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社会管理工作方案

时间:2022-10-18 03:43:12

区委社会管理工作方案

为深入推进全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保障代表人类未来发展理念、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新区建设顺利进行,根据上级有关要求,结合山保护区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主要任务

建立健全九大体系:

(一)自然资源保护管理体系

1.提升辖区人民群众思想认识水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森林及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和国务院的有关规定,切实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力度。突出加强农村宣传教育工作力度,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实现宣传教育常态化、立体化和多样化,强化保护区“一草一木一石一沙”都是宝贵的自然资源的意识。

责任单位:区资源保护管理处、经济社会发展处、党政办公室

2.持之以恒地做好森林防火和有害生物防控工作。坚持严防死守,积极消除火灾隐患;坚持因情施策,深化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工作;坚持从严执法,切实“打早、打小、打苗头”;坚持科技兴安,不断提高科技防范水平;坚持应急备战,提高处置应急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责任单位:区资源保护管理处、经济社会发展处、山林场森林消防大队

3.坚持统一管理原则。自然保护区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由自然保护区统一管理,认真履行国家法律赋予的职责,加大巡护监管力度,坚决制止在自然保护区内进行砍伐、放牧、狩猎、捕捞、采药、开垦、烧荒、开矿、采石、捞沙等活动。

责任单位:区资源保护管理处、规划建设处、经济社会发展处、山林区派出所

4.严厉查处无证经营,违法占用林地、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欲取得合法经营手续的单位和个人需向区资源保护管理处进行申报。任何单位(机构)、人员不得以任何名义和方式,如以清理河道为名出售卵石、块石、河沙等破坏自然保护区资源的行为。

牵头单位:区资源保护管理处

5.严格制止违法违章建设行为,抵制乱搭乱建现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不得建设污染环境、破坏资源或者景观的设施,禁止发生未经审批擅自建设、未按审批进行建设等违法违章建设行为。

牵头单位:区规划建设处

6.被认定的违法违章建筑,按国务院颁布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90号)第二十四条规定:拆除时一律不予补偿。中涉及的当事人的财产物品,由当事人自行负责清理、搬移、保管。拒绝、阻挠执法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责任单位:区规划建设处、公安机关

7.加强护林队伍规范化管理,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护林员的待遇。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自然资源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及时有效投诉、举报破坏保护区自然资源的,适情予以奖励。

责任单位:区经济社会发展处、资源保护管理处

(二)公共服务保障体系

8.加强行政管理体制建设,建立现代服务型政府。加大政府公共服务投入,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创新公共服务方式,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注重向新社区、农村倾斜,逐步建立符合区情、全面覆盖、持续发展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牵头单位:区经济社会发展处

9.2012年底前,在保护区设立群众工作委员会,为议事协调机构,委员会办公室(名称为群众工作中心)设在区经济社会发展处。适时在镇(街)设立群众工作站,在村居设立群众工作室,整合资源、理顺职能,打造为民服务平台。

牵头单位:区经济社会发展处

10.2012年底前,构建起集多项功能于一体的“网上办事大厅”平台,将能在网上申办的事项全部实行网上办理。

牵头单位:区党政办公室

11.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提升新农保、新农合全覆盖水平。建立与农民可支配收入挂钩的保障资金投入增长机制,加快完善全面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困难家庭灾祸大病、贫困残疾人、诉讼案件困难当事人等救助制度,深入开展爱心捐助、结对帮扶、送温暖等主题活动,不断提高帮扶救助水平。2012年,实现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落实好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独生子女家庭缴费补助措施。“十二五”末,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

牵头单位:区经济社会发展处

12.结合新农村建设和生态保护建设的要求,因地制宜,建设宜居社区,配套水、电、暖及社区服务设施,从根本上改善人民群众居住条件,鼓励保护区农民集中居住,逐步淘汰分散的自然村落,腾出的山地用于恢复植被,改善生态。

