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的指导

时间:2022-10-18 05:15:35

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的指导

摘要 语文课程就是要让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实践证明,学生是否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是否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是否能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是否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等等都与语文教学成败有直接的关系。小学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都采用极好的表达方法,阅读教学中,如果能引导学生领悟并运用这些表达方法,作文能力一定得到提高。

关键词 阅读教学 作文 指导

1 阅读教学中教会学生积累词句

写作就好比画一株大树,词句在作文中的作用就如枝叶在大树上的作用一样,枝繁叶茂则树木参天,词句优美、语言丰富则文章血肉丰满,表达观点明确。所以,阅读教学中最基本的一点就是必须教会学生积累词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1)学会用词造句。小学低年级的阅读课文的篇幅不是很长,但其中有大量的词语需要学生掌握。只有理解了这些词语,体会词语所蕴含的情感,并能正确运用这些词语,才能为高年级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就是字词的教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学好每一个生字、词语,指导学生积累并运用词语来说话、写话,低年级学生的作文训练其实就是说话写话,这是最初的作文表达,阅读教学时千万不能放松的。

(2)学会缩句、扩句。低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不是很好,对于一个完整句子的概念并不十分清楚。缩句可以减少学生说话时的语病,避免作文时出现语句不通顺的现象;扩句则训练学生把话说具体的习惯,让学生能在一句话中把想说的话比较完整、具体地表达出来,这对于学生作文的表达很有帮助。所以,阅读教学时教师要注意进行缩句、扩句的训练。

(3)学会运用修辞手法造句。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理解教材中那些运用得十分精妙的修辞手法,体会这些句子在表达上的好处,再通过训练让他们学会运用这样的修辞手法来写作,这样,学生的表达能力自然就会得到提高了。例如,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学到“秋天”一段时,有这样一句话:“这时候,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脆的榛子,鲜嫩的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教学时,教师既要让学生了解小兴安岭上的丰富的物产,又要让学生学会用排比的句式来表达,将自己的话表达出来:“你一定也想介绍家乡丰富的物产吧!你想介绍家乡的什么物产呢?这些物产有什么特点呢?请你说一说: 的 ; 的 ; 的 ;还有 ”这样,学生就能抓住各种物产的特点来说话了,然后再让学生向作者一样写下来:“秋天,家乡向人们献出了……”一段描写家乡秋天的片断就跃然纸上了。

2 阅读教学中教会学生进行片断描写

常常听到有老师埋怨学生写作文“没内容”“空洞无物”“不生动,不具体”,归根到底,这责任在教师:学生是“学习者”,如果作为“引导者”的教师没有正确引导,那么学生又怎能学会呢?学生写作言之无物,不生动不具体,是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没有“引”到位的缘故。纵观小学语文教材,哪一课不是一篇很好的“下水”作文呢?学生不会写作,说明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没有很好地运用教材,教会学生进行表达。所以,阅读教学要与作文表达紧紧联系起来,才能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1)进行场面描写。小学中年级应注重片断的描写,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学生往往写不好场面描写。比如,比赛场面是学生常见的,但让他们把所见过的精彩场面描写下来,许多学生都会摇头作罢,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该怎样才能将自己要说的话表达出来,这时,教师就要借鉴教材进行有目的的教学了。教材《放风筝》和《小足球赛》在场面描写上很有特点,学习《放风筝》时,教师应注意让学生找出“我”和哥哥放风筝时的动作:举、拿、跑、放线、喊、松开、又跑、收等,然后再让学生将这些词所在的段落读一读,体会这些连续的动作,让学生根据文中的动作描写演示一遍,使他们体会到片断描写就是将自己或别人的动作连续描写出来,接着再让他们说一说自己经历过或见过的场面,注意用上连续的表示动作的词,再引导学生将进行这些动作时的神态或语言、心理活动也描写下来,这样,场面描写就生动了,作文就不会空洞无物了。学习《小足球赛》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习课文通过侧面描写来衬托场面的激烈的方法来进行描写。这样,在一篇习作中合理地运用正面及侧面描写来进行场面描写,谁能说这不是一篇好文章呢?

