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桥区秸秆禁烧现状及综合利用技术

时间:2022-05-15 01:41:00

宿州市桥区秸秆禁烧现状及综合利用技术

摘要 介绍宿州市桥区秸秆禁烧工作现状,总结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及机械化技术,以为当地农作物秸秆的科学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秸秆禁烧;现状;秸秆综合利用;安徽宿州;桥区

中图分类号 X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6-0190-02

长期以来,农户为了省事,常将农作物秸秆一烧了事,但焚烧秸秆可造成以下几个方面的危害:一是污染大气环境;二是引发火灾,威胁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三是影响道路交通和航空安全;四是破坏土壤结构。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长期以来一直是政府部门的重要工作,对秸秆进行综合利用,发挥其在秸秆禁烧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是桥区政府部门的重要工作目标。在秸秆禁烧方面,尽管政府部门每年都做了大量工作,各级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秸秆焚烧现象依然存在,“年年禁年年烧”的局面并未实现根本转变。因此,分析秸秆的利用价值,探讨秸秆利用的途径和对策,对做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宿州市桥区秸秆禁烧工作现状

1.1 乡镇之间工作进展不一

有的乡镇高度重视禁烧工作,扎扎实实开展禁烧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有的乡镇重视不足,准备不充分,奖惩不到位,责任落实不到位,在秸秆清运工作中达不到“六净”标准,导致禁烧期间火点不断,有的地方发现火点,空手而来,应急扑救悬空,只能“一烧千里”。

1.2 隔离带设置不到位

有的乡镇不重视隔离带设置工作,所设置的隔离带只是用旋耕机简单操作,宽度和深度远远达不到要求,也起不到效果。

1.3 农民思想认识不到位

受传统思想及行为方式的影响,农民习惯在收割后放火将田里的秸秆焚烧,只图方便省事,且认为只有焚烧干净才有利于下季的播种[1]。

1.4 机械化程度不够高

受小麦联合收割机自身的不完善及农机手技术经验不足的影响,留茬高度过高、粉碎不够彻底、抛洒不均匀的情况时有发生,导致农民对下季播种存在很大的顾虑,造成焚烧情况屡禁不止。

1.5 秸秆综合利用途径少

秸秆离田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加大了农民的生产投入成本,而且秸秆离田后或出售或堆肥,其他利用途径较少,农民收益低。

2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

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对于充分利用资源、减轻环境污染、促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深入研究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促进秸秆综合利用的产业化、商品化是今后一段时期内的重点方向[2-4]。

2.1 作肥料

一是直接还田作肥料。若下茬是玉米、大豆等作物,小麦收割留茬高度控制在25 cm以下,并将秸草铺盖于玉米、大豆等行间,或播后行间覆草,可起到保墒、提高化除效果等作用。二是动物过腹还田作肥料。牛、羊等牲畜喜食秸秆,经消化吸收后,其粪便腐熟还田,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耕层理化性质。三是堆、沤肥。用畜禽粪与秸秆进行高温堆肥,也可将秸秆投入沼气池沤制还田。

2.2 作动物饲料

秸秆既可以直接作为饲料供牛、羊等牲畜食用,也可以进行氨化、青贮处理后作饲料供其食用。据相关研究,秸秆经青贮后,粗蛋白含量可提高4~5个百分点,可以代替30%~40%的精饲料,牲畜对有机物的消化率可以提高15个百分点左右[5]。

2.3 作工业原料

用专业模具将农作物秸秆与树脂混合物进行加压成型处理,制成低密度纤维板材,然后在其表面进行加压和化学处理,可用于制作装饰板材和一次成型家具,具有强度高、耐腐蚀、防火阻燃、美观大方及价格低廉等优点。

2.4 作基料

食用菌栽培中对农作物秸秆的利用量较多,一般栽培料中秸秆含量可达75%~85%,可用于生产香菇、平菇、金针菇、鸡腿菇等多种食用菌,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等优点[6]。

2.5 作能源

目前,我国已经大规模推广应用秸秆气化技术,将秸秆作为能源使用,市场前景广阔。

3 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化技术

3.1 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

农作物秸秆还田有利于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培肥地力,减少化肥施用量,同时还可减少大气污染,保护环境。一是在联合收割机上安装秸秆粉碎抛散装置,将脱粒后的秸秆粉碎并均匀撒在田间;二是利用灭茬机、旋耕机械将秸秆粉碎翻埋入土[7-8]。

3.2 秸秆青贮机械化技术

将农作物秸秆在无氧条件下进行青贮处理,可以保存青绿秸秆的新鲜和营养成分,提高饲喂价值。机械化青贮是利用青贮铡草机把收获的秸秆铡碎或直接用青贮机收获放入青贮窖、青贮堆、青贮袋内青贮;也可以用圆捆捆扎机与包膜机联合制成草捆青贮。

3.3 秸秆氨化机械化技术

农作物秸秆经过机械揉搓切碎和化学、生物(氨化)处理后成为一种良好的牲畜饲料。秸秆进行氨化时,先用铡草机或揉丝机将秸秆粉碎,然后放入贮窖,放入贮窖时每铺30 cm秸秆按比例喷洒配制好的尿素溶液,与秸秆均匀混合后压实。

3.4 秸秆压块机械化技术

用秸秆饲料压块机将农作物秸秆加饲料添加剂(或不加添加剂),在高温高压下经物理、化学复合处理后制成具有高营养价值的粗饲料产品。

3.5 秸秆打捆机械化技术

农作物收获时,通过联合收割机自行打捆或通过专门打捆机械进行就地打捆,解决散草运输困难,效率低、费用高等难题。秸秆打捆后可以作为能源送到秸秆发电厂,也可以作为造纸工业的原料送往各地的造纸企业。

4 参考文献

[1] 吕井成.宿州市桥区农作物秸秆焚烧的原因和解决途径[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5(1):31.

[2] 汪海波,秦元萍,余康.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的分布、利用与开发策略[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8(2):92-93.

[3] 李涛,卓海峰,王文富,等.探讨秸秆焚烧的危害与秸秆的综合利用[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20):35.

[4] 王激清,张宝英,刘社平,等.我国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问题分析[J].江西农业学报,2008(8):126-128.

[5] 卢道武.清丰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调查报告[J].河南农业,2016(31):25.

[6] 刘丽香,吴承祯,洪伟,等.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进展[J].亚热带农业研究,2006(1):75-80.

[7] 解恒参,赵晓倩.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研究进展综述[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5(1):86-90.

[8] 袁梅.河南省秸秆综合利用途径与对策[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6):145-148.

上一篇:浮梁县不同地形杨梅园树势与产量情况研究 下一篇:山东省地面气象观测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