牵头单位:区规划建设处、经济社会发展处

13.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建立疾病预防控制联防联控机制,积极开展传染病、慢性病、职业病、地方病和精神疾病防治,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健全覆盖城乡、人人享有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和计划生育服务能力。按照有关规定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计生技术服务机构建设。

牵头单位:区经济社会发展处

(三)社会矛盾预防化解体系

14.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严守征地拆迁“三条红线”(征地手续不齐全、不完备的项目,不能开工;没有与农民就征地补偿民主协商、达成协议的项目,不能开工;征地补偿款没有兑现到农民手里、各种补偿不到位的项目,不能开工),严把环境保护关,从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预防矛盾纠纷发生。

牵头单位:区经济社会发展处

15.在区、镇(街)两级建立健全规范化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对所有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要决策、重大项目和敏感事项进行评估论证,做到有明显稳定风险的政策不出台、利益关系严重失衡的项目不立项、劳民伤财的活动不开展。

牵头单位:区经济社会发展处

16.建立健全群众来信绿色邮政、网上等制度,建立群众工作村情档案、居情档案和包村干部民情日记“三情”制度,推广“村民说事室”和“社区和谐共建理事会”两种基层沟通民意模式,掌握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纠纷,促进和谐稳定。

牵头单位:区经济社会发展处

17.建立健全区、镇街、村居(企业)三级矛盾排查制度,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分类汇总成册,建立健全台帐,实行动态管理,集中力量化解,努力把矛盾纠纷消除在基层和萌芽状态。2012年,社会矛盾调处成功率达到95%;“十二五”末,调处成功率达到97%以上。

牵头单位:区经济社会发展处

18.建立健全对涉军、涉企、涉教等方面突出问题以及重大节庆、重要活动期间敏感问题的定期排查制度,对排查出的问题全力以赴进行化解,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牵头单位:区经济社会发展处

19.待我区机构设置完备后,在全区推行以“五办、四室、三员、一庭”为主体的“5431”联动调处模式(“5”是指“五办”,在区法院、检察院、公安分局、司法局、法制办分别设立协调指导办公室;“4”是指“四室”,在区法院和人民法庭设立人民调解室,在基层派出所设立警民联调室,在相关行政部门设立行政调解室,在检察机关设立平和司法室;“3”是指“三员”,建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络员队伍;“1”是指“一庭”,即在人民法院设立速裁庭),构建资源整合、流程规范、无缝衔接、高效联动的“三调联动”大调解格局。

牵头单位:区经济社会发展处

20.在劳资领域建立健全专业性调解组织。2012年内,力争在区群众工作中心探索建立劳动争议纠纷调解中心。

牵头单位:区经济社会发展处

21.大力推进行业调解,加大行业内纠纷的调解力度。深入探索仲裁调解,充分发挥好民商事仲裁、劳动人事仲裁等作用,切实把矛盾化解在初始阶段。

牵头单位:区经济社会发展处

(四)特殊人群服务管理体系

22.区级成立特殊人群服务管理领导小组。2012年内出台特殊人群服务管理意见。镇街、村居、企业要建立动态排查制度,对特殊人群情况定期排查、登记建档、动态掌控,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牵头单位:区经济社会发展处

23.深度推行“支线式划分、1+X管理”模式,将特殊人群划分为流动人口中的高危分子、刑释解教人员和社区服刑人员、社会闲散青少年和问题学生、吸毒人员和艾滋病患者、各类组织及有害气功组织参与人员、所谓“维权人士”及无理反复人员、肇事精神病患者及有报复社会倾向人员七大类,严格落实牵头部门和参与部门责任。按危险等级、现实表现等对特殊人群实施“红、黄、绿”颜色管理法,切实消除服务管理真空和盲点,适时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其中:流动人口中的高危分子、吸毒人员、有报复社会倾向人员、肇事精神病患者由区公安机关牵头;“”等组织及各类有害气功组织参与人员、所谓“维权人士”及无理反复人员、刑释解教和社区服刑人员、社会闲散青少年、问题学生由区经济社会发展处牵头。

