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新闻精神需要“虐心”

时间:2022-10-18 05:38:12

坚持新闻精神需要“虐心”

历时3个半月,40块版、15万余字、150余照片,沈阳日报2013年度策划《实地见证・雷锋正能量 全国寻访25任“雷锋班”班长》讲述了25任“雷锋班”班长的故事。作为这组大型报道的执行者与撰稿者之一,笔者经历了一次前所未有的“虐心”式过程,也对新闻特别是新闻人物的写作有一点新的体会与感悟:坚持新闻精神需要“虐心”。

“摸到石头”才能准确把脉

寻访25任雷锋班班长,记录和讲述他们的故事,有两个背景和两个节点。一个背景是十报告指出“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这样的社会现实,并提出要“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还有一个背景是,沈阳将“热爱祖国、孝敬父母、关爱他人”12个字当作全市践行的最基本的道德准则。两个节点:一是今年1月7日是“雷锋班”被国防部命名50周年纪念日;一是今年3月5日是为雷锋题词50周年纪念日。

50多年来,雷锋精神已经镌刻进中华民族的血脉灵魂。德国哲学家康德曾说过:“世界上惟有两样东西让我们深深感动,一是我们头顶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

社会尽管有些杂音,但道德的力量却是从来没有人能真正拒绝的。作为媒体人,我们有责任为这种“常态化”做点什么。

如此大规模地全国实地寻访25任“雷锋班”班长,在全国媒体中还是独一份。我们的方向已经确定。可我们还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关于雷锋甚至“雷锋班”,无论是部级媒体还是地方媒体都做过一些成功报道。如何让我们的报道更有生命力、更有独家特点,选择一个什么样更接地气儿、更有时代气息的主题?我们只好摸着石头过河,在采访中沉淀与思考,在一次次“肯定后否定、否定后肯定”中前行。

给我们一锤定音的还是“雷锋班”的老班长们。在这过程中,我们采访了第一任、第七任、第八任、第11任等“雷锋班”班长,从他们身上品尝乐观、平实、自强、坚韧的力量,并为之感动。他们身上洋溢着予人以向上希望,促人以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与感情,也正如已故著名作家路遥在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所说的那样:“这里,有从未淡薄过的挚爱与深情”。而这些,正是我们所要寻觅和见证的。我们感知到了一种能量的迸发。联想到时下广受认可的“正能量”一词,老班长的人生经历与感悟并为之坚持的东西,不正是“正能量”吗?!我们豁然开朗:老班长们传递的就是带有雷锋记忆和属性的正能量。最终我们确定了主题――“实地见证・雷锋正能量”。

用一个多月来确定主题,让我们初步有了“虐心经历”。

事实也证明了“无心插柳”的功效:“闭门造车”的东西总归是没有生命力的,而“摸”到手的石头才能告诉你河该怎么过、路该怎么走。我们的报道陆续见报后,成为读者追捧和收藏的热点,“雷锋正能量”这样的固定组合也逐渐在网上坊间流行起来。

“十个字”构成“虐心”要件

剩下的问题是:拿出什么样的作品?能拿出什么样的作品?

我们寻找、见证“雷锋正能量”,但我们不是“空想主义者”,也不想当“喊口号”的那些人,讨厌板着面孔去说教,只想当“讲故事的人”。所以,对团队每一名参与者,我们都提出五个记录、撰写的要件:灵魂,真实,朴实,细节,沉淀。这“五大要件”从“采访”这个环节开始就成了我们“铁的纪律”。

有“灵魂”,是要求每一名记录者要跟老班长们同呼吸、共生活,真正挖出和记录最鲜活、最有代表性的“故事”,并让他们的故事“活”在读者的心里。讲“真实”,是因为我们看过太多的“铁人典型”,他们似乎没有人伦情感、没有家庭,像是个只付出不求回报的“机器人”。我们不要这样的“老班长”,现实中压根儿也没有这样不食人间烟火的“老班长”。我们要做的就是用文字和图片还原他们的真实生活。“朴实”,是在说文风――不求多华丽,只求耐读可亲,让文字如溪流,慢慢淌进读者的心里。

