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从私人银行发迹的金融中心

时间:2022-10-18 11:59:27

瑞士:从私人银行发迹的金融中心

无论是私人银行本身的发展历程、新业务创新,还是财富分配变化、客户群体更迭,细读瑞士的私人银行发展史上曾出现的种种,中国也都一一对应出现。故而了解瑞士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演进,对中国私人银行来说不无裨益。

瑞士是世界上私人银行业的最早发源地之一,有一批最早成为“财富管理者”的私人银行家。在瑞士,财富管理这一专业名词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实际上,瑞士的财富管理已有百年的历史,瑞士的银行家早在19世纪就开始自称为“财富管理者”了。瑞士由于其平稳的社会政治、稳定的经济货币、发达的信用制度、法律的规范性和确定性以及地理位置和语言的优势,吸引和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巨额财富,瑞士的私人银行业得以具备开展国际财富管理业务的优越条件,形成了瑞士传统风格的经营方式。

始于法国贵族出走

在16世纪中期,法国一些经商的富裕贵族由于原因被驱逐出境,于是他们来到了瑞士的日内瓦,也同时带来了与其他欧洲国家权势阶层的密切联系和客户关系,正是这些遭受放逐的经商贵族形成了第一代瑞士私人银行家。欧洲的皇室高官们利用这种新的银行服务,享受这种服务所能给予的与众不同的高度自由。

瑞士赢得的卓越的金融声誉也源自于其根深蒂固的私人银行传统;由于能够站在时代前面提前通晓金融市场,瑞士的私人银行家们很快就以金融创新家而闻名于世,许多100多年前发明的金融工具今天依然在大量使用。

今天的瑞士依然是财富管理最重要的国际中心,其金融机构用最机密的方式管理全球逾1/3的离岸资产。

瑞士国内银行业的发展比邻国都要晚一些,其原因在于直到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之前,国内一直缺乏对公共信用和商业信用的需求以及资本过剩。

与此形成鲜明反差的,是瑞士私人银行家们享有的卓著的国际声誉。在法国大革命之前,日内瓦就已经是欧洲重要的金融中心了。日内瓦的银行家们为法国宫廷和贸易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在巴黎、里昂和伦敦等地设有办事机构。当时,瑞士的私人银行家们已经是私人投资者与公共投资者的国际资产管理专家了。也就是说,私人银行业成为瑞士的专长已经至少有300年的历史。

两次世界大战成就金融中心

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战后经济的影响,20世纪早期,瑞士发展成为“第二重要的金融中心”。在此期间,瑞士阻止外国银行与金融公司在其境内设立子公司和分行,对国际业务进行限制。Eingzig在《The Fight for Finance Supremacy》一书中指出,如果不是这些保守的做法,瑞士就会成为与巴黎等都市相匹敌的金融中心了。二战之后,这种态度逐步得到改变。如今,瑞士境内150多家外资银行在瑞士私人银行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占有20%的市场份额,仅次于两大瑞士私人银行巨头——瑞银和瑞士信贷。外资银行大多来自欧洲(超过50%和日本)。

如今,银行业已经发展成为瑞士最重要的经济部门,对该国经济增加值的贡献高达11%,14%的财政收入来源于银行业,而这些成绩的取得仅靠瑞士3%的劳动力。瑞士银行业的核心就是私人银行业,占银行部门总贡献的一半左右。在财富管理领域,瑞士私人银行是全球范围的领先者:在全部跨境投资私人资产中,近30%的份额在瑞士管理。据估计,瑞士境内银行管理的客户资产高达34亿瑞士法郎,其中超过60%的资产来自国外。私人银行业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业务,因此,时至今日,市场依然十分分散。即便是业界翘楚瑞银集团,也只有世界2%~3%的市场份额,最大的10家银行的总市场份额也仅约为12%。

瑞士私人银行的内容并不仅仅局限于银行业,他是经济、文化机构与活动的集群。苏黎世的一位私人银行家HanJ.Bear总结道:“私人银行业就是客户希望得到的全方位的服务,超出了一般的财富管理。瑞士的私人银行业起始于三大国际航空港——苏黎世、日内瓦和巴塞尔,沿着火车站和宾馆一直延伸到Sprungli饼店门口。瑞士私人银行业涵盖了医院、文化机构、媒体、律师、商店、学校、大学,当然还有银行和资产管理商。”

上世纪90年代的剧烈变化

自1990年起,瑞士银行体系经历了剧烈变化,到2002年,银行数量从625家下降到356家。其中区域性银行减少得最为剧烈,减少了57%;大银行的数量减少了一半,从4家变为2家,原因是进行了一次合并和一次收购。瑞士银行雇员数量下降了13%。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私人银行业的国内员工数量增加了70%。2002年之后,随着私人银行部门发生了10次收购、2次合并,结成了1个战略联盟,今后,更多的并购还会在私人银行部门发生。

《走近私人银行》一书中提到,发生以上变化的动力,首先是影响银行业的6种支持力量——技术、放松管制、股东价值导向、客户人文因素、金融理论的进展、国际政治因素和由此导致的三种威胁——全球化、产品与流程和创新、新的竞争者出现,共同对金融业带来了激烈的变革。其中,IT技术变革发挥了最为重要的作用。其次,客户需求和人文因素的变动也对瑞士私人银行业带来了直接的冲击。

20世纪80年代,客户对私人银行的核心要求表现为对债券与股票资产组合的建议与管理。客户年龄平均都在60岁以上,常常更加关心借助低风险的债券与货币市场投资达到财富保值的目的,往往询问一些纳税建议和财产继承事宜。

然而,20世纪90年代,财富出现了令人瞩目的增长,一些基本的服务原则受到了影响。在美国,出现了依靠自我拼搏而成为亿万富翁的数量首次超过了老一代亿万富翁的数量;虽然欧洲的情况不如美国那么夸张,但是网络造成的财富影响也非同寻常。与此同时,欧洲高管的薪酬计划也在发生重大变化,更加贴近盎格鲁-撒克逊风格,股票赠与和股票期权开始风行,这也造成了财富的急剧增加。此外,股票市场的普遍繁荣也给投资带来了丰厚的财富。

一个新词应运而生:newly wealthy(新富)。他们具有诸多特征:年龄上更加年轻。在更短的时间内迅速积累财富,在对未来的期望上要更加激进,更愿意承担风险。他们的成功诱使其他投资者参与到了这一财富创造过程中去,即便他们不是公司高管,也不是企业主。结果,对替代性投资,如对冲基金、风险融资等产品的需求得到了显著的增长。

上一篇:以色列应重视与中国的共同利益 下一篇:电力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