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网络背景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时间:2022-10-18 12:05:42

浅析网络背景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摘要:在这个互联网遍及的时代,应该准确把握互联网所带给学生们的利与弊。帮助学生学会分清是非对错,杜绝互联网上消极的负面的影响,积极地利用互联网上一切可以有效利用的东西,将互联网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为广大学生创造精神财富。在网络环境下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就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及其心理健康水平,并促进其全面发展。

关键词:网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1-0055-02

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网络进入了千家万户。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网络更是紧紧地围绕在他们的身边。对于这样一种势不可挡的潮流趋势,只有认真分析,正确对待,才能够很好地把握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虽然在之前已经有高校注意到这个问题,但是对于不断发展变化的网络信息社会而言,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崭新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已经被提上日程,开始对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进行积极健康向上的引导,促使大学生积极地投入大学生活,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从而增加自己的精神力量,塑造自己的人格。还可以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网络发展对大学生的影响

1.增强自身知识力量,却对知识进行碎片化记忆。在网络迅速发展的时代,以前要费很长时间、花很大力气获得的信息,现在可以很快地收集到,因此深受广大大学生的喜爱。然而,就是因为网络知识的多样性,才会使得人们对于知识的处理采取的是碎片式的记忆,脑袋里接收到的知识量多,还来不及细嚼慢咽地消化,新的信息就已经出现,吸引了自己的视线。所以在这样信息化浓厚的时代,大学生喜欢生活在网络的世界中,了解他们所想要了解到的,但是却不会深刻咀嚼的话题。

2.沉浸于网络世界,疏忽和外界沟通。网络是个虚拟的世界,在这里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能够得到放松。现如今出现了一些比如微博、微信、人人网、QQ等聊天交流以及信息传播的平台。这些平台给每个人以平等的机会,可以在上面进行各种各样的吐槽以抒发自己内心的想法,这也不失为一种发泄自己内心情感的良方。尽管在网络上的信息可以得到别人的回复,简单地进行信息交流,但是却缺失了在人们面对面交流时的那种快速反应能力以及连续对话的能力,是不足以构成一个完整的交流沟通的过程。这样经常性的网络情感语言的交流,会导致和人们情感的渐渐疏远,不能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的交流。大学生是年轻的新一代,应该尽量避免这种网络世界的交流,走出网络世界多多与同学、老师、家长和社会成员进行良性的沟通,从而和他人建立友好的人际关系。

3.知识来源于网络搜索,降低自身创造性。现在网络的发展极为迅速,想要了解的知识,只要在网页进行搜索就可以清楚且系统地了解。以前想要知道的知识,有的可以从传统查阅的方式了解到,但是有的则无从下手。在现在网络如此快速、如此便捷的情况下,大学生渐渐地养成了一种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就去网络上进行搜索查找,却不去独立思考。如此便养成了大学生懒惰的求知心理,其对于事物的创造性更加退化。然而,世界上需要有发现美的眼睛,对于生活,就应该多观察、多思考、积极创造。

二、网络背景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利影响

首先,网络扩宽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渠道。回顾之前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一般都是通过说教或者是阅读书籍的方式进行信息的传递,渠道单一,接受到的教育信息比较慢而且不够系统。作为新时代的网络信息的发展,可以结合大学生自己的情况,将各种各样的心理健康教育信息整合起来,让大学生可以进行系统的学习,对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良好的教育渠道。同时网络也是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大学生所搜集到的信息会以色彩、图像、动画的形式出现,增添了趣味性。因此,网络拓宽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

其次,网络为更多人提供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作为一个虚拟的世界存在,使得大学生处身其中,便会觉得舒服自在,卸下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面具。在传统心理健康的教育中,当一些大学生遇到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时候,通常会因为自身思想的闭锁性,对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一定的误解,所以不喜欢向自己的老师、同学或者家人吐露自己的想法。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是很难及时地准确地把握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如果因为这样的闭锁心理造成一些不良后果,后悔却无力回天。所以在网络下,大学生会敞开自己的心扉,大胆吐露自己真实的情况,从而对症下药。及时对其心理健康问题提供良好的解决办法,从而给其帮助和关爱。

三、网络背景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1.确定大学生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对于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在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就应该对其主要的心理特点进行研究,对其主体的特性开始研究,从而积极地引导他们成为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同时从大学生实际生活出发,让他们在网络和现实之中分清网络的虚拟与现实,在网络生活和现实生活之间划出界限,从而在网络下积极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自我把控网络环境,提升自己在网络环境下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

2.在实践中探讨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对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不能简单地纸上谈兵,而应该从实践出发,明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于大学生网络环境下心理健康的研究工作,该多多地注重应用领域的研究,从而向心理进发,促进大学生在网络下的心理健康。关于实践性的研究,就是要在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自身运作形式上进行研究,从而研究其自身所具有的规律性。实践性的研究还要求将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式方法慢慢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推动网络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网络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比较复杂多样的系统,其中包含着很多的内容、很多的方面、很多的途径和方法等,这就要求用实践的方式探讨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3.在理论中探讨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对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从心理方面进行研究也是必要的选择。因为在网络中也应该将大学生的道德素质进行提升,在网络中增加大学生心理层面的修养,从而很好地培养在网络上高道德、高素质、身心健康发展的新时代大学生。在理论的层面上通过网络解决这些问题,就可以为我国日后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提供科学理论的指导,最大化实现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伟大的哲学家马克思经典的理论和现如今思想政治的心理学教育理论都是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标杆性理论,同时有许多别的理论可以作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借鉴理论,比如网络社会学、网络文化学等。网络健康教育在理论上的发展,应该在坚持主要理论指导的情况下,多多吸收和借鉴新兴的网络教育学科,共同促进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4.架网络下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网络是一个信息交织的平台,在其基础上架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是最为重要的。实施起来必须有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作为引导,从而可以进行整体的规划和布局,构建让大学生满意的、有吸引力的网络心理咨询中心,开创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可以使学生紧密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构建自己的心理知识系统,引导自己向着积极健康的心理方向前进。

四、结语

现如今,互联网已经成为一种不断向前发展的潮流性趋势,对于当今同时代在进步的大学生而言,互联网更是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个人。但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在这样的网络环境下对大学生进行适当的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高校应该积极地开展网络环境下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导工作,通过了解网络环境对大学生心理、行为的负面影响以及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利的影响,对症下药,建立健全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参考文献:

[1]沈晓梅.构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J].中国青年研究,2012,(1):113-116.

[2]沈晓梅.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探析[J].江苏高教,2013,(6):115-116.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under the Network Background Mode

ZHU Lin

(Suzhou Art & Design Technology Institute,Suzhou,Jiangsu 215000,China)

Abstract:In this the Internet throughout era,should accurately grasp the Internet to give students the pros and cons,learn to distinguish between right and wrong,and eliminate the negative impact negative on the Internet. Active use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together can effectively use the Internet in Mental Health and education combined,for the majority of students to create spiritual wealth. Establishment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mode in the network environment,i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mental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and to foster their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Key words:network;college students;mental health education model

上一篇:四旋翼反恐飞行器设计 下一篇:绿色医院建筑设计案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