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能让单亲学生有自信心

时间:2022-10-18 10:17:56

怎能让单亲学生有自信心

摘 要:由于家庭不幸、社会影响和学校教育方法欠妥等因素的影响,单亲学生形成了“饥饿”心理,致使其中部分人成为“坏孩子”。因此,研究单亲学生的教育问题,既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优越性不可缺的重要方面。在实际调查、了解中发现,单亲小学生普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心理障碍。

关键词:单亲;学生;自信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3-138-01

近期,笔者对我县18所小学的162个班级学生进行实际调查,结果发现,在7128名小学生中,有285人是单亲学生,占总数的4%,其中有两所村校高达6.7%以上。

一、恐惧心理

单亲小学生也曾是倍受父母疼爱的“小皇帝”或“小公主”,由于父母一方面的离去,他们受到的关爱少了,打骂、歧视多了。这种变化所造成的“感情落差”使他们产生了害怕心理:怕人怕事。这种恐惧心理表现:学习上有困难不敢问,有缺点、错误也不敢承认。单亲小学生渴求社会、家庭、学校给予一种圣洁的“母爱”。

二、孤独心理

这种心理主要是家庭原因造成的,失去父爱或母爱一方的孩子倍感孤独,他们觉得失去了依靠,是个“多余的人”,对什么事都保持沉默,对周围一切都不感兴趣。胡倩本是个聪明活泼的学生,父亲去世后,她的情绪越来越低落,最后竟然辞去学习委员的职务,班主任老师问及原因时,她只是苦着脸回答:“我真的不想干了。”学生们还反映,最近一段时间胡倩和小伙伴们“不合群”,回到家里也不愿出门。针对这一情况,我来到胡倩家,看到她正对着窗外发愣。打破“僵局”之后,胡倩道出了她的心里话:“爸爸死后,我孤独极了。以前,爸爸经常鼓励我用功学习,他时常陪我写作业,给我讲故事,阴雨天还拿着伞到校门前等我……我现在感到什么都没了,孤孤单单的,如果爸爸还在我身边的话哪怕骂我,打我,我也很高兴。”

三、自卑心理

经了解,单亲小学生中自卑心理较普遍,这种心理对孩子的影响就是自暴自弃。

笔者的侄女小兰,自小被家里公认为“大学苗子”,无论是学业成绩还是学校举办的各种比赛,她都榜上有名。去年三月,小兰母亲辞世,她的成绩骤然下降。于是,我决定找孩子谈谈心,了解实际情况。下面是笔者同侄女小兰(学名:吴兰,现在小学五年级学习)的一段对话。

问:小兰,最近在学习上有什么困难吗?

答:没有(说谎)

问:家长会上,老师说你成绩下降了,这是为什么?

答:反正我就这样了,妈不在了,没人疼我……一切都是空的。(自卑心理)

问:你没想过,老师和同学都能帮助你?

答:横竖班里还有人不如我。

(自我满足)

……

平心而论,我的心里也很沉重,像小兰这样的孩子,不仅普遍存在自卑心理,还会随其内心暗自“横比”而加深,更会在“无所谓”中逐渐消沉,以致产生“破罐破摔”的障碍心理。

四、逆反心理

不能否认,许多单亲小学生在失去一亲之后,他(她)所受到的“疼爱”要比双亲并存时会更多。在家里,他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家中百般满足孩子的要求,外加社会、学校及亲朋百般关照这些“可怜”的孩子,使他们产生惟我独尊心理。在家中霸道;在社会上蛮横;在学校目空一切,盛气凌人;对老师提出的要求“口中答心不应”,学习上满足于“过得去”……此种逆反心理扭曲了他们灵魂,吞噬了他们应有的积极向上的优良品质。

针对单亲生种种心理障碍,作为起主导作用的学校应采取何种对策?

1、要“偏爱”

如果没有对单亲学生的“偏爱”,就谈不上热爱学生。要知道,单亲学生比双亲学生更需关爱。学校要为他们营造温暖的“家”。

2、要“真心”

教师首先要规范自己的行为,为人师表,让单亲学生崇敬你,要时时把自己放在与单亲生人格完全平等的位置上开展工作。

3、要“清障”

单亲学生的心理较为复杂,所以要正确处理他们各种心理障碍,并非一时之事。教师在深入细致了解单亲学生学习与生活情况的同时,还要掌握每个人的心理特征,采取不同的“清障”措施。

4、要“持久”

单亲小学生心理负担重,在转化过程中出现了“反复现象”是情理中的事。在教育过程中,要“反复抓,抓反复”把教育方法的针对性、合理性同他们的积极情感体验结合起来,要通过长期、耐心教育,培养其控制和调解情感能力。

为了便于从根本上克服单亲生心理上障碍,学校要为促进他们成长创造良好条件,使他们尝到进步的“甜头”。平时组织各种集体活动,为他们安排合适“角色”。还要加强与家庭联系,加强单亲生良好的人际关系建设,根据情况及时调谐教育程序。这样,单亲生内心世界会逐渐丰富起来、健康起来,并在集体的学习与生活中找到自身位置,感受到自身的价值。

我们的学校、社会和家庭一定会为单亲生撑起一片蓝天!

上一篇:如何促进农村初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 下一篇:论述课改下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