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甸市玉米螟为害分析及防治措施

时间:2022-10-18 12:12:32

桦甸市玉米螟为害分析及防治措施

摘要:玉米螟是为害玉米的主要害虫,是影响桦甸市玉米产量和收益的主要因素之一。调查玉米螟发生为害情况,分析原因,采取综合防治措施进行防治是实现虫口夺粮、提高玉米产量、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玉米螟;为害分析;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7-0075-2

玉米是桦甸市主要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在10万公顷以上,是桦甸市的主导产业和农村经济的主要来源,而玉米螟是为害桦甸市玉米生产的主要害虫,在桦甸市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2010年和2011年发生较重,对玉米产量影响较大,已成为提高玉米产量的制约因素。因此,调查当地玉米螟为害情况,分析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是防灾减灾、虫口夺粮、玉米丰产的重要举措,更是保障粮食生产安全,使玉米产业获得持续、稳定发展的长远性和战略性措施。

1 对玉米螟为害情况的调查

1.1 调查地点

金沙乡民隆村、全民村、柳树村,横道河子乡杉松村、荒山村,桦郊乡新政村、天河村。

1.2 调查方法和内容

每块地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双行20株,共100株。调查内容包括被害株数,茎部蛀孔,穗上、下折株数,雌穗、雄穗受害情况,活幼虫数等。

1.3 调查结果

2010年、2011年两年调查结果(表1)表明,在调查品种中先玉335受害最重,被害株率达31%-89%,茎蛀孔数达30-282个,平均百杆活幼虫85.4头,最高达177头;原单68受害较先玉335轻,被害株率为26%,茎部蛀孔20个,百秆活幼虫22头;奥育20受害最轻,被害株率为12%,茎部蛀孔12个,百秆活幼虫8头。

2 对玉米螟为害严重原因的分析

2.1 玉米品种单一

随着玉米品种的不断更换,桦甸市2010年、2011年有85%以上的地块种植的品种是先玉335或同一系列品种,该系列品种属于密植型品种,株型高大。而玉米螟成虫喜欢选择在植株高大、叶色嫩绿、生长茂密的植株上产卵。因此,先玉335系列品种大面积种植为玉米螟繁殖提供了最佳寄主,从而加重了玉米螟的为害程度。

2.2 作物布局不合理

寄主作物布局对玉米螟的发生轻重有明显的影响。近几年来,由于大豆和玉米相比,市场价格偏低、收益不高,大豆种植面积大量减少,玉米连作现象普遍,有些地块连作达5年以上。寄主作物丰富,为玉米螟发育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条件。

2.3 天敌数量减少

玉米螟的天敌种类很多,已发现的天敌就有70种以上,其中赤眼蜂、白僵菌已应用于防治。其他如草蛉、瓢虫、寄生蝇、蜘蛛、步行甲、黄金小蜂、苏云金杆菌等,对玉米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近些年来,由于农民大范围使用剧毒、高毒农药,致使玉米螟的天敌数量明显减少,天敌对玉米螟幼虫和蛹的抑制作用效果降低。

2.4 越冬基数大

由于我市地处山区,木材较为丰富,玉米秸秆不是农户烧火取暖的主要能源。加之人少地多,秋收时间延后,秸秆冬前未能及时进行焚烧处理,导致玉米螟越冬基数大;春季多雨雪,种地时间晚,春耕整地匆忙,玉米秸秆焚烧偏晚且不彻底,一部分玉米秸秆堆积在田间地头、林下空地上,致使冬后虫源基数大增。通过春季越冬调查,冬后平均百秆活幼虫达31.36头,存活率较高,是玉米螟大发生的基础。

2.5 防治不主动

玉米螟属典型的钻蛀性害虫,其为害较为隐蔽,一般年份发生较轻,不如玉米空秆、秃尖那样明显直观,引人注意。多数农民没有认真对比防治田与未防治田的产量差异,片面认为防治与否都一样,不积极主动采取防治措施,任其为害,导致玉米螟为害逐年加重。

2.6 气候条件适宜

玉米螟各虫态发育的适宜温度为15℃-30℃,最适宜温度为17℃-22℃,一般年份都能满足要求。在上述温度范围内,湿度成为重要的影响因素,越冬幼虫必须咬食潮湿的秸秆,吸足水分后才能化蛹,成虫羽化后必须饮水才能正常产卵。6月中下旬至7月末的雨量对玉米螟发育影响较大,近两年我市6、7月份降雨较充足,有利于玉米螟的各虫态发育。2011年我市玉米螟化蛹率6月12日为2.2%,羽化率6月20日为5.7%,7月10日的化蛹率已达72.7%,羽化率为63.6%。

3 综合防治措施

防治玉米螟应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措施,在玉米螟的各个虫态,分别采取有效的防治方法,村屯联防,统防统治。

3.1 农业防治

(1)处理秸秆,减少虫源 在春季化蛹前,对主要寄主的秸秆、根茬、穗轴等,采用过腹还田、粉碎还田、焚烧等方法,最大限度地加以处理,把越冬幼虫数量压低到最低程度。

(2)选用抗玉米螟品种 玉米品种间在抗玉米螟方面有差异。一般说来,硬粒型品种较马齿型品种抗螟性强,选择高抗玉米螟品种能有效地防治玉米螟的发生为害。

(3)合理轮作 适当提高大豆市场价格,提高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实现玉米——大豆合理轮作。

3.2 生物防治

3.2.1 释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 我市在2008、2009、2011年已连续三年释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平均防效在70%左右,建议政府继续增加防治投入,减少虫害损失。

3.2.1.1 释放时间 在越冬代玉米螟幼虫化蛹率达20%时,后推10天为第一次放蜂时间,桦甸市在7月10日左右;间隔5天放第二次,共释放两次。

3.2.1.2 释放数量 每亩共释放1.5万头,第一次释放0.7万头,第二次释放0.8万头。

3.2.1.3 释放设置 每亩设置1个释放点。

3.2.2 应用苏云金杆菌(BT)乳剂防治玉米螟 BT乳剂是一种生物农药,不污染环境,对人、畜安全。每亩用BT乳剂150-200克(每克含孢子100亿以上)加细沙粒(20-40目之间为宜)3.5-5.0千克,制成颗粒剂,在玉米心叶末期前施用,每株撒2-3克颗粒剂。

3.2.3 白僵菌防治玉米螟 用每克含活分生孢子50-100亿白僵菌粉1千克,对煤渣颗粒10千克,在心叶中期撒入心叶丛中,每株玉米施入2克带菌颗粒剂。

3.3 物理防治

根据玉米螟成虫的趋光性,一般在5月末开始,设高压汞灯或频振式杀虫灯在产卵前诱杀玉米螟成虫。

3.4 化学防治

3.4.1 颗粒剂防治玉米螟 在心叶末期,施用0.3%辛硫磷颗粒剂或2.5%西维因颗粒剂,每株2-3克,施于喇叭口内。

3.4.2 喷雾防治玉米螟 在心叶末期和抽穗前后,每亩用25%灭幼脲悬浮剂40克或2.5%溴氰菊酯乳油20-40毫升,对水喷雾防治。

参考文献

[1] 赵秀梅.2011年齐齐哈尔市亚洲玉米螟发生为害及其防治对策[J].中国植保导刊,2012,32(4):26-28.

作者简介:韩喜福(1968-),男,大专,就职于桦甸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上一篇:西洋参重茬地重复利用的主要技术措施 下一篇:烤烟新品种试验示范初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