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山区马铃薯种薯生产优势及发展前景

时间:2022-10-18 11:11:30

毕节山区马铃薯种薯生产优势及发展前景

摘要 对毕节山区马铃薯种薯生产优势进行分析,指出了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把毕节试验区建成国家级马铃薯种薯扩繁基地的生产建议,对毕节山区马铃薯种薯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 马铃薯;种薯;生产优势;发展前景;毕节山区

中图分类号 F32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6-0111-02

毕节市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地处乌蒙山腹地,占地面积26 853 km2,共辖10县(区),255个乡(镇、办事处),常住人口660余万人。平均海拔1 400 m,年均气温13.09 ℃、降雨量1 129 mm,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气候宜人。马铃薯栽培历史悠久,是毕节山区最有发展前景的高产经济作物之一,潜力巨大,优势明显;毕节市不仅是贵州省最大的马铃薯主产区,也是我国除黑龙江、内蒙古、甘肃定西之外的马铃薯四大产区之一[1]。毕节市马铃薯常年种植面积逾33.33万hm2,占全省马铃薯总面积的40%左右,年产量常年保持在500万t以上,占全省产量的48%左右,无论是种植面积还是单产、总产都位居全省前列,且生产的种薯畅销省内外,发展马铃薯种薯生产已成为毕节试验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1 毕节山区马铃薯种薯主要生产优势

1.1 各级政府重视与扶持

毕节市马铃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离不开当地领导的重视。近年来,马铃薯生产加工已经被纳入到当地重点产业中,成立了马铃薯产业化办公室,抽调专人负责马铃薯产业的具体规划,制定了《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意见》,力争在“十三五”期末将毕节市打造成为全国最大的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基地。

1.2 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

毕节市的气候条件与马铃薯生长发育所需条件相适宜,其具备海拔高、光照足、温差大、水资源适中等特点[2],凭借其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被公认为全国马铃薯最佳种植区、种薯的理想繁殖基地。具体而言,毕节市中西部凉山、半凉山地区种植马铃薯的气候条件更加适宜,典型的县区包括威宁、赫章、纳雍、七星关、大方等,上述地区海拔均在1 600 m以上,7月平均温度不高于22 ℃,且土壤肥沃、通透性良好,是种植马铃薯的最适宜地带,比如威宁县的双龙乡,海拔在2 300 m左右,单产高达64 062 kg/hm2,又如威宁县的麻乍乡,最高单薯重达14.25 kg。

1.3 交通便捷,市场空间大

毕节市交通网络便捷通畅,321、326国道贯穿全境,县际公路、乡村公路已基本硬化;毕节到贵阳、大方县至四川纳溪的公路,内昆铁路的投入运营更是为毕节市交通提升了一个新高度;此外,国家规划建设的高速公路网在毕节交汇(成都厦门、瑞丽至杭州2条高速公路),另有四川隆昌到贵州黄桶铁路中的大方、织金2段均已开通。在航空方面,毕节支线飞雄机场已经建成通航。就全国马铃薯产区分布来说,其他3个主产区(内蒙古、黑龙江和甘肃定西)主要分布在北方,在市场选择上,这几个主产区距东南沿海省份和港、澳、台地区以及东南亚各国都较远,这一点毕节市具备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加之交通的不断完善,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为马铃薯产品外运和交易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给马铃薯生产迎来了无限商机。

2 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毕节市马铃薯生产虽然具有以上独特的优势条件,但前期没有相关政策的扶持,马铃薯生产一直没有作为一个重要的产业来抓,导致脱毒种薯培育体系不完备,整体竞争力不够,加之科技含量偏低[3],远滞后于我国其他主要生产省区。近年来,为了促进马铃薯产业的不断发展,借助于当地十分有利的资源优势,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国家有关部委的帮助支持下,建成了标准化、规范化的马铃薯脱毒种薯扩繁基地,生产的种薯在省内外供不应求。随着马铃薯主粮化的推进[4],市场对马铃薯脱毒种薯的需求越来越大,因而对马铃薯脱毒种薯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也预示着其中蕴藏着巨大的应用与推广前景。基于马铃薯主粮化的背景,毕节市将按照关于建设好毕节试验区的指示精神,不甘落后,勇于赶超,不断创新改革,加强创新机制建设力度,在马铃薯新品种的培育与开发方面稳扎稳打、大胆创新,集中人力物力全面扩大生产规模,改善生产环境,提高生产质量,为贵州省乃至全国的马铃薯产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3 发展对策

