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CT在小肾癌诊断中的价值

时间:2022-10-18 05:50:11

螺旋CT在小肾癌诊断中的价值

【摘要】 目的 评价螺旋CT多期扫描在小肾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小肾癌18例,分析其螺旋CT平扫、皮质期、实质期及肾盂期的表现。结果 CT平扫病灶呈等密度8例,稍低密度5例,稍高密度3例,2例为囊实性肿块。增强扫描皮质期14例呈明显强化,4例呈轻中度强化。肾实质期肿瘤密度迅速减退,肾盂期肿瘤密度进一步减退。结论 小肾癌螺旋CT增强多期扫描征象有一定特征性,对小肾癌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小肾癌;螺旋CT

肾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占肾恶性肿瘤的75%左右。肾肿瘤最大直径在3cm或以下的称为小肾癌,大约占肾癌的9%[1]。由于早期肾癌无明显的临床症状,被发现时已经多为中晚期,预后不好。今年来,由于体检的意识不断提高和超声、CT等检查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使小肾癌的检出率大为提高。小肾癌的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能明显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状态。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9年3月~2010年4月间18例具有完整资料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肾癌的螺旋CT多时相增强扫描表现,以探讨其对小肾癌的临床诊断价值。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18例患者,均为单发病灶,男12例,女6例,年龄23~76岁,平均59岁。临床表现:间断性全程肉眼血尿1例,患侧腰痛4例,腹痛2例,其余无任何症状,于体检时彩超发现病变。全部病例均行螺旋CT多期扫描并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肾癌。1.2  检查方法 实用德国西门子螺旋CT机,先行双肾螺旋CT平扫,然后行螺旋CT增强扫描,用注射器于肘前静脉注射非离子型造影剂(泛影葡胺)80~100ml,快速加压注入。层厚3~10mm,螺距1.0。注射对比剂后25~30s进行皮质期增强扫描,70~100s行肾脏实质期增强扫描,注射对比剂后4~5min行肾盂期扫描,扫描期间病人均被要求在平静呼吸状态下屏气。2 结果

CT平扫表现:病灶呈圆形或类圆形,最大者2.9cm x 2.3cm x2.8cm,最小者1.3cm x 1.2cm x 1.5cm。局限于肾轮廓内者5例,凸出肾轮廓外者13例。等密度8例,稍低密度5例,稍高密度3例,2例为囊实性肿块。

增强扫描皮质期所有病灶均有强化,14例明显强化,CT值上升40~130HU,且为不均匀性强化,内可见斑点状或裂隙状低密度影;4例呈轻中度强化。肿瘤强化在实质期明显减退,密度明显降低,其中16例强化密度明显低于临近正常肾实质,病灶边缘较清晰;2例肿瘤灶密度与正常肾实质接近。肾盂期肿瘤密度进一步降低,其中4例显示出肾盂、肾盏轻度受压于瘤灶。

术后病理见:18例均为透明细胞癌。所有病例血窦丰富,但程度不尽相同,2例囊实性肿块,囊性变明显,但实性部分血窦丰富。16例可见出血、坏死或囊变,2例肿瘤内可见砂粒样钙化。镜下可见所有病例瘤灶皆有由受压的肾组织和纤维组织围绕、增生形成的假包膜。3 讨论3.1 小肾癌因病灶小,常规CT扫描容易漏检,且鉴别诊断也并不简单。螺旋CT在小肾癌的诊断中与常规CT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螺旋CT扫描速度快,病人1次屏气可完成全肾连续扫描,减少了呼吸运动伪影,避免小病灶的漏诊;1次注射对比剂即可完成肾脏皮质期、实质期和肾盂期的多期增强扫描,增强效果较好,还能准确显示病灶内的形态结构、血供情况,明显提高小肾癌的检出率及准确性,是诊断小肾癌的较理想手段[2]。另外,螺旋CT三维立体重建能准确可靠地显示出肿瘤与肾脏血管系统、集合系统及正常肾实质的关系,对小肾癌行保留肾单位手术(NSS)及微创手术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价值。3.2 螺旋CT平扫小肾癌与正常肾实质的密度差异较小,常呈等密度或稍低密度,个别可为高密度。小肾癌病理上大多数证实为透明细胞癌,透明细胞癌胞浆内富含脂肪,可能是导致其低密度的原因[3]。一般肿块密度较均匀,常伴有肿块内部更低密度的中心坏死区或囊性变区,有时肿瘤内可见小点状或小结节状钙化。绝大多数癌灶稍突出于肾轮廓外,部分局限于肾轮廓内,边界多不规则且模糊不清。等密度肿瘤病灶如果未突出于肾轮廓之外,平扫极易漏检。本研究18例中,等密度8例,稍低密度5例,稍高密度3例,囊实性2例,其中2例伴有斑点状钙化。局限于肾轮廓内5例,突出肾轮廓外13例。

病理上绝大多数小肾癌血供较丰富,肿瘤组织基质中可见丰富的窦样血管。少血管相对比较少,无血供者更是稀少。多血供小肾癌血流量大,血流速度也较快,注射对比剂后极短时间内癌灶中对比剂即可达到较高浓度,CT增强扫描皮质期肿瘤呈明显强化,CT值较平扫可增加40HU以上。大部分小肾癌强化不均匀,这与病理上肿瘤组织发生出血、坏死、囊变病变结果一致。3.3 需要注意的是,小肾癌与血管平滑肌脂肪瘤(错构瘤)难以鉴别,因其含有较多血管组织,故皮质期也明显增强,但其增强较为持久,常延续至实质期、肾盂期。错构瘤内部常有脂肪成分,成为与小肾癌鉴别的重要特征。参考文献[1] 周康荣.腹部CT[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3.164-165.[2] 钟文招,陈义雄,夏俊.螺旋CT在小肾癌诊断中的价值[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6,22(5):574-576.[3] 朱天照,王仪生,夏同礼.小肾癌的CT与病理对照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0,34(10):697-699.

上一篇:复方伸筋草软膏的制备工艺研究 下一篇:高频超声对桥本氏甲状腺炎的诊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