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布上的旅行

时间:2022-10-18 12:22:27

画布上的旅行

摘要:何工的绘画与其个人的内在品质有紧密的联系,何工自称是一个“放逐者”,在绘画语言上具有厚重、激情、悲壮、孤独的形式特点。人在旅途是何工的常态,在路上是他的人生轨迹。其绘画总是在寻求一种不确定性,如同在画布上的旅行

关键词:知识分子;人文关怀;旅行;放逐

引言

何工1955年出生于中国重庆,1978年考入西南师范大学美术系,1985年获得四川美术学院硕士学位,现为四川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在硕士研究生期间的作品《往事依稀》、《巴赫的寓言》等作品表现出对历史文化的反思,对人的存在的关注。1986年后,他赴美国和加拿大学习,并在多所大学作访问艺术家和客座教授,其间广泛参加国际学术研讨和创作活动。在研究西方后现代艺术思潮的过程中,进行绘画、装置和观念艺术实践,有装置作品《梦见方舟》、《这不是五月花号》、《后杨子豚方案》,油画《欧洲车站》系列、《通往布鲁克林的地下铁》等作品,表现了跨文化的感受与思考。

何工较早的留学经历让他亲历了80年代的世界艺术变迁,其语言方式与国内艺术家有诸多不同。国内艺术家的语言变迁,与中国社会同世界逐渐接轨产生明显的时代变化。而何工作为一个西方绘画语言变迁的亲历者,其绘画语言没有接轨这个概念,所以他的语言方式是自发的变化。与其说表现主义语言方式贯穿了何工的整个绘画历程,不如说表现主义精神贯穿了何工的整个艺术历程。

何工的旅行经历是其艺术灵感的来源,也是其近30年来生活的一种方式,他将这种旅行称为“放逐”,但放逐只是其旅行的一部分,并不能概括他的全部艺术状态。

一、旅行是与大地的观念界定

何工是一个喜欢在路上的人,喜欢开车出行,跨越美国的驾车旅行很多次,有时是独自的穿越,有时是陪朋友和学生。到美国的朋友大多选择何工提供的跨美国驾车旅行。在国内,他同样喜欢长途的驾车,进藏多次,要么独自驾车,要么带着他的研究生穿越山水之间。他与大地的亲密接触是其艺术创作灵感来源,不仅如此,其绘画厚重的质感也来源于大地。何工近年的绘画喜欢做厚重的肌理,喜欢用烟窗灰调胶厚厚的铺陈在画布上,有些画的肌理厚到5厘米,画布都不堪其重为止,然后在这个底子上泼洒,绘制。龟裂的肌理本身就是大地的象征,其后的绘制就是在“大地”上的游走。其实不论这个“大地”上画的是什么,形象本身就是他自身的投射,将自己紧紧的覆盖在“大地”之上。在《迷路的人》系列中,孤独的旅行者急步穿行在干枯龟裂的大地上,焦化的大地布满斑驳的红色岩浆,背景是灰色、无尽的迷雾。大地是迷途人最后的依靠,大地也是迷障的制造者,何工将自身投射在这个迷路人身上,滚烫的岩浆逼迫赤脚的迷途者疾行,挥汗如雨,与大地血肉相连。他喜欢大地,大地往往是其作品中隐喻的对象。大地是客观的存在,作为生命,亲近大地,但被他者异化的大地是一个令他厌恶的存在。当何工穿行在大地的时候,一旦他发现脚下的大地不再是理想的存在,逃离便成为他的选择。

二、旅行是快慢的变奏

何工的绘画近年以表现主义为主,其绘画往往呈现了其激烈的身体和肢体运动轨迹。但实际上他作画过程中多数时候,是安静作画的艺术家,每张画都经历了局部的细致推敲。何工这代人有古典技法的绘制经历,具有造型的扎实功底。他的绘画也体现了这个经历,即使最后的结果是激烈、运动的,但画面表层下是安静的描绘,细致的处理。如同其经历一样,游走是常态,生活有时也需要适当的驻足。对生活和现状的审视,需要安静阅读,何工是一个喜欢阅读的人,阅读的习惯从青少年时期便已经养成,旅行和阅读,是其生活中动与静的交替。哲学的阅读和思辨,是其生活原则建立的基础之一,其生活和艺术中固执的坚持往往来源于形而上的认知。何工的表现主义绘画并不是一种对表现主义粗浅的理解,固执是冷静思考的结果,他的表现主义绘画其内容来源于形而上冷静的思辨,是一种乌托邦架构下的理想追求,是一种旅途中不同节奏的恰当安排,有快有慢,有静静的铺陈,也有激烈的释放。

三、旅行是人文的关怀

旅行能够让人体会不同的地域风情,不同的生活状态。从1986年开始的跨国求学经历,让何工具备了亲身经历的国际视野,30多年的跨国穿越,让这种视野拥有了深厚的文化积淀。对不同地域和国家,人的生存状态和方式有了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其绘画呈现,不是一种狭隘地域的写照,而是一种国际主义的情怀写照。这种情怀让其绘画语言不断的丰富和拓展,从早期的古典绘画技法揣摩,到后来的装置艺术,表现主义绘画,展现了一个艺术家对存在的多元性体会。并将这种体会不断的融入到语言实验和实践中。一种从画布到生活的穿越,让何工在技术语言上能够不断的获得新的视觉体验,对新的视觉方式的敏感,其本身就是一种对生活经历的反馈,虽然其作品中往往展现的是一种反思和焦虑,但不断的语言更新,赋予作品新颖的视觉感受。在川大任教期间,何工经常邀请国外艺术家在川大,成都高地艺术区驻留,以期通过这种方式拓展研究生的国际视野。何工经常带他的学生,国内的艺术家朋友到美国、欧洲进行展览,访学和旅行,他期待拓展这种人文的交流,他认为对问题的关照不应局限于狭隘的地域。艺术语言的丰富是突破狭隘地域认知的有力方式,何工自身的经历是如此,他也希望他的朋友和学生也能从中受益。

在川大教学,何工总是给他新招的研究生,看关于埃内斯托・切・格瓦拉的电影《摩托车之旅》。1951年,切・格瓦拉在好友药剂师阿尔贝托・格拉纳多的建议下,决定休学一年游走整个南美洲。一辆1939年产的Norton摩托车是他们的交通工具。他们于1951年12月29日出发,定下的路线为:沿着安第斯山脉穿越整个南美洲,经阿根廷、智利、秘鲁、哥伦比亚,到达委内瑞拉。在路途的中间他们的摩托车不幸坏掉了。切・格瓦拉还在秘鲁的一个麻风病人村作了几个月的义工。在这次旅行中,格瓦拉开始真正了解拉丁美洲的苦难与贫穷,他的国际主义思想也在这次旅行中渐渐成型,他开始认为拉丁美洲各个独立的国家其实是一个拥有共同文化和经济利益的整体,倘若革命则需要国际合作。x家8个月后,1952年9月,格瓦拉乘飞机回到了阿根廷,全家人都去机场迎接他,在他此时的一篇日记中写到:“写下这些日记的人,在重新踏上阿根廷的土地时,就已经死去。我,已经不再是我。”日记还有很重要的一句是“在他人的苦难面前我怎么能转过脸去”。何工的人文关怀,可以概括在这句话里。

上一篇:论永州瑶族文化元素在室内软装设计中的运用 下一篇:中国花鸟画的创作特点及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