腹部,但测量易受部位和技术的影响。我们取三者之和进行比较,表8显示,湘中农民皮脂厚度低于全国同龄农民和湖南城市人群。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湘中地区50-59岁女性农民体型与全国农民和湖南城市体力、非体力人群比较表现为身材矮,体型粗,体重轻,皮下脂肪薄,腰臀比较大。部分农民有向心性肥胖现象。

2)影响湘中地区50-59岁女性农民体型的原因除遗传外,可能与其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相对落后的经济、饮食生活习惯有关。

3.2 建议 当地政府应定期对农民体质进行监测,全面了解和掌握本地农民体质状况,切实把加强农民体质与地方社会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真正做到将农民体质作为国家资源、国家财富进行管理,切实提高农民体质水平。

根据农民向心性肥胖现象应注意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注意改变饮食生活习惯,加强健身锻炼。其健身可根据农民劳作及农活的季节特点,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地创编一些农民喜闻乐见、简便易行的锻炼方法,有目的地提高农民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国家体育总局.国家体质测定标准手册(成年人部分)[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2]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编.2000年国民体质监测报告[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5.

[3]湖南省体育总局等编.2000年湖南省国民体质监测报告[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5.

[4]邓树勋,等.高级运动生理学―理论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

[5]中国成人超重与肥胖症预防与控制指南编写组.中国成人超重与肥胖症预防与控制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0.

上一篇:老年人步态特征的分析及其评价系统的初步建立 下一篇:我国优秀女足队员运动损伤流行病学调查及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