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指南联合干预措施对儿科呼吸道感染者合理用药的效果

时间:2022-10-18 04:32:50

用药指南联合干预措施对儿科呼吸道感染者合理用药的效果

DOI:10.16662/ki.1674-0742.2016.32.122

[摘要] 目的 探讨对儿科呼吸道感染患者实施用药指南联合干预后,针对其合理用药产生的影响。方法 方便选择该院2012年8月―2016年8月呼吸道感染疾病处方300张作为该次实验对比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分组。观察组(150张):用药指南联合干预;对照组(150张):常规干预;对比用药处方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人均用药总数为(1.99±0.83)种,人均药费为(41.49±20.02)元;抗菌药物使用百分率为36.67%;合理使用百分率为96.67%;对照组人均用药总数为(3.61±1.71)种,人均药费为(50.75±19.71)元;抗菌药物使用百分率为52.67%;合理使用百分率为59.33%;在人均用药总数、就诊人均费用以及抗菌药物使用比例等方面,观察组同对照组呼吸道感染患儿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用药指南联合干预;呼吸道感染;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 R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6)11(b)-0122-03

当前针对医院儿科患者在用药治疗的过程中,较易表现出用药不合理的情况,主要体现为出现了抗菌药物滥用或者使用不合理的情况。如果未经正确处理,往往导致患儿表现出耐药菌株的情况,从而导致出现用药不良反应的概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增加,如果患儿肠道菌群失调的情况非常严重,患儿的生命安全会因此而受到威胁[1]。对此针对患儿,临床需要展开个体化干预,最终可以对患儿的用药安全性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2]。为了探讨对呼吸道感染患儿给予用药指南联合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该文主要将该院2012年8月―2016年8月呼吸道感染疾病处方300张作为该次实验对比观察对象,采用用药指南联合干预的方法对观察组150张用药处方加以干预后,最终显著促进用药的合理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择该院呼吸道感染疾病处方300张作为该次实验对比观察对象;观察组150张以及对照组150张处方的分组依据为呼吸道感染干预方法的不同。观察组(150例):男90例,女60例;患儿的年龄分布范围为2~11岁,患儿的平均年龄为(5.96±1.27)岁;对照组(150例):男100例,女50例;患儿的年龄分布范围为3~12岁,患儿的平均年龄为(5.99±1.29)岁;观察两组患儿的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①有效完成门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小组的创建;②依据《呼吸道疾病用药指南》、《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及《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等有效完成《儿科呼吸道感染用药指南》的创建;③于医院质量管理体系中,将儿科门诊抗菌药物的应用有效纳入,针对儿科门诊用药的具体情况,有效展开监控工作[3];④在固定时间展开药理知识培训工作,在固定时间展开合理用药讲座;⑤每月在固定时间抽取处方进行点评,针对用药不合理有效明确,之后安排临床医师对用药不合理的情况进行分析,针对检查不合格临床医师进行相关教育,并且进行对应的经济处罚,针对在1年内未表现出违规处方医生,对其实施院内通报表扬,并且对医生给予必要的奖励[4]。

1.3 统计方法

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 17.0展开呼吸道感染患儿干预数据统计学分析,药品总数等实施t检验,以(x±s)表示,抗菌药物使用比例等实施χ2检验,以%表示,当P

2 结果

2.1 人均用药总数以及人均药费

在人均用药总数以及人均药费方面,观察组同对照组呼吸道感染患儿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抗菌药物使用以及合理使用百分率

在抗菌药物使用百分率以及合理使用百分率方面,观察组同对照组呼吸道感染患儿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对于儿童而言,在生理特点方面,同成年人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不同;此外其针对药物反应,也同成年人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不同,有效应用《儿科呼吸道感染用药指南》,并且采取必要的方法进行干预,针对处方的使用情况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反映。在人均用药品数量、就诊人均药费、抗菌药物使用百分率以及合理使用百分率等方面,观察组同对照组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从而证明用药指南的有效应用,针对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安全性能够做出有效保证[5]。对于呼吸道感染患者,诸多因为出现了病毒感染的情况导致,临床在疾病治疗的过程中,通常无需选择抗生素进行疾病治疗[6]。对于因为细菌导致出现的呼吸道感染患者,临床需要选择抗生素药物进行疾病治疗下,如果采取有效方法加以抗生素用药干预,最终较易导致患者出现用药不合理的情况,进而导致出现了耐药菌增加的情况,对此,在此种形势下,单联选择抗生素进行治疗的比例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上升[7]。从而证明,对医院儿科患者在实施临床治疗过程中,抗生素的使用比例相对较多。对此,需要将《儿科呼吸道感染用药指南》进行有效完善,针对抗生素使用处方进行有效优化,将相关的干预措施有效提高,最终将医务人员在应用处方过程中表现出严谨度显著提高,降低患儿出现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概率,从而导致出现了抗生素滥用的情况。

该次研究中,观察组人均用药总数为(1.99±0.83)种,人均药费为(41.49±20.02)元;抗菌药物使用百分率为36.67%;合理使用百分率为96.67%;对照组人均用药总数为(3.61±1.71)种,人均药费为(50.75±19.71)元;抗菌药物使用百分率为52.67%;合理使用百分率为59.33%;在人均用药总数、就诊人均费用、抗菌药物使用比例以及合理使用率几方面,观察组同对照组呼吸道感染患儿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针对呼吸道感染患儿在实施临床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合理应用用药指南联合干预,针对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表现出显著的价值,其可以将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现象有效消除,最终为呼吸道感染患儿用药安全性做出有效保证,为呼吸道感染患儿生活质量的提高做出有效保证。

[参考文献]

[1] 李忠林,王燕,王杰民,等.该院儿科呼吸道感染用药剂型分析[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2,15(7):453-455.

[2] 王吉平,方忠宏,方欢,等.从呼吸科患者住院前后抗菌药物的使用对比探讨高层次的合理用药[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3,13(5):425-427.

[3] 刘兆玮,杜红丽,胡景玉,等.小儿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体分布及耐药性[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4,13(2):93-95.

[4] 马永明,刘秋鹤.该院内科呼吸道感染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4):11-12.

[5] 姜宁.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的抗生素使用情况调查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255-256.

[6] 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临床评价学组.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药新药临床试验设计与评价技术指南[J].药物评价研究,2015,38(1):8-16.

[7] 金卉怡.某幼涸昂粑道感染患儿家庭用药情况的调查[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7):177-178.

[8] 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临床评价学组.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药新药临床试验设计与评价技术指南[J].药物评价研究,2015,38(3):238-243.

(收稿日期:2016-10-19)

上一篇: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 下一篇:1例带状疱疹致Ogilvie综合征并文献资料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