要“细节”,道理很简单:谁的生活不是由一个个细节构成的?对,就是要那些最感性的话,那些最生活的举手投足。就像很“撩闲”的第一任“雷锋班”班长张兴吉那种的――领着我们过路口,还不忘拍一下旁边一个三轮车夫的肩膀,说:“你咋耍这里来了?”就这一下,一个可爱老头儿就跳到我们面前了。最后一个“要件”是“沉淀”:每一个采访记录者都不用藏着掖着,你们想“跳”出来的时候就“跳”吧,把你们最想说的感受说出来。对读者来说,我们都是离老班长最近的人,应该把自己最真切的感受与触碰心灵的东西传递给读者。

这10个字,说说容易,做起来难。这10个字,再浓缩一下就是――说“人话”。所以,每一次采访都不是“一遍成”,长途跋涉面对面采访之后,还要随时打电话不断地补充采访、核实一些情况;每一期“班长故事”也都不是一蹴而就,需要数天甚至更长的撰写时间,翻来覆去地修改,不断删除一些“高大全”才说的那些话,尽量还原老班长们最原生态的生活。

“我们这是在主动被虐!”此时,有人说。这话说到点儿上了。是的,主动虐心!不虐不行。不虐,我们就要“落入窠臼”;不虐,我们就没法向读者交代;不虐,我们就对不起老班长们;不虐,我们更对不起自己……

我们只能“主动被虐”。没有退路。

有突破自己的勇气与坚韧

从2013年1月至今,“雷锋正能量”这个组合词已经在全国成为热频词。

原政治部副主任王金祥少将评价说:“《沈阳日报》的报道策划不落窠臼,非常接地气儿,读了觉得亲近。几乎每一篇都不一样,都体现了采访人与被采访人的‘心心相印’,都为读者打开一扇心灵的窗口,我周围的人都愿意看……”

以市场营销见长的江苏文艺出版社看中了报道温暖朴实的文风,特有的感染力、影响力和市场潜力,主动约请出书。《雷锋正能量:讲述25任“雷锋班”班长的故事》已于2013年3月在新华书店等主流图书购销网络上架发行。《人民日报》也以《25任“雷锋班”班长感染千万读者》为题给予报道。

分析“虐心”的背后,我们不难发现,突破自己才是其最原始的动力。25个“班长故事”,内容、形式以及版式期期都“不一样”,有的是完全自述,有的是写实记录,有的是客观讲述。对每一位撰写者来说,最难的不是如何写出一篇作品,而是“不重复自己”。实际上,不断突破、不断创新,不重复、不似曾相识,就是一种新闻激情、一种新闻素养。

我国著名报人徐铸成曾说:“新闻记者就像一个高明的厨师,要把精心采访得来的素材精心‘烹制’后再献给读者。”精心构思、巧妙布局,让文章生动、新颖、有深度,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与热情。比如说写第21任“雷锋班”班长李桂臣的《一封封家书“睿智启蒙”》就很有一股“烹制”的味道,每一部都以李桂臣父亲的家书开头来写这位班长的故事,让“父亲家书”与“班长成长”互为印证,让读者看到了一份“睿智启蒙”的家教,也理解了这位“雷锋班”班长的信念与胸怀。

一篇新闻作品刊发后,作者会有“生孩子”的感觉,那就说明他(她)在用心采访和撰写了。哪个妈妈生孩子时都经历过痛苦的阵痛,都当成自己身上“掉下的肉”,都爱自己的孩子。老班长们的故事不断在我们心里发酵并最终从笔端流淌出来的时候,我们完成了一次“虐心”,也完成了一次洗礼。

(作者单位:沈阳日报社)

上一篇:对我国媒介公关发展的建议 下一篇:纪录片《辽东湾斑海豹》的创作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