(2)中心句扩展描写。文章中运用中心句来阐明中心,概括主要内容,能使习作结构分明,观点明确。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运用“中心句扩展”的方法进行习作。例如,教学《我爱故乡的杨梅》时,学生应明白,作者是围绕课文的第一句话“我的故乡在江南,我爱故乡的杨梅”来展开的,先后写了杨梅的样子、颜色和味道。通过学习,学生就能运用这种方法写人:“我的爸爸是一位勤劳、朴实的中年人。”由这个中心句学生可从父亲的“勤劳”和“善良”两方面来写出父亲的特点。当然,用这种方法写景就更容易了。除了文章可用中心句扩展外,段的描写也可用中心句扩展。比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中,作者就是在每一段的开头运用了中心句,再围绕中心句来展开写的。像这样的文章还有许多,阅读教学中,如果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运用这样的表达方法,学生写起作文来应该不是很难了。

(3)人物描写。写人或写事的作文当中总少不了要进行人物的描写。所以,阅读教学中教师还需要重点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人物描写。人物的描写中有外貌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等。语文教材中人物的描写比比皆是,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学会进行人物描写,这对于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3 阅读教学中教会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要让学生明白应该如何去理解和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在写作时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1)直接表达情感。小学语文教材中极大一部分课文都是这种直接表达情感的课文。这种课文一般在课文的开头或结尾直抒胸臆。如《我爱故乡的杨梅》在开头就直接说明“我爱故乡的杨梅”;而《养花》则在结尾挑明养花的乐趣。也有在文章的中间抒感的,比如《理想的风筝》就是在中间抒发了对刘老师的敬佩与热爱之情的。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如果能注意到这些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并给学生加以引导,那么学生的作文自然就会中心明确,教师也就不必埋怨学生作文“没中心”了。

(2)侧面表达情感。有些课文的作者在表达情感时不是那么外露,而是通过一些侧面的景物描写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比如《小音乐家扬科》,小扬科死了,作者非常同情他,但作者并没有将自己的同情写出来,而是在文章的最后用一句“白杨树哗哗地响,在扬科的头上不住地号叫”来从侧面写出了对小扬科的悲惨命运的同情和对剥削者的痛恨。教师在教学时可以这样趁势引导学生:当你被别人批评,心情不好时,你注意过身边的景物吗?看到这些景物你的心情是怎样的?于是就有学生写出了:“我心里在想着老师对我说的话,闷闷不乐地走在回家的路上,这可是老师第一次批评我啊!回到家里,小猫还像平时那样冲着我叫,看它吹胡子瞪眼的,也在嘲笑我!我一头冲进屋里,伤心地呜呜大哭起来……”同样,再让学生说一说自己高兴时通过周围的景物来表达高兴心情,写作时用上这样的表达方法,学生的真情实感就自然表达在作文中了。

(3)借物喻人表达情感。语文教材中,《古井》《荔枝》《白杨》等采用“借物喻人”来抒发感情的文章很多。教师在教学时要提醒学生留意体会文章的情感,也可试着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去表达。

(4)在字里行间表达情感。有些文章中作者的写作意图非常明显,也有些文章中,作者的情感表达得不是那么明确,但作者在写作时一般都会带着情感去写的,只要认真体会,总能在字里行间找到作者的喜恶等情感。如《陶罐与铁罐》中,我们可以从“谦虚”和“傲慢”两个词分别体会到作者对陶罐喜爱的对铁罐的批评;《趵突泉》中,作者在描写泉水时用了“纯洁、活泼、鲜明”三个词语让人体会到了他对趵突泉的热爱……阅读教学中如果注意引导学生体会,那么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就自然更准确了,写起作文来当然也能顺畅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了。比如,同样写“笑”,为了能写出对人的喜爱,可用“爽朗地笑”“开心地笑”“甜蜜地笑”等,有时为了写出对人的憎恨,就会用上“阴险地笑”“狞笑”“奸笑”等词语,情感的表达与效果就截然不同了。

4 阅读教学中教会学生合理地布局谋篇

学生积累了一定的词句与描写方法后,就要将它们放到适当的篇幅当中,让它表达一定的意思,将作者的想法完整地表达出来,这才能成为一篇好文章。所以,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篇章上的表达方法,教会学生合理地布局谋篇,把自己想要说的话明确地、有条理地表达出来。一般来说,“总分”“分总”的结构是小学生作文中最常用的。写作时按一定顺序写也是明确表达的方式,可以按时间、空间方位变化的顺序写,也可以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还可以按事物的不同方面来写;可以顺叙,也可以倒叙……总之,只有合理地安排才能将所选的材料明确有序地表现出来,才能将自己的话文从字顺地表达出来,从而达到习作的目的。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所以,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特别注重语言的表达,让学生在阅读与鉴赏中逐步体会和领悟各种表达方法,形成独立阅读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能真正学好语文。

上一篇:浅谈基层变电所安全培训方法 下一篇:安阳市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形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