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在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模式创新研究

时间:2022-10-18 04:05:04

信息化教学在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模式创新研究

摘 要:在互联网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形势下,尤其在新课程改革被更多提及的背景下,信息化教学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趋势和必然。主要研究信息化教学在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创新教学的模式。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农村;中学语文;创新模式

一、充分运用多媒体让学生实现情景化的体验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经典文章是需要学生进行认真阅读、仔细品味、反复咀嚼的,作为教师,笔者常常有这样的感觉,就是很多时候如果学生读得不到位,对文章的理解和把握就很难到位,尤其是在一些优美散文的学习上,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不仅存在于整篇文章中,而且也渗透在字里行间之中、语调轻重变化之内。因此,可以在经典文章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多媒体技术将标准的朗读播放出来,让学生跟着标准朗读的节奏,按照标准朗读的思维,慢慢地对文章进行品味和思考,学生的理解和运用就能不断迈向更高的层次和水平。比如,在教学曹操的《观沧海》一文时,笔者运用多媒体播放了杨洪基老师关于这篇文章的朗诵,结果学生被其浑厚、典雅的嗓音和内容所折服了,注意力一下子就被集中起来了,全身心地投入到文章内容的学习中。又如,在教学《在山的那边》一文时,笔者就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这篇课文的标准朗读,并制作了大山层层阻隔的画面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写作时所处的情景和这种情景下作者的心情和感悟,结果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更加深入了,对文章中理想信念的坚持、对挑战和风险的无畏无惧的情感表达就提升了。

二、有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学中的重点内容

信息化教学条件下对于教师的多媒体课件制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件制作很多时候能够节省教师板书的时间,而且优质的课件制作往往能够将学生带入到更为熟悉的情境中,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教学过程的开展大有裨益。笔者在进行初中语文内容教授之前的备课环节中,总是从网络中寻找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图片和动画,目的就在于将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充分地集中起来,提升学生课堂听课的有效性,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教材中体现的内容。在教学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一文时,其中对于雪的描写较多且很多句子对于文章的理解非常关键,基于此,笔者事先从网上下载一些有关雪的图片以及雪形成的过程、雪是什么样的形状、大小如何、颜色是什么等相关的内容,有了较为充分的了解,对于文章中有关雪的词句的描写就能够实现快速理解、有效体验,不仅增长了学生的知识和见闻,而且比较成功地达到了笔者教学的初衷。在教学《登上地球之巅》时,由于学生对珠峰的位置、高度、温度、气压、攀登条件等相关内容不是很了解,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对文章的理解颇有难度。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中将相关的内容以图片的形式标注了出来。而且运用多媒体播放了中国及其他国家探险队几次攀登珠峰的相关纪录片,通过这样的内容介绍,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就不再吃力,对于文章中表达的冲破艰难险阻、困难面前无惧无畏的精神就能够实现较为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三、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查阅相关资料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师教W过程的开展开辟了更为宽广的路径,也为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有效性提供了更为便捷的载体。在教学中,笔者注重引导学生借助信息技术的功能和作用,使之有效地为学生的学习所服务。在孟浩然的《早寒江上有怀》《狼》《口技》等古典诗词和文言文的教学开始之前,笔者让学生分为几个小组,以小组互助合作的形式利用课余的时间通过互联网查找其中一些难以理解的字词,结果每个小组都较为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不仅对诗词内容的意思有了全面地了解,而且文言文中的诸如通假字、一词多义等在信息化技术的帮助下,学生都成功地解决了,再经过课上笔者有针对性的点拨和引导,学生就能够实现较为深刻的认知。在初中语文教材中节选的一些国外作者的内容上,针对学生学习起来比较有难度的问题,笔者让学生通过网络信息技术查找作者的基本介绍及文章写作的背景,比如在教学《伟大的悲剧》一文时,学生感觉其中的一些内容难以理解,笔者就引导学生查找了作者茨威格作品的特点以及人生的际遇,了解到作者擅长对于人物心理描写与人的性格塑造等内容,学生就从这两点出发去品味和体会文章的内容,这样就实现了对文章的有效学习。

总之,信息化教学应当是新课程理念下提升教学内容吸引力、丰富学生见闻和提高学习乐趣的有效方法。笔者认为,教师应当在现有的信息化模式运用中,注重思维模式的创新,使之为课堂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李春生.如何实现初中语文信息化教学[J].新课程,2015(1).

[2]茆学猛.浅析初中语文写作信息化教学[J].新课程学习,2012(10).

上一篇:借助语文作文实践活动培养农村初中生的综合能... 下一篇:浅谈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技巧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