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计价模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时间:2022-10-18 06:01:50

工程造价计价模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定额计价模式已不能适应建筑市场的竞争需要,工程量清单模式的推行应运而生。本文介绍了工程定额模式的概念及其主要弊端,叙述了工程量清单的发展和特点,并提出了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进行造价控制的方法。

关键词:工程造价计价模式;工程定额;工程量清单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perfection of the market economic system and the further reform and opening, the quota valuation model already can not adapt to the need of the construction market competit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list of quantities pattern emerged.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 and mode of the engineering quota main disadvantages, and describes the featur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ist of quantities, and put forward under the mode of valuation for cost control method.

Keywords: engineering cost pricing mode; Engineering norm; To the list of quantities

中图分类号:TU72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工程造价的确定一直实行的是“价” 、“量”合一的定额计价模式。建设工程定额适用于计划经济时期下工、料、机价格比较稳定的情况,是一种相对而言比较固定的静态模式。在当时的国民经济建设中,工程定额计价模式对资源的优化配置起到了推动作用,协调了国民经济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进入上世纪80年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及对外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我国建筑市场也随之蓬勃发展,然而定额计价模式对市场价格变化的反映滞后,与建立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竞争环境的要求相悖,阻碍了我国建筑市场有序、健康的发展。在此背景下,国际上通用的计价模式工程量清单在我国得到推行。该模式由市场定价,它的推行有利于提高我国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水平,有效地促进了国内各参建主体加入到国际竞争中。

1 工程定额计价模式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工程定额计价模式的概念

工程建设定额简称为工程定额。工程建设中单位合格产品上耗费人工、材料、机械的额度即为工程定额。这种计价模式揭示了一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下,工程建设中完成某项产品与其各项生产消费量间的某种数量关系。工程定额计价模式的主要依据一般以地区和国家相关部门所公布的工程预算定额为主,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全套施工图,按照规定的方法和计价程序由造价编制者计算出的工程造价。在这种模式下编制的工程造价基本与社会平均价格相一致,不能准确地反映竞争的参与企业实际的人、材、机消耗和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建筑市场参与方的公平竞争。

1.2 建筑工程定额计价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1)工程定额计价模式的最大缺陷是难以跟上市场变化的动态节奏。计划经济时期推行的工程定额,为了到达事先确定工程造价的要求,工程定额一律被予以标准化、固定化,不利于实现定额的稳定性,同时其测算速度难以和快速发展的科技进步保持一致;建材市场品种繁多的建筑材料远远多于列入定额和的材料种类,与同类同品牌材料的价格相比,定额中材料的定价与之相差很大;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同一项目由不同企业实施,其材料、人工消耗差别很大,管理成本也有所不同。

(2)工程定额计价模式的过于强调其指令性而导致指导性的缺失,主要体现在过度限制了施工手段的消耗部,将本属于企业竞争内容的活跃因素如施工手段、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等模式化了,大大阻碍了竞争机制的起效。

(3)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内建设工程的投资日趋多元化,作为市场的主体之一,企业必须起到价格决策的主导作用。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市场供求关系和生产经营状况决定产品的价格,这要求竞争参与企业必须具备充分的自主定价权,工程定额僵化的、单一的、一成不变的缺点已然不再能适应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需求了。

2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发展

2.1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概述

工程量清单计价是指在建设工程招投标中,按照国家统一的《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相关要求,招标人编制和提供的涵盖拟建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项目、措施费项目和其他项目明细的工程量清单。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是投标人依据工程量清单,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技术管理水平拟建工程的施工方案,并考虑风险后自主报价的一种计价模式。在建设工程招投标中,工程量清单计价办法是作为招标文件的一部分提供给投标人,由招标人或委托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编制的能反映工程实体消耗及其措施性消耗的工程量清单,最后由投标人依据工程量清单自主报价的计价方式。

2.2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特点

(1)工程量清单是工程造价领域改革深化、顺应时展的产物,它符合我国招投标法中的各项规定,与我国工程造价体制改革中“控制量、指导价、竞争费”的原则要求相吻合,真正实现了通过市场机制决定工程造价。

(2)工程量清单通过制定统一的建设工程量计量规则、工程量清单计价办法和工程量清单项目设置竞争规则,实现了规范计价行为的目的,清单的报价项目构成对项目的实施与控制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3)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要求投标单位根据自身实力和市场行情进行报价,从而打破了原工程定额计价模式下形成的垄断性和单一性,使竞争价格呈现出高低不均的多样性。

(4)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使业主对造价的数目与影响一目了然,有利于其对造价的控制。同时,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后,投标单位只对自己所报的单价和成本负责,有利于各参建单位合理分担风险的实现。

3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造价控制

3.1 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

工程项目的造价和经济效益受项目投资决策的直接影响。建设工程项目决策阶段的任务主要有:根据备选方案的投资估算额进行方案选择,在此过程中充分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对项目的多个备选方案进行经济评价和技术经济分析,从中选取经济合理、技术上可行的建设方案,以技术经济分析为基础编制决策方案的投资估算,最终确定项目的造价控制目标。

3.2 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设计阶段是对工程项目实施进行全面规划和具体描述的过程,在该阶段实行造价控制的效益显著。目前“重设计、轻经济”的观念普遍存在于各设计部门,设计概预算人员按照设计图纸机械地进行概预算编制,评价设计方案、优化设计以及衡量投资的使用效果等程序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施。因此,通过价值工程的应用,建设单位可对设计方案进行比选并对其进行技术经济分析,从而选取既能降低工程造价,又能满足业主功能需求的技术方案。

3.3 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

通过招标活动,建筑产品的需求者确定产品的生产者,两者签订承包合同的过程在招投标阶段实现,此阶段需要进行的工作有:确定项目的招标文件,制定评标原则与方法和承发包模式,确定合同计价方式、合同条文以及合同价格等内容,同时还需要完成项目的招投标、评标、合同的谈判与签订等程序。这些工作或程序都对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有着显著影响。

3.4 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工程建设的重要阶段即为施工阶段,在此阶段实现的工作是将工程设计图纸变为工程实体,因此需要投入大量的各种资源和资金。即使在施工阶段降低造价的可能性不大,但此过程可能造成很大的浪费,所以在施工阶段的进行造价控制仍十分必要,该工作要从技术和组织两个方面采取措施。

3.5 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控制

工程造价控制的最后阶段是竣工结算阶段,若把握得不好也会使之前的工作功亏一篑。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核算实际完成的工程量并编制和审核竣工结算。施工单位要有详细完整的台帐记录,如工程变更引起的工程量增减、材料上涨等。材料用量的核算以及工程量的计量对工程造价有持续影响,这需要造价管理人员充分发挥其所掌握的各种方法和知识,确保计算准确。

参考文献

[1] 矫艳.简述工程造价计价模式的发展[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9)

[2] 石振武,李雪莹. 论建设工程造价计价模式的改革[J].科技和业.2008,8(1)

[3] 陶美玲.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工程造价管理对策[J].中国科技博览.2010(35)

[4] 黄鲁宁.施工管理与绿色环保建筑[J].建筑安全.2008(08)

[5] 王帆春.浅谈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对施工企业的影响[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7)

[6] 吴炜.论工程量清单模式下的工程造价管理[J].甘肃科技.2009(18)

[7] 刘国亮. 工程造价计价模式及其控制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2010(8)

[8] 彭景云,张建平.当前我国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存在问题及对策[J].四川建筑.2006(01)

上一篇:浅谈深部找矿中钻探技术的应用 下一篇:论加强建筑工程管理的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