牵头单位:区经济社会发展处

24.按照“公平对待、服务至上、合理引导、完善管理”的原则和“以房管人、以证管人、以业控人”的工作思路,适时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意见》,着力构建“政府领导、部门参与、保障有力、综合治理”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格局。探索在全区范围内推行居住证制度,取代暂住证制度。

牵头单位:区经济社会发展处

25.在镇街、社区组建志愿者社工队伍,加强对社会闲散青少年服务管理。

牵头单位:区经济社会发展处

26.建立心理矫治平台,在社区设立心理咨询室,配备专(兼)职心理矫治师,对存有心理危机或患有心理疾病的对象进行危机干预和心理预防。

牵头单位:区经济社会发展处

27.通过建立刑释解教人员回归安置基地,帮助他们解决就业、生活等实际困难,实现刑释解教人员“回归有人接、就业有人扶、创业有人帮、困难有人助”的目标。全面推行社区矫正工作,对社区服刑人员落实好“教育矫正、监督管理、帮困扶助”三项任务。刑释解教人员重新犯罪率控制在3%以内,社区矫正对象重新犯罪率控制在1%以内,安置就业率达80%,衔接管控率达100%。

牵头单位:区经济社会发展处

28.依托社区设立专门戒毒场所,为吸毒人员提供社区矫治、技能培训等工作,帮助其早日康复,顺利回归社会。

牵头单位:区经济社会发展处

(五)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29.适时建立“一制一圈七网”治安防控新模式。“一制”,搭建情报研判与警务指挥一体化平台,综合引入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定位系统、公安图像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建立以110指挥中心为龙头,各相关警种和治安辅助力量共同参与,网格化巡逻、扁平化指挥、高效灵敏、反应快速的防控工作机制。“一圈”,加强与周边县市区的区域警务合作。“七网”,全面建成街面巡控、社区防控、单位内部自控、视频监控、卡点堵控、区域警务协控、虚拟社会管控七张网,实现对社会治安的全方位覆盖。

牵头单位:区公安机关

30.按照“科学布局、统筹规划,统一标准、资源共享”原则,强力推进城乡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实现监控资源互联互通、高度共享。“十二五”期间,全区主要街道路面、要害部位、复杂场所技防覆盖率达到100%,技防镇街创建达标率100%,新建居民小区监控系统安装率100%,旧小区安防改造100%,基本形成覆盖城乡、全时监控、全面设防的现代安防体系。

牵头单位:区公安机关

31.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有效打击涉黑涉恶犯罪、暴力恐怖犯罪、“两抢一盗”犯罪和其他各类犯罪。严重暴力犯罪、多发性犯罪及黄赌毒、封建迷信、活动等得到有效遏制,不发生重大恶性刑事案件,刑事发案率控制在总人口万分之二十二以内;不发生重大恶性安全事故;群众安全感进一步增强,对社会治安和公共安全满意率达到96%以上。

牵头单位:区公安机关

32.扎实开展社会治安重点区域大排查、大整治,健全滚动排查、动态分析、挂牌督办、集中整治机制,确保治安重点区域和突出治安问题及时发现、有效整治。

牵头单位:区经济社会发展处

33.按照“公正管理、依法管理、主动管理”的原则,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积极作用,遏制网络消极影响。积极构建虚拟社会防控机制,建立网络警察队伍,强化互联网信息内容主管部门、互联网行业主管部门和网络犯罪打击主管部门协同配合,完善虚拟人口、虚拟社区、网上重点人员信息库,形成网上动态管理和快速反应机制。加强对互联网运营、服务单位以及手机、微博客、社交网站等新兴媒体的安全监管,及时发现、封堵、删除网络有害信息。2012年底前,建立起网上舆情监测研判机构和网络舆论引导队伍,逐步提高对司法个案、突发事件的网上舆论引导掌控能力。

