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时间:2022-10-18 02:47:50

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目的:对消化内科收治的病人进行优质护理,进而评价这种针对性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为提升消化内科的护理质量给出建议。方法 选取64例我院2012年5月-2014年6月期间消化内科收治,临床确诊为各种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简单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实验组(32例)。对照组开展基础常规护理,护理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及满意度情况。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针对性优质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的预后及满意度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较为显著。结论 消化内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整体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及服务质量有明显提升,患者的预后及满意度反响不错,临床护理效果较佳。

【关键词】优质护理;消化内科;应用效果

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加上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很多人患上了消化系统的疾病,轻则影响日常正常进食,重则需要住院治。消化病常指肠胃方面的疾病,食管方面的疾病也较常见,由于消化内科常见疾病的种类较多,治疗起来十分复杂,要求医生操作精细,对临床护理也提出了高要求。消化内科的常规护理普遍存在针对性不强的问题,这就要求消化内科加强管理,提供更为优质的针对性护理服务,及时控制患者的病情,提高他们的预后质量。我院对参与研究治疗的实验组患者进行了优质护理服务干预,取得不错的护理效果,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所有64例病例均来自于我院2012年5月-2014年6月期间消化内科收治,临床确诊为各种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包括消化道出血、食管痉挛、食管良性肿瘤、功能性消化不良及胃内异物等疾病。对照组男性17例,女性15例,年龄范围为22-69岁,平均48.2±9.7岁;实验组男性16例,女性16例,年龄范围为25-70岁,平均49.1±8.9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如年龄、性别及患病程度等差异较小,结果可信度较高。

1.2方法

消化内科的常规护理包括基础治疗和基础护理,如病情评估、消化道止血,抑制胃酸分泌等,两组均在入院后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性优质护理服务,具体方法如下。

1.2.1饮食护理

消化内科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消化功能障碍,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要弱于正常人,故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饮食计划。合理的饮食搭配和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利于患者的治疗与营养供给,食物的摄入应以清淡营养为主,避免高盐、高脂及高糖等食物的食用,但也要确保蛋白质、维生素和能量的足够供应。饮食遵循“定时定量,均衡摄入”的原则,避免暴饮暴食、抽烟酗酒等不良饮食习惯。对于胃溃疡或部分胃部切除的患者,术后以进食流质食物为主,避免粘度较大或硬度较大等不易消化食物的供给。

1.2.2心理护理

消化内科患者住院后常常产生焦虑、不安等不良心理情绪,这不利于住院期间的临床治疗及后期身体康复。护理人员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理状态,耐心听取他们的心理问题及心理诉求,对于合理的要求应及时给予解决,通过介绍以往成功的治疗案例及治疗流程来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让他们以较好的心理状态来面对治疗与康复。一些患者的病情不算特别严重,但仍需留院观察一段时间,这期间内患者的厌烦及反感情绪会比较强烈,护理人员应帮助他们开展力所能及的文体活动,多在室外走动,呼吸新鲜空气,平复心情的同时促进身体康复。

1.2.3健康护理

护理人员可以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饮食健康及康复护理方面知识的讲解,帮助他们了解科学的饮食习惯及饮食搭配,注重日常生活中对消化系统的呵护。通过在病房或走廊的宣传窗内张贴饮食健康的宣传海报,简单明了的传播消化系统的护理知识,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的预后质量,对他们出院后的自主护理也很有帮助。

1.3统计学分析

对照组和实验组所有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均由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采用t参数对比两组差异,差异显著性水平设置为P

2.结果

两组患者的预后及满意度情况具体分布见表1,实验组患者的预后显效率及满意率分别为81.3%和84.4%,远远高于对照组的56.3%和65.6%,统计学差异较为显著。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要求有较大提升,对住院期间的护理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部门开展临床优质护理服务,是医院护理工作以后的发展方向,更能满足人民群众的住院护理要求。我院消化内科针对当前这种护理形势,提出了优质护理服务的理念,并制定了相应的护理培训。首先,要加强对护理工作的管理,将所有消化内科的护理人员按照职能的不同进行分工,将各项具体护理工作进行细化,及时做好日常护理的记录并进行汇总,由督查小组定期量化考核,严格执行奖罚激励制度,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其次,注重培养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明确以患者为核心的护理服务理念,一切护理工作的开展都是为了患者更好的治疗及康复质量。同时,要加强沟通技巧及语言能力方面的培训,通过定期培训和讲座来提高护理人员的临床沟通技巧,给患者更为舒适、温暖的护理氛围,也可以大大降低医患之间的矛盾。

在本次研究中,消化科的护理人员主要是从心理健康护理,饮食合理搭配,身体康复护理及健康知识宣讲等几个方面对患者开展具体的优质护理工作,并取得了不错的护理效果。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工作态度有了明显的转变,护理过程中更为注重人文关怀,避免机械式的流程化护理,让患者感受到了重视和需要。护理人员之间的合作精神被明显激发出来,更为注重相互之间的协同和帮助,大大提高了护理效率。因此,患者的预后质量及满意度情况都达到了预期效果,临川护理效果很好。

【参考文献】

[1]文桂芳.浅谈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的实践[J].中国医药指南,2013,(30):264-265.

[2]张丽红.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4,(7):1023-1024.

[3]李碧艳.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优质护理应用研究[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11):355.

[4]刘扬.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1):31.

上一篇:分析集束化护理对颅脑损伤躁动病人的应用效果 下一篇:个性化护理在耳鼻喉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