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输联合站网络信息技术办公系统的发展与应用

时间:2022-10-18 06:36:22

集输联合站网络信息技术办公系统的发展与应用

摘 要:油气集输系统联合站的信息化改造,实现了集输生产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分析、共享,提升了自动化监控水平,和信息化水平,使自动化与信息化有机融合在一起,为生产管理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达到精细化化管理的目的。

关键词:自动化;信息化;生产指挥

自动化技术在油气集输系统中主要应用在生产工艺上,包括原油脱水、集输、稳定和污水处理。采用的技术主要是以总线控制为框架,包括原油分水器的自动化控制,污水处理的自动化控制,加热系统的自动化控制等几个部分,并且利用网络的优势,通过数据的自动采集实现信息综合,实现报表的自动生成、生产成本和办公系统的网络化管理。

一、信息自动化系统的建设

自2013年起,集输联合站开始了大规模的信息自动化推广、改造及应用的历程,对站内网络布局、视频监控、长输管线监控软件升级、现场自动化仪表更新维护进行了系统改造,另外建设了站内生产指挥平台。指挥平台内融合有生产预警、视频监控、经济分析三个功能模块。生产预警可以根据提前设置好的生产预警阀值,当生产某节点出现波动时,通过弹窗形式向值班人员提出警告。视频监控即通过指挥平台可以调取视频监控系统视频信息。经济分析模块,对现场实时数据进行收集、整理、统计,动态生成相关的生产报表和图表,进行相关的技术分析,还可通过全面的数据汇总、统计分析,实现班组操作绩效考核。所有软件系统均可以借助网络平台进行,实现数据共享无障碍化。

1 网络系统

网络以联合站主控室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站内局域网设置有域名“114”共享服务器,每个岗位、每台电脑均可查看站内公开信息。一些班组资料传递、通知信息上报借助“114”共享服务器,办公效率提升较大。

2 视频监控系统

2013年视频监控系统建成后,单座联合站覆盖有34个视频摄像头,减轻值守工人劳动强度,尤其是夜间,实现分散的设备集中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整合现有人员。所有摄像头均带网络功能,人员可以在任何一网电脑上查看视频信息,对于突发事件,可以通过网络及时了解现场情况,迅速准确地制定解决方案,控制事故范围。

3 管线监控系统

提高了管线运行中监控灵敏度,实现了对泄漏点的准确定位,防止管线超压等危险情况发生,提高了安全生产能力。

4 数据采集与控制

生产监控节点基本都安装了温变、压变等自动化仪表,仅存在部分一级仪表和二级仪表运行参数不准或故障问题,需要对其进行修复。重要生产环节自动化控制代替人工操作,减少了人为干预,避免人工调节造成的滞后性,实现关键节点参数长期经济、平稳运行。

5 生产指挥平台

MACSV的分站、分级监控体系,可以让操作人员在任何一个岗位查看到全站的生产状况,实现了站内生产监控全面性。

二、网络信息化建设应用效果分析

1 卸油泵实现变频自动调节

为配合人力资源优化,缩减部分岗位工作量,联合站对卸油泵进行改造。卸油池增加了超声波液位计,卸油泵增加变频控制器,通过后台软件组态,实现卸油泵工作频率和卸油池液位联锁,高液位时泵运行频率上升,低液位时泵自动下调频率,提高了机泵设备用电质量。

根据电表计量数据统计,2015年集输联合站卸油泵用电单耗下降了0.186kwh/t。

2 分水器、加热炉全面自控

对比分水器出油化验含水数据,发现含水居高不下,技术人员观察分水器操作现状,发现分水器处理液量大,需要频繁操作,但人工操作存在滞后,影响了分水器运行。因此,对分水器进行试验,安装了调节阀,实时自动控制,再通过化验含水对比,含水率由20%下降到5%,出水含油≤200mg/L,为后续原油升温节约了大量的天然气用量,而且出水水质良好,污水收油量减少,污水回收泵用电大幅度下降。

开发应用了水套炉自动监控系统,实时检测加热炉水套温度、压力,实现了加热炉水套高温和低温状态时大小火自动切换,超高温时自动停炉,确保了加热炉的安全、经济运行。

3 能耗水平优化调整

2013年建成的生产指挥平台中包含的电力计量和单耗统计功能,实现了每个生产班组用电情况的实时跟踪。并将单耗高低与班组绩效挂钩,提高操作人员对生产调节的主动性。

根据不同时间段电价计费差异较大情况,创新对外输运行模式进行调整,制定了新的外输规定(上午8:00-12:00,晚上18:00-23:00两个时间段外输泵运行排量为200 m3/h;下午12:00-18:00,凌晨23:00-8:00两个时间段外输泵运行排量为290 m3/h运行)。借鉴削峰填谷的策略,充分发挥低电价时段的外输潜力,进一步实现电费消耗的再次降低。

根据用电数据计量统计,2015年全站用电单耗下降0.014kwh/t。

三、结论

油气集输系统联合站的信息化改造,实现了集输生产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分析、共享,提升了自动化监控水平,和信息化水平,使自动化与信息化有机融合在一起,为生产管理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达到精细化化管理的目的。通过整合生产管理平台,实现集输站库的数据采集、远程控制和视频监控,降低现场生产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减少人员投入,提高生产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实现节能降耗。

上一篇:论我国化工工艺的优化策略分析 下一篇:浅谈乡土植物与现代城市园林景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