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帖教学管见

时间:2022-10-18 12:08:06

临帖教学管见

临帖是学习书法的不二法门,古往今来的书法大家无不是从前人的法帖中汲取营养,潜心学习,逐渐进入书法殿堂,终至自成一格而名垂青史的。前人临帖,其方法主要是对临和意临两种,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觉得,对临和意临达两种临帖方法对于习书悟性较高,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说是一条便捷、有效的学习途径,而对绝大多数初学者和中学生来说,通过对临,背临,背、临结合,最后意临这么一种循序渐进、循环往复的临帖方法,可以更加有效地提高他们的书写水平。

一、坚持对临 夯实基础

对临就是把法帖放在面前,然后一笔一画对照着临写,追取帖字的效果,即古人所谓的“以目导心,以心运手”。初学者在选择了适合自己的法帖后,起先可以从基本笔画和单个字临起,其间要特别注意临字的起笔、收笔等基本笔画的特征和字的结构特点。然后可以逐渐过渡到临写一组字,一行字或一篇字。在这一阶段,除了须注意字的点画和结构特征外,还应注意字的大小变化和字的章法布局,做到胸揽全局并尽量接近法帖。对临是一个熟悉笔性,协调心、手,掌握点画、结构,知晓章法布局的一个基本阶段和重要过程,也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练习过程。

二、间以背临 增强动机

背临是在对临的基础上,熟记帖字的笔意、用笔和结体,要求不看帖也能写出对临时所写出的效果来。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在对临了一个阶段,在对字的点画、结构较为熟悉后,临习时的注意力就会逐渐消减,新鲜感也会慢慢消退,学习动机没有原先明显,学习效果因此就会大打折扣,这可能就是我们常说的习字过程中的“高原现象”。这时让学生背临法帖,可以很好地提高他们的学习注意力,更好地激发学习动机,增强记忆。教学过程中,笔者常用的方法是要求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把法帖上的范字遮住,只看旁边的释文,然后要求他们凭着对临阶段生成的记忆背临下来。

三、背、临结合 精益求精

背、临结合,就是先背临,而后参照法帖再对临,找出差别,及时改进的练习方法。通过一段时间的背临,学生基本能够较好地掌握字的结构和点画特征,但对于点画和结构上一些细小的变化往往容易忽略,再就是学生背临时往往只注重单个字的背写,对于整行字的大小变化和整页(篇)字的章法布局往往难以顾及,这一阶段实施背、临结合练习,可以让学生及时发现问题,找出规律,加深理解和记忆,并有意注意字的通篇效果和章法布局。教学过程中,可让学生隔行书写,一行用来背临,一行留待对临。背、临结合要一气呵成,即背临完就在对应字的旁边逐字、逐行比较、对临,做到如孙过庭所说“察之尚精,拟之贵似”的程度。每次临习字数不宜过多,几行或是一两页,待及时比较、理解、消化后可逐渐增多直至通篇。

四、尝试意临 渗透意趣

意临就是对于所临写的字帖独临其大意,注重其用笔、结构、章法、布局等,意临是临写的高级阶段。学生通过背、对临这个阶段的练习后,如果觉得背临的作品和法帖已十分接近并具有了一定的笔力,能够脱帖了,老师可尝试让他们意临法帖。在意临时,除了要注重用笔、结构、章法、布局外,可适当地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情感、爱好和审美融入其中,让他们充分享受意临带来的乐趣,并为他们日后的创作打下基础。

上一篇:写字教学示范“八忌” 下一篇:硬笔书法技法讲座(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