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目标阶梯 登高效之楼

时间:2022-10-18 02:51:28

沿目标阶梯 登高效之楼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8-0068-01

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任何有效的教学都必须从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开始,到预定教学目标的达成结束。我们要聚焦教学目标,抓好“教”和“学”的活动设计,创设民主、开放的学习环境,努力打造高效生态课堂。

【案例描述】

在学校组织的“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中,我执教了青岛版教材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有趣的游戏》。

课的开始从学生喜闻乐见的“指鼻子、指眼睛”游戏引入。

“通过刚才的游戏,你有什么发现?”

“我发现老师说到了左、右。”

“我发现游戏越来越难了,指左眼、右眼分不清楚。”

“指对的同学说一说,你是根据什么来区分左眼和右眼的?”

“我写字的手是右手,右手这边的眼睛就是右眼。”

“同学们看看自己的身体,还有这样一左一右的一对好朋友吗?”

“左腿、右腿;左耳朵、右耳朵;左肺、右肺;左眼、右眼;左胳膊、右胳膊;左眉毛、右眉毛。”学生边找边说,我引导他们或摸一摸,或指一指,或做做动作,加深对“左右”的理解。

接下来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用到的“左右”知识。孩子们更是按耐不住地抢着发言。

“右手拿筷子、左手拿馒头,双手合作能让我们更好地吃饭。”

“团结就是力量”,我不失时机地评价。

“我发现红绿灯中的左转灯、直行灯、右转灯,让车辆能有序行驶。”

“你真是个善于观察的孩子。”

生1受到启发:“我发现马路上有左转箭头、右转箭头和直行箭头,各走各的道。”

生2说:“体育课上齐步走先迈左腿,四面转法中有向左转、向右转。”

生3说:“我们同桌,我的桌子是左边的桌子,吕晨颖的桌子是右边的桌子。”

生4一边看一边说:“咦,我的桌子在同桌的左边,却在小烨的右边。”

“你真是一个善于观察、爱动脑筋的好孩子。请同学们指一指,你的桌子在谁的左边、在谁的右边。”

学生们就在积极发言、认真倾听、相互启发、不断思考中,思维碰撞,畅所欲言。

在接下来的“认识左右的相对性”环节,孩子们的思维更是活跃。

“请同学们面对面坐好,举起你的右手。”(此时教室里响起了争吵声。 生1:“你错了。”生2不解地问:“这不就是右吗?我平时用右手写字,这就是我写字的那只手。你才错了呢?”生1一脸茫然:“我也是写字的右手。”)

学生的困惑和疑问是我预料之中的。为了引起每位同学的思考,我说:“请观察你的同桌右边在哪边?你的右边在哪边?你有什么问题?”善于观察的孩子们马上发现“刚才我们都是举起的右手,我同桌的右手怎么跑左边去了?”

生3说:“因为他们面朝的方向是反的。”

“生3发现当两人面朝的方向相反时,右手不在一边。请同学们面朝老师坐好,再举起右手看看,右手在一边了吗?”

很多学生不由自主地一会面朝老师,一会同桌面对面举着右手,观察着、体会着……

“面朝的方向变一变,左右也跟着变。”从学生的反复体验中自然得出。在孩子们的困惑、质疑、观察、体验、思考中,教学难点慢慢消融。

在接下来的几个环节中,学生“越战越勇”,争先表现自己。

“除了左右两个方位,你还知道哪些方位朋友?”

生1说:“我知道东、西、南、北。”

生2不甘示弱:“我还知道东南、西南、东北、西北。”

其他学生很快也说出了如“上下、前后、里外、左上角、右上角”等表示方位的词。

“我们认识了这么多方位朋友,你能用它们介绍一下你周围的同学吗?看看你的四周是哪个同学,说的时候要用上这些方位朋友。”在孩子们的介绍中,我让五位同学变化说法说说“你的左面是谁?右边是谁?你在谁的左边,在谁的右边?”强化了对左右的理解和掌握。

课中的拍手操、头部操,当同桌两人头碰头时,那种会心、尴尬的一笑,使学生在错误中进一步领会了左右。

摆文具、在九宫格中写数字的课堂练习,孩子们进一步理解、掌握、内化了方位的知识。

下课了,学生们离开教室,我又设计了按指令往外走的活动(请最左边的一列先走出教室,请最右边的一列再走,请最前面的一行走,请最后面的同学走)。多数孩子的突出表现和个别学生没分清左右而茫然不知所措的样子,让听课教师捧腹大笑。

【课后反思】

没有目标的课堂,就像一盘散沙。在教学中,要始终用目标调控课堂,把教学目标分解到每个教学环节中,让思维训练贯穿始终,有效达成教学目标,使课堂教学既生态又高效。本节课设计的每个教学环节都紧扣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活动为主线,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民主、开放的学习环境,引领学生进行有序数学思考。

一、活动进课堂,课堂添活力

教师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针对一年级孩子的特点,设计了一个个的游戏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孩子们喜欢游戏,但游戏只是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要让学生在快乐的玩游戏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并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和解决问题,深化数学思想和方法,积累活动经验。

在“指鼻子、找身体上的左右、说生活中的左右、认识左右相对性、用方位朋友介绍自己周围的同学、课中操、摆文具、在九宫格中写数字、出教室”等环节中,都是以活动为主线,游戏活动贯穿课的始终。学生学得主动,学得快乐,学得自然,学得深入,整节课洋溢着愉快的学习气氛。

二、巧妙设陷阱,悄然破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体会“左右”的相对性。在教学中,教师设计了一个小活动:同桌面对面,举起右手。学生的对话(生1:“你错了。”生2不解地问:“这不就是右吗?我平时用右手写字,这就是我写字的那只手。你才错了呢?”生1一脸茫然:“我也是写字的右手。”)把课堂推向高潮,也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学生有了思维的冲突,才会去深入地思考、探究,最后恍然大悟。在学生的困惑、质疑、观察、探究中,“面朝的方向不同,所以右手不在一边”的结论脱口而出;在学生自发地、反复地体验、感悟中,“ 面朝的方向变一变,左右也跟着变”的教学难点悄然突破。

三、创开放环境,促课堂高效

初入一年级不久的小学生,活泼好动是他们的天性。根据学生的这一年龄特点,教师聚焦教学目标,关注教学细节,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民主、开放、自主的学习环境,学生们敢想、敢说、敢质疑、敢争论,积极主动地去思考,不时迸发智慧的火花。在一个个细节的悄然落实中,教学目标有效达成。

上一篇:运用电教媒体 培养学生审美感 下一篇:有巧问才有巧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