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大棚蔬菜浇水五原则

时间:2022-10-18 06:58:46

冬季大棚蔬菜浇水五原则

冬季大棚蔬菜长得慢、耗水量小,“棚室蔬菜冬季可以百日不浇水”的说法被广大菜农所接受。那么,冬季大棚蔬菜到底需不需要浇水,该浇多少水?怎么浇?笔者总结了冬季大棚浇水的“五浇五不浇”的原则。

1.浇晴不浇阴

即晴天浇水,阴天不浇水。具体时间要根据不同的天气情况来选择,要严格遵守晴天浇水,阴天少浇或不浇,雨雪天切忌浇水的原则。尤其在寒流和阴雪天气时,应尽量避免在这一时期浇水,以免造成地温下降引发蔬菜沤根死棵,或造成棚内空气湿度增大,导致病害的发生和蔓延。

2.浇前不浇后

即中午前浇水,地温恢复快,可有足够的时间排除棚室内的湿气。中午后不浇水,以免高温时浇水影响根系的生理机能,更不应在傍晚浇水。大部分菜农是在上午10点之后浇水,这样做非常不妥,因为天气晴好时,上午9点以后是棚温上升最快的时候,到10点时棚温可达25℃以上,此时地温也不低于20℃。如果在这个时候浇水,水的温度与地温相差太大,很容易造成伤根、死棵现象。大棚早上刚揭开草苫时,棚温在13~15℃,地温在10~12℃,选择在这个时间浇水就不容易造成浇水后伤根的现象。

3.浇小不浇大

冬季温度低,蔬菜需水量也小,所以浇水次数要少、浇水量要小,不能进行大水漫灌。一般情况下,都是隔行浇小水,浇水量最多只有夏季的一半。比如越冬黄瓜,就可以隔行浇水,小行浇水两次、大行浇水一次,轮流灌溉。同时,还可以减轻浇水对地温的影响。

4.浇温不浇凉

浇灌用水要先在棚内预热,待水温与地温接近时再浇,水温最好不低于12℃。不能直接使用河水、水库水和池塘中的冷水灌溉。浇水完毕,要关小甚至关闭通风口,使棚内的温度达到32℃以上,并稳定持续1~3个小时。

5.浇暗不浇明

冬季大棚蔬菜要坚持做到膜下暗灌,或膜下微灌,这样可以有效阻止地面水分蒸发,降低棚室内的空气湿度,防止病害发生。使用微灌对蔬菜生长时所需水、肥、气、热的平衡与协调具有积极作用,特别是前中期使用微灌,有利于促根控秧,控制棚内空气湿度,减轻病虫害发生;同时,还能有效地控制水量,减少深层渗漏的水量和肥料的流失,改善土壤的结构性能,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和提高蔬菜品质。

(河南 侯勃)

上一篇:毛竹开花的综合管理措施 下一篇:优良鱼品种——芦台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