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语感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10-18 03:54:5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比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语感能力培养室我们语文教学工作既熟悉又陌生的一项课题,在语文教学中重视语感培养,对于语文教学的质量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那么什么是“语感”呢?王尚文先生这样精辟的概括:“语感是思维并不直接参与作用的由无意识替代的在感觉层面进行语言活动的能力。它表现为对作用于人的语言作品的内在能力,既听和看(读)的能力;也表现为因表达个人的情意的需要和适应社会交际的需要而在感觉层面直接生成语言作品的能力,即说和写的能力。”由此可见,语感是一种个体的语文修养,它是个体在长期规范的语言环境中逐步养成的一种具有浓厚经验色彩的能力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那么,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呢?我有几点感悟:

一、反复朗读,习得语感

在阅读教学中,首先应该让学生充分读书,使学生通过听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或课文磁带配乐朗读,以及学生的默读、出声朗读等途径,从整体上感受语言材料,并且在熟悉内容、把握思路、了解主旨的基础上触发语感,形成对文章的整体的笼统的感受。如在教学《船长》一课指导朗读教学时,老师提出课文中哪些地方给了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让学生画一画并记下自己的感受,怎样读才能再现当时的情景,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想象,通过自由朗读,比赛读、齐读等各种方式引导学生感受船长临危不惧的伟大形象。这样让学生在读中促进情感体验,在读中传达到情感体验,引领着体验活动不断走向升入,使学生在感知语言文字的同时受到情感熏陶,从而体现了以读为本,训练语感的理念。

二、情感体验,萌发语感

角色往往决定着人的思维、情感、语言和行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阅读教学也是这个道理。如果没有亲身体验,就不会有心灵的震撼,也不会在思想上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在《掌声》一课教学中,我以“如果你是小英的同学,你想通过这掌声对她说些什么呢?”“如果你是小英,听到这掌声,你会想些什么呢?”等问题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是教材描写的客观世界成为学生自己的主观感受,把教材中的身临其境之中进行推测、想象、探索文中人物情感变化的轨迹,在角色参与、角色转换中不但丰富了想象,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增进了情感体验,升华了思想认识,学生的语感也得到了培养。

三、揣摩品味,提升语感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一篇作品读一两遍,未必理解的透,必须揣摩。”只有揣摩品味得透彻,才能促进语感的发展。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都蕴含着浓郁的人文情怀,真可谓文质兼美,字字珠玑。这为学生学习语言,形成良好的语感提供了最佳范列。如在教学《狼和鹿》一课时,在让学生体会“一百多年以前,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这一句的“葱绿”时,可以启发学生思考:这里的“葱绿”可以换成哪些词?而后引导学生将“葱绿”与这些词作比较,思考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通过比较、琢磨,就可以体会到一个“葱绿”,生动传神地反映出凯巴伯森林苍翠、茂盛,充满生机勃勃的美。这样通过反复咀嚼、深入品味、细细揣摩,就能使他们知道在什么地方该用什么词语,从而达到“意会”。使学生的感悟扎根于语言文字的土壤,感受语言中蕴含的深意,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四、启迪想象,塑造语感

在语文教学中,借助学生无穷的想象力也是培养语感的一条不可多得的重要途径。语感的产生是以感性为主体的,它离不开具体、生动的形象。因此,在教学时要想方设法调动想象力,它能使课文内容像电影一样,在学生头脑中闪过,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引起情感共鸣。叶圣陶先生还说:我们在分析和鉴赏优美的文章时,必须要在想象中“睁开眼睛来看”,只有这样,才能“感触到作者的意境”,并能从文字看出一副图画来”。学生在运用形象思维,品味语言文字,启发想象的同时,达到“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的境地,使学生在心中产生“内心视像”,感悟语文的意境,获得丰富的语感。一些关于描写的文章,作者用文字符号描述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阅读这类作品就应借助再生性想象,把这些文字符号换成一副生动的画面,如在教《月光曲》一文时,让学生静静地听充满深沉激情的朗读课文的录音,同时多媒体上出现了一副充满诗情画意的画面:一轮明月洒下清辉,莱茵河畔远处的一座小草屋,一切都显得格外幽静。在这样的情境里,《月光曲》的琴声伴随着时而深沉、时而激越的朗诵,把学生的情绪逐步推向高潮。学生发挥着自己的想象力,犹如身临其境,和书中的皮鞋匠、盲姑娘一起静静地听着,并反复领会其字里行间之情,进而达到对全文意思的整体把握。这时,他对文章语感的产生也就自然而然的“水到渠成”了。

五、积累语言,积淀语感

语感像一泓流水,它的形成是长期训练和积累的结果。没有积累就难以积淀语感,因此,阅读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小学生对语言的积淀,强调吟诵,强调博览群书。朗朗地读,大量的读,大量的记,认真地思考,悉心地揣摩,由感悟到积累以至于运用,诵之于口,得之于心,才能出之于笔。在教学中让学生积累一些自己喜欢的成语、格言、警局等语言材料,并指导学生阅读或背诵《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诗文、童话故事等。语感虽不易感知,不好培养,但只要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积极探寻语感培养的途径,注意创新开放阅读教学环境,多为学生创设语言实践的机会,引导他们自觉主动的感悟体验,就一定能使学生形成敏锐的语感。

总之,必须重视语感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才能真正“感受到语言之精妙,洞见言语之精髓,把握言语之理趣”,才能使学生步入丰富而又美妙的精神世界,受到诸如文化、审美的熏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者单位:屏南县屏城中心小学 福建】

上一篇:走出校外感受精彩 下一篇:小学数学课堂趣味教学法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