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丐博士 第9期

时间:2022-10-18 04:53:15

乞丐博士 第9期

先来看南京《金陵晚报》的一则消息:

周末晚上,南京丹凤街上熙熙攘攘,每个人都在享受属于自己的周末,没有人会在意街边的一个乞讨者。这是一名中年男子,衣着整洁,戴着眼镜,一身书卷气。与其他乞丐一样,他面前放着一只乞讨用的小碗,里面放着几枚硬币。

他木然地看着人来人往,可能没有人想到,他曾是南京一所名牌大学的热能博士

博士:我只想过简单生活

6月27日晚上6点,记者来到丹凤街等候博士乞丐的出现。一名男子盘腿坐在丹凤街交通银行台阶下的路边上,根据周围人的描述,他应该就是记者要找的博士乞丐陈某。他穿着一件短袖衬衫,头发梳得很整齐。他的面前放着一张白纸,纸上放着一只干干净净的不锈钢小碗。小碗里有几枚一角硬币,小碗旁的白纸上也整齐放着两排一角硬币。

记者丢了一些零钱在他碗里,和他闲聊起来。他很善谈,称自己在地上摆的两排硬币,代表一些数字,是根据《易经》摆放的。他说,乞讨对他来说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没有什么好难为情的,“我不在意别人怎么想,怎么看,也不想为生活所累,我只想过一种最简单的生活。”他还解释,自己只是每周末才出来乞讨,是因为周末乞讨所得就足够自己生活一周了。

记者说知道他曾经是个博士,名叫陈某。他先是坚决否认,后来开始沉默。过了好长一段时间,他才说,自己离开学校已经很久,不再是什么博士了。再多的话,他已经不愿多说。

博导:他是很聪明的博士

为了进一步了解情况,第二天,记者来到当年陈某读博时的大学。据介绍,他当年的导师今年73岁,已退休在家,但当听说记者要采访关于昔日爱徒一事时,这位博导冒雨赶到了学校。

1986年,这位博导老师所在的大学批了第一个热能博士点,他是该校第一位热能博导。他回忆说,那一届,他们学校只招了两个热能博士,陈某是其中之一。在他眼里,陈某很聪明,理论基础很好,动手能力也很强,这样的学生在当年是不多的。他和学校对陈某都很器重。

1990年,陈某顺利拿到博士学位,并留校工作。学校为他分了房子,还把他的爱人调到学校工作。1994年,他和爱人双双辞职,准备出国到澳大利亚发展,但签证却迟迟没有办下来。

据了解,陈某对去澳大利亚发展是抱有很大期望的,他很想到国外一展身手。但是,出国的问题卡在签证上后,这对他打击不小。

前妻:恨铁不成钢才离婚

陈某现已离婚,但他的前妻说起以前的事,大有“恨铁不成钢”之感。陈某的前妻在电话里告诉记者,出国不成,他再想回到学校,已没有退路。为了出国,陈某失去的太多了。

当时,陈某夫妇双双辞职时,他们的孩子刚出生不久。出国不成,又没能回到学校。陈某在外面开了个小公司。但由于他不谙市场深浅,又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公司很快就没落下来。家里的开销主要靠陈妻在外打工维持。

公司停办后,陈某也曾四处找工作,但一直不是很顺,碰了不少钉子。在陈的前妻眼里,他常常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工作,却只做了几个月就因各种原因甩手不干。

从此,陈某就一直呆在家里,他不想出去找工作,也不愿意工作,只想过所谓简单的生活。

陈的前妻说,一个男人,一个博士不出去工作,这个家怎么办啊。她做梦都希望他能出去好好工作。但他却渐渐变了,没有事时就在家里读《易经》,谈起话来玄乎玄乎的,“过日子,柴米油盐比什么都重要。”她渐渐受不了陈的举动了。

但陈某却依然我行我素,除了看书,他空闲就一个人就出去爬爬紫金山,或逛逛玄武湖,看上去逍遥自在。对于家里有米没米,他一点不关心,只要有顿饭给他吃就行。她实在忍受不了,2001年带着孩子搬出去,眼不见心不烦。2004年,他们离了婚。

观点一:这个案例令人震惊

听到陈某博士乞讨之事,社会学博士徐翔脱口而出,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个案!博士乞讨只是个案,不具有代表性。

徐翔认为,以陈某的才学,找工作肯定不是问题,主要是心态的问题。没有人能帮得了他,除了他自己。只要他愿意走出自我封闭的心态,应该会找到发挥自己才华的地方。他分析说,目前在我国,像陈某那样的高尖端的人才,能够发挥才能的地方基本上还是属于体制内的。现在的社会环境是竞争越来越激烈,生存越来越艰难,每个人都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观点二:“乞丐博士”需就业指导

“博士乞讨”现象的出现,暴露出高校就业指导教育的缺失。

为帮助学子了解职业规划和求职技巧,很多高校开设就业指导课,但课时很少,且只有一两名指导老师――就业指导教育的滞后,不能满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导致学子害怕就业、逃避就业的事例屡屡出现。

武汉也曾有一名博士,毕业后因找不到工作,天天在家殴打父母。在他看来,自己是堂堂的名校博士,却找不到工作,社会也太不公平了吧!在我看来,博士与本科生相比虽有更高的学历,取得更多的成果,但他们的社会经验和就业观并不比本科生强多少,相反,他们面临的就业压力反而要比本科生大得多。

正是因为理想与现实、学习与工作间存在这种巨大落差,像陈某这样的博士才没了求职的信心,追求所谓的“平淡”生活。

要让“硕士乞讨”“博士乞讨”之类的现象不再出现,高校的就业指导教育应该跟进,更贴近现实。

观点三:“博士乞丐”拷问教育之失

靠“嗟来之食”维持生活,这种生活方式与博士身份形成强烈反差,引发人们这样的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陈博士抛却一身才学,自甘流落街头吃白食?

说到人生境遇之“顺”,当年的陈某可谓花团锦簇春风得意。学校第一次招热能博士,仅有两个名额他就居其一,顺利拿到博士学位留校工作,承担了“863计划”项目并成为主要技术骨干。在别人眼里,他是颇有建树的专家,前途无量。

提及个人遭遇之“逆”,陈博士也是凡身肉胎,当然免不了挫折失意。辞职出国未果,夫妻分道扬镳,开了家小公司又因经营不善倒闭,被导师介绍到广州一家能源所工作,尽管月收入有3000元,他仍感觉不如意,重返南京后就呆在家里不愿再找工作了。

一句话,陈博士是受不了人生的磕磕碰碰和一次次人们常见的小挫折,对单位人际关系产生恐慌,对工作竞争产生恐惧,宁愿“躲进小楼成一统”,心安理得地跻身乞丐行列,从而成为“中国目前学历最高的乞丐”。

经过了学历教育最高层次的博士生教育,实现了“学历成人”,却无法做到“精神成人”、“道德成人”、“法律成人”和“伦理成人”,“博士乞讨”陈某的出现,充分说明了现行学历教育制度在育人方面的某种缺失―――忽略了人文精神的培育,遗漏了心理素质教育和生存技能培训。不少人虽然拿到了高学历,其心理却并未成熟健全。比如据陈某前妻介绍,长达10年里她一边带孩子,一边打工挣钱维持家用,她供出的陈博士,在家除了读《易经》,空闲就一个人出去爬爬紫金山,逛逛玄武湖。这种人格上的不完整,是“博士乞丐”心理变异的最大诱因。

上一篇:汉城的第三场木槿花 下一篇:当你撞上贪玩老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