牵头单位:区公安机关

(六)新型城市管理体系

34.按规划进度理顺城镇管理体制,探索建立数字化城市管理机制,实现网格化、精细化、高效化管理。大力推进行政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创新,健全城市管理综合协调和综合执法机制,规范执法行为,提高城管执法公信力,努力营造整洁有序的城市生活环境。

牵头单位:区规划建设处

35.加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建设,落实安全责任制,严格安全生产执法、治理和宣传教育行动,全面加强法制体制机制、保障能力和监管监察队伍建设,全面推进安全标准化建设,积极实施“科技兴安”战略,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和事故预防与应对能力,切实改善作业场所环境条件,促进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

牵头单位:区经济社会发展处

36.加强对爆炸物品、枪支弹药、剧毒物品以及废旧物品回收交易市场和公共娱乐场所的治安管理。严格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和消防管理。

牵头单位:区公安机关

37.强化食品准入和源头管理,建立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牵头单位:区经济社会发展处

38.加大应急资源整合和共享力度,统筹社会系统信息资源,充分利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建设集综合管理、指挥调度、应急处置等为一体的应急指挥信息系统。

牵头单位:区党政办公室、公安机关

39.建立以流动人口为重点的特殊人群信息管理平台,将信息采集前端延伸到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派出所及警务室、社区居委会等基层单位。

牵头单位:区公安机关

40.逐步建立“功能完善、体系健全、安全可靠”的全区政法信息网络平台,实现政法机关业务网络横向互联,政法信息资源全面共享和网上协同办公。

牵头单位:区经济社会发展处

(七)基层基础建设体系

41.进一步加强各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建设,特别是要加强镇、村两级综治办规范化建设,实现力量配置、队伍培训、经费保障、工作标准、评价考核“五统一”。

牵头单位:区经济社会发展处

42.加强公安派出所、社区警务室、镇街司法所、人民法庭等基层政法单位建设,抓好政法综治队伍教育培训工作,夯实社会管理的第一道防线。

牵头单位:区经济社会发展处

43.加强区、镇街综治维稳机构建设,把相关职能进行整合理顺,放大外延、拓展内涵,对社会矛盾和群众诉求实行“一个口受理、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一体化解决”,真正形成大调解、大、大综治、大稳定工作格局。

牵头单位:区经济社会发展处

44.建立新社会组织评价监管制度和负责人培训制度,切实加强对新社会组织的登记管理。在新社会组织中健全党团组织、工会组织、综治组织,并引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络和机制。深化非法组织专项调查整治工作,对可能出现的不稳定因素做到发现得早、控制得住、处置得好。在新经济组织中健全党团组织和综治组织,大力开展“平安和谐企业”创建活动,根据新经济组织的特点拓展社会服务、矛盾化解、和谐创建等功能,不断提高新经济组织的社会服务、权益保障、和谐建设的工作水平。

牵头单位:区经济社会发展处

45.深入开展平安企业、平安学校、平安医院、平安市场、平安家庭等基层系列平安创建活动,实现基层平安创建全覆盖。2012年,基层平安创建达标率达80%以上,部门行业平安创建总体达标率达80%以上。

牵头单位:区经济社会发展处

46.完善推广村(居)民会议、村(居)民代表会议、评议会、听证会、协调会等形式,通过民主协商解决内部事务。健全完善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居委会为主体、社区群团组织为配套的社区组织体系,并以此为依托,大力吸纳党员、公务员、大学生参与社区管理服务,推进行业组织、自治组织、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加强对互、公益性、娱乐性社区组织的指导和服务,有效发挥他们在满足群众需求、活跃社区文化生活、疏导群众情绪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将社区服务平台建设纳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不断搭建服务平台、完善服务体系、配齐服务设施,不断满足社区居民劳动就业、社会救助、医疗卫生等日常基本公共服务需求。建立覆盖全区的社区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将家政服务、医疗服务、法律援助等内容纳入其中,形成信息和物流的互动。

