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时间:2022-10-18 12:59:35

如何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摘 要 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轻理论。学生只是想上机操作、玩游戏、上网聊天,根本不想学习理论知识。要知道信息技术教育包括理论与实践两个领域。只有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才能真正达到信息技术教育的最终目的――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使他们具备终生学习的意识和利用信息技术处理生活、学习问题的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种种不尽人意的主客观原因造成在教学过程中只重实践操作技术的教学,而不重视理论基础的传授。

关键词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基础知识

我们要培养的是创新型人才,而不是计算机的操作者!所谓基础知识是指某门学科有一定的恒定性,不易淘汰的、该学科的其它有关知识皆发端和源于它的那些知识。综上所述,加强理论基础能切实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一、试析信息技术教育出现“轻理论”现象的主要原因

1.缺乏考核机制,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由于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非中考课程,在中学普遍缺乏足够的重视。一些学校虽然开设了信息技术课,但缺乏行之有效的考核标准和健全的考核制度,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学起来次要”,即使有考核多数也是提前告知学生试题,甚至是做出答案给学生抄抄即可,然后教师自定标准给学生个成绩,但与中考无关。客观上对学生学习该门课程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认为信息技术就是上机玩玩,不用学什么理论,反正中考没有。

2.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认识不足

人类社会已步入信息时代,在广大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是教育部根据我国的现实国情做出的重大决策。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是教育本身发展的需要,是与国际教育接轨的必要条件。随着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广大学生对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在不断提高。不少学生、家长也认识到信息技术在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必不可缺,但大部分学生还存在着重应用而轻理论、轻语言的现象。学生普遍认为我只要能打打字、上上网就行了,而忽略了信息技术学科的系统性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常是学得“不太知其然,更不知其所以然”。

3.师资队伍素质有待提高,教学任务重,缺乏激励机制

目前,农村中小学由于受人员编制和教育经费等方面制约,许多学校几乎没有配备信息技术专业教师,改行和兼职的比较多,只有很小一部分是正规本、专科院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教龄稍长一些的信息技术教师在最近几年走过了从“电教教师”到“计算机教师”再到“信息技术教师”的路,这样的师资状况,没有掌握系统的信息技术教育理论,难以胜任信息技术教育工作,在教育教学中很难认识到理论教学的重要性,进而在教育教学乃至对学生考核中表现出对理论知识的轻视,进而形成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的恶性循环。

二、解决信息技术教育中“轻理论”现象的对策

1.引入竞争机制,完善考核制度

信息技术教育应当作为基础学科列入到中考内容中。即使是目前信息技术课程也应当列入学校的正式考试科目,实行“等级制”,即:将信息技术课程的等级合格作为学生参加中考的“通行证”,并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考核标准和较为健全的考核制度,以“考”促“学”,以“考”带“学”,还可以定期举办一些计算机制作比赛,为学生们的学习搭建舞台,营造环境,对学生中优秀作品应及时反馈、讲评、展示,使学生学有方向,赶有目标,形成一种你追我赶、互相竞争的学习气氛。合理的考试评价将是改变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不重视理论基础的最重要的举措。

2.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学生认识

让学生从思想上深刻认识理论基础的重要性是信息技术教育中应该亟待解决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是个循序渐进、漫长的过程。而不是短期可以完成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随时渗透、潜移默化。此项工作不能仅靠教师,它可以通过多途径、多主体、多层面的思想教育共同实现,它需要通过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完成。在学校,以信息技术课为主阵地,开展信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信息理论基础的重要性等各种专题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明确理论基础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重要性。还要通过关于此方面内容的演讲活动、主题班会等形式引导,保证学生彻底改变以往错误观念,真正做到在信息技术学习中改掉“轻理论”的错误观念,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

3.学校提高对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

(1)纠正课程设置偏差。随着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中小学的信息技术课也随之增多,由原来的一周一节至现在的一周两节,由于该课不为中考课程,不被领导重视,各校在执行课时计划的时候存在随意性,有的学校随意减少规定的课时数,尤其是农村学校更为严重。致使课时不够,课程完成不了,上机实践多,理论讲解少。针对此现状,学校应严格按照有关部门的规定课时进行教学,严抓信息技术课程的常规教学管理,对教师的备课、教学等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督促。

(2)采取优惠政策吸引人才,改善信息技术教育人才欠缺现状。面对农村信息技术专业教师奇缺的现象,学校应采取优惠的政策吸引高校信息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和外部信息技术人才到农村中小学从事信息技术教育工作,制定具有吸引力的优惠政策、打破教师待遇一刀切的现状。改善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人才欠缺现状。

学校要制定出有效的奖惩制度,使全校师生提高对信息技术教育的认识。将信息技术纳入师生评估条件之一,把高学历、高水平的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吸引到教学工作的第一线,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带动全校师生共同关注并投身信息技术的学习,从而使信息技术教师认识到自己教学工作的重要性,激发其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

上一篇:高中生物新教材教学反思 下一篇:音乐欣赏在教学中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