3.1 建立健全马铃薯种薯繁育体系

鉴于马铃薯脱毒种薯的繁育涉及多个关键技术环节,如茎尖脱试管苗扩繁、原原种繁育等,需要先进的基础设施、仪器设备,以及具有专业知识的科研人员、生产人员,不但需要较高的资金投入,还需要较长的产出周期。结合毕节市马铃薯生产区域特色以及马铃薯脱毒现状,提升马铃薯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先决条件,包括组培室的改造、脱毒中心的改造,引入先进的设备、设施,提高脱毒马铃薯原原种和原种的产量与质量[5]。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要建立合格种薯的繁育体系。传统的马铃薯品种由于退化严重、品种单一、单产较低,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市场对马铃薯脱毒种薯的需求。因此,毕节市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优势,基于当地海拔高、纬度高、光照充足、病虫害少的优势区域建立具有持续生产能力的马铃薯种源生产基地。二是完善脱毒良种供应体系,通过统一供应方式实现规模化、产业化[6]。三是积极引进优良品种,开展示范、推广研究,将良N良法有机结合起来,共建现代化种薯生产基地。

3.2 打造毕节试验区优质脱毒种薯品牌

将建设成为南方最大的脱毒种薯繁育基地为重点工作目标之一,以发展原种和一、二级良种扩繁基地为抓手,逐步推进种薯产业化,加速打造和树立优质品牌。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是选准、选好优质脱毒种薯扩繁基地,充分发挥优越的自然条件,选取海拔1 800 m以上、昼夜温差较大、气候冷凉、隔离条件好、交通便利的威宁县、纳雍县、赫章县等作为原种扩繁基地,建成占地面积6.67万hm2的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扩繁基地;此外,选取海拔较高、气候冷凉的地区建成占地面积13.33万hm2的一级种薯扩繁基地、占地面积20万hm2的二级种薯扩繁基地。其次是加快建设绿色无公害生产基地,凭借优越的自然条件,以绿色生产、无公害生产标准为依据,积极开展马铃薯无公害生产,力争实现施肥配方化、种薯脱毒化、病虫无害化、灌溉节水化、耕作机械化、效益最大化目标,打造高质量绿色无公害脱毒种薯品牌,以品牌效应推动市场竞争,最终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最后是加强马铃薯商品化程度,根据客户要求进行产品优化与升级,开展产品个性化建设,为适应后续市场发展奠定基础。

3.3 积极引进选育、示范推广技术,提升马铃薯栽培专业含量

通过积极开展论坛会、展览会、交流会以及技术培训会等多种方式进行选育、栽培、经营模式等技术、理念的推广,栽培技术可涵盖测土施肥、地膜覆盖、脱毒种薯等先进技术,并采取“农户+基地+龙头企业”的经营方式,结合产前、产中、产后重点明确的服务模式,为马铃薯种植户提供全方位贴心服务。

3.4 把毕节试验区建成国家级马铃薯种薯扩繁基地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目前毕节市已经成为全国马铃薯重要产业基地之一,并是全国重要的薯制品生产与加工基地、全国最大的脱毒种薯生产基地。从1988年毕节试验区成立至今,毕节市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历程可谓从弱到强、从小到大,进而步入如今的产业全面升级阶段。2015年数据显示,毕节市马铃薯播种面积超过33.33万hm2,总产达750万t以上,产值超过百亿大关,为毕节市生产总值贡献了20%以上。此外,建立毕节试验区国家级马铃薯种薯生产基地必将有力地推动毕节试验区开发扶贫、跨越发展,为贵州省乃至全国的马铃薯产业发挥重要推动作用。为此,建议结合当地自然资源、区域交通、产业文化以及国家政策等多方面的优势,从国家层面在毕节市建立“国家级马铃薯种薯扩繁基地。”

4 参考文献

[1] 曾世文,范厚明.毕节山区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2(22):74.

[2] 王舰.脱毒马铃薯原原种高山大田繁种技术[J].中国马铃薯,2002(5):301.

[3] 杨恩琼,施文娟,滕安平,等.贵州省脱毒马铃薯种薯生产存在问题及对策[J].种子,2011,30(1):124-125.

[4] 邓俐,陈雨.马铃薯主食开发如何快起来:重庆市马铃薯主食产业开发现状调查[N].农民日报,2016-07-26(005).

[5] 丁虎银,虎淑萍,何建栋,等.西吉县马铃薯种薯体系建设现状及发展思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9(5):101.

[6] 范厚明,付业春.黔西北山区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效益及发展前景[J].中国马铃薯,2009,23(4):252-254.

上一篇:基于发展森林康养新业态的思考 下一篇:连云港市赣榆区水稻病毒病防控关键技术示范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