牵头单位:区经济社会发展处

(八)社会力量联动体系

47.把理想信念教育摆在政法队伍建设的首位,不断深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深入开展“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争民为民模范”、“发扬革命传统,争做党和人民忠诚卫士”等教育实践活动,着力提升干警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深化岗位练兵机制,全面启动新一轮“业务大培训、岗位大练兵、技能大比武、素质大考核”活动,不断提高政法队伍整体素质和公正廉洁执法能力。大力推行全面执法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加大执法公开和执法监督,建立健全执法巡视制度和案件评查制度,确保政法干警公正廉洁执法。

牵头单位:区经济社会发展处

48.探索建立社会管理的群众参与评价和监督机制。按照社会化、市场化、职业化、规范化要求,加强群众自治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平安志愿者、“五老”帮教团等群体的作用,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成员自觉履行社会责任。

牵头单位:区经济社会发展处

49.充分发挥中介组织、行业协会和民间公益性组织在提供服务、规范行为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将可以由社会组织承担的管理和服务职能,逐步从政府转移出来,使之成为参与社会管理、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力量。

牵头单位:区经济社会发展处

50.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教育广大干部群众,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不畏艰难、团结奋斗、艰苦创业、真抓实干、无私奉献”的精神,建设和谐文化,筑牢社会管理创新的思想基础。

牵头单位:区党政办公室

(九)责任推进落实体系

51.加大人、财、物投入,把社会管理工作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建立多渠道、多形式投入机制和稳定增长机制,确保有人干事、有钱办事、有权管事。

牵头单位:区党政办公室

52.坚持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统筹协调发展,把社会管理项目纳入“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体系,纳入本地本部门本单位工作总体范畴。

牵头单位:区经济社会发展处

53.对社会管理创新重点工作实行项目化管理,以抓项目建设的方法抓社会管理,确定一批社会管理创新项目,由区工委、管委领导任项目牵头领导,有关部门为项目成员,落实责任,明确时限,强化督导,确保各项目标任务保质保量、按时完成。

牵头单位:区党政办公室、经济社会发展处

54.研究制定社会管理创新考核办法,分解工作任务,细化考核标准和计分方法,组织实施考核工作,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牵头单位:区经济社会发展处

二、实施步骤

为深入推进全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区工委、管委确定2012年为“社会管理创新突破年”,拟分三个阶段推进:

第一阶段:动员部署(2012年1—4月)。建立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组织领导体系,下发实施方案,适时开展宣传活动。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2012年5—11月)。各牵头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出台工作推进方案,细化工作任务,明确责任分工。选择部分基础好、条件具备的试点单位,抓住重点,以点带面,整体推进。

第三阶段:检查汇总(2012年11月—2012年2月)。对社会管理创新重点突破情况进行评估,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梳理汇总,认真总结经验。结合年终考核,对各级各部门开展工作情况进行考核检查。对2012年度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2012年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作出具体部署。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统一思想认识,把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纳入全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党委领导、领导小组牵头、职能部门负责、有关部门配合的工作机制,精心组织实施,狠抓工作落实。

(二)打造整体合力。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上下联动、紧密配合,齐抓共管、高效运转。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领导小组要发挥统揽主导作用,定期召开会议对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进行专题研究,解决好工作推进中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切实做到定基调、管方向、抓大事。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发挥牵头抓总的作用,履行好综合协调、业务指导、督导检查、考核奖惩等职能。各牵头部门要主动承担责任、积极抓好落实、全力破解难题,切实加强对任务推进各个环节的统筹协调。

(三)注重典型培育。要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多做艰苦细致的工作,注重树立推广典型。尤其要抓住那些有效解决体制性、机制性问题的成功经验,多渠道地做好学习推广工作,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

(四)健全保障机制。要健全项目推进和试点责任制、督导检查机制、考核奖惩机制,把开展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责任分解到有关领导、部门和个人,确保各项工作措施有效落实。要搞好不同阶段检查指导,加大人财物的有效投入,为各项工作顺利推进提供有效保障。

上一篇:工委常态化督办工作意见 下一篇:区委解民忧惠民生实施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