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苷蛋氨酸治疗药物性肝损害疗效观察

时间:2022-10-18 01:12:37

腺苷蛋氨酸治疗药物性肝损害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 观察腺苷蛋氨酸治疗药物性肝损害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60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用甘草酸二铵、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腺苷蛋氨酸1000~1500 mg入生理盐水60 ml静脉注射,1次/d,疗程14~28 d,观察症状及肝功能。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腺苷蛋氨酸治疗药物性肝损害致肝内胆汁淤积能有效改善症状,降低转氨酶,促进胆红素消退。

【关键词】 药物性肝损害;胆汁淤积;腺苷蛋氨酸;治疗

近年来,随着临床用药品种的不断增加,药物性肝损害发生率也相应增加[1]。在临床中,应用腺苷蛋氨酸治疗药物性肝损害所致肝内胆汁淤积,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0例患者均在我院2006年6月至2009年10月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平均50.3岁。对照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平均50.1岁。诊断符合以下条件:①有药物接触史1周~3个月左右;②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肝损害或肝功能异常;③停用可疑药物后肝功能有所改善[2]。基础病依次为:结核病16例;甲亢14例;银屑病8例;风湿病12例;骨关节病6例;其他4例。两组年龄、性别、病情及肝功能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综合保肝治疗,应用甘草酸二胺、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组加用腺苷蛋氨酸(思美泰 德国基诺药厂)1000~1500 mg加入生理盐水60 ml静脉注射,1次/d,疗程14~28 d。

1.3 观察项目 治疗前及疗程结束观察症状及肝功能(T-BIL、ALT、ALP、GGT)情况。

1.4 疗效评价 症状消失,肝功能正常为显效;症状消失,肝功能改善为有效;症状及肝功无改善为无效。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疗效评价见表1。

2.2 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且用药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药物性肝损害是指在治疗过程中,应用治疗剂量的药物时肝脏受药物及其代谢产物毒性损害或发生过敏反应所引起的疾病。药物性肝损害分为肝细胞损伤型、胆汁淤积型、肝细胞损伤/胆汁淤积混合型三种。肝细胞损伤型临床上可从无症状至不适、腹痛、黄疸甚至肝衰竭。胆汁淤积型可为小胆管胆汁淤积或胆小管损伤。患者可出现急性腹痛和发热,类似急性胆道梗阻的表现,也可出现慢性黄疸和搔痒。混合型患者同时有急性肝炎和胆汁淤积的表现[3]。肝内胆汁淤积,胆管损伤,是肝细胞分泌胆汁功能受到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破坏,不能将胆汁排出细胞(小叶内淤胆),或由于胆小管内胆汁流速减慢以及免疫反应引起小叶间胆管进行性破坏和减少,胆汁在小叶间聚集(小叶间淤胆)的结果。S-腺苷蛋氨酸(思美泰)主要作为甲基供体和生理性硫基化合物的前体,参与各种酶促转甲基和转巯基过程,是必需氨基酸如半胱氨酸以及牛黄酸、谷胱甘肽的前体。通过巯基反应促使胆汁酸经硫酸化的途径转化,改善胆汁酸代谢系统的解毒功能,还可以防止或减轻毒物和胆汁酸的氧自由基对肝细胞的损害[4]。腺苷蛋氨酸治疗肝内胆汁淤积能有效改善症状,降低转氨酶,促进胆红素消退。

参 考 文 献

[1] 张涛,贾继东.107例药物性肝损害的病因和临床特点.肝脏,2005,10: 174-176.

[2] 张海云.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病机制.临床肝胆杂志,2008,12:466-468.

[3] 于乐成,陈成伟.药物性肝损伤.肝脏,2008,13:238-243.

[4] 高旭东,樊艳华.中草药所致肝损害.中华肝脏病杂志,2009,17:478-480.

上一篇:咪达唑仑用椎管内麻醉的临床观察 下一篇:葡萄胎后绒癌Ⅲ期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