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预测及整体护理干预

时间:2022-10-18 09:00:08

躁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预测及整体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总结躁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风险等级评估及护理措施。方法对86例躁狂症患者做攻击行为的风险等级评估,对具有攻击行为的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措施。结果经过对具有攻击的躁狂症患者实施了整体护理措施,在住院期间无一例对他人及自身伤害的发生。结论通过对躁狂症患者攻击性的评估,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降低攻击行为的发生。

【关键词】躁狂症;攻击行为的预测、评估;护理

躁狂症是以情感障碍为主要症状的神经障碍,主要症状为心境高涨、思维奔逸和精神运动性兴奋,其发病主要与遗传因素、体质因素、中枢神经介质的功能及代谢异常等相关[1]。攻击行为是躁狂症患者中经常发生的危险行为之一,攻击行为主要表现为伤害自己或他人身体以及破坏其他物品。我院对躁狂症患者攻击行为进行风险等级评估,对具有攻击行为的躁狂症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先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86例躁狂症患者,其中男53例,女33例,年龄17岁-57岁,所有患者排除其他精神疾病及躯体疾病,均符合躁狂症的诊断标准。

1.2方法

1.2.1攻击行为的预测首诊护士通过躁狂症患者的外在行为表现及患者家属的沟通了解,初步判断有无攻击行为。出现以下情况时高度提醒攻击行为的发生,精神症状突然加重或波动、拒绝接受治疗、拒绝合作、拒绝执行病房规定,病人突然激动、情绪不安、高声大叫、言谈具有威胁性、固执强求等;眼睑部及手中的肌肉紧张度增加,动作增多,捶打物体,对周围的人或特定人员持敌对态度。

1.2.2攻击风险的评估应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自制的攻击风险评估表[2]对躁狂症患者攻击行为风险进行等级评估。Ⅰ级:躁狂;精神分裂症,伴有幻听或被害妄想;酒精依赖的脱瘾期;意识障碍伴行为紊乱;痴呆伴行为紊乱;既往人格不良者;具有以上情况之一,男性则有两项,为Ⅰ级。Ⅱ级:被动的言语攻击行为,表现为激惹性增高,如无对象的抱怨、发牢骚、说怪话。交谈时态度不好、抵触、有敌意或不信任;或精神分裂症有命令性幻听者。Ⅲ级:主动的言语攻击行为,如有对象的辱骂,或被动的躯体攻击行为(如毁物),或在交往时出现社交粗暴(交谈时突然离去、躲避、推挡他人善意的躯体接触);既往曾有过主动的躯体攻击行为。Ⅳ级:有主动的躯体攻击行为,如踢、打、咬或使用物品打击他人,攻击行为在1d内至少出现2次以上或攻击行为造成了他人肉体上的伤害。

1.2.3护理方法①一般护理:病房要宽敞、明亮、安静,色彩为冷色调为主,室内物品以简单为主,能满足基本医疗需要即可,避免易碎、尖锐物品,以免患者自残、伤人及毁物。保证患者充足的睡眠,睡眠差的患者可借助药物入眠,充足的睡眠有利于疾病和体力的恢复。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内衣及床单被罩,保持患者身体整洁、干燥。饮食方面避免暴饮暴食,要定时定量,各种营养搭配均衡,给进食困难的患者喂食要耐心,必要时鼻饲。②用药护理:监督患者保证用药。对容易忘记服药的患者要与他们友好的商量,把服药时间与日常活动配合在一起完成患者服药,对于情绪极度高涨的病人,要仔细听完他们提出的问题、要求,了解他们的心里,慢慢加以解释,保证患者的正常服药。③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的特点,详细解释采取强制约束措施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消除患者的顾虑,减轻思想负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了解患者的想法及要求,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对患者表示理解与支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使患者快乐的接受治疗。④攻击行为的预防及护理:对躁狂症攻击行为最好的护理措施是提前预防攻击行为的发生。加强对患者危险品的搜查,患者入院时严格检查,杜绝携带危险品进入病房,对住院患者要定期查房搜查危险品,把危险性降低到最低,对女性患者要注意防止携带尖锐的装饰品。对于容易发生攻击行为的患者,避免患者脱离医护人员的视线范围,要严密观察病情的变化。鼓励患者多参加文体活动,分散患者的注意力,缓解紧张情绪,避免与患者正面冲突。

2结果

本组病例经过攻击风险的评估,Ⅰ级39例,Ⅱ及28例,Ⅲ级19例,Ⅳ级0,经过入院时初步预测及治疗过程中对攻击行为的提前预防及护理干预,本组病例住院期间无一例对他人及自身伤害的发生。

3小结

以往躁狂症的护理措施是在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单纯的常规护理,近几年提出的整体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基础框架,主要包括下列含义[3]:①人是由身心、社会、文化各方面共同组成的有机体,其健康也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整体护理要将人看成一个整体;②护理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护士不仅在患者生病时给予照顾,而且还要关心其康复、自理能力,以达到个人最佳的健康水平;③人具有社会性,要促使护理从个人向家庭、社区延伸。通过整体护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了很大提高,促进患者的临床康复。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中针对躁狂症患者的不同表现,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使患者及家属接受,要经常自查护理方法是否有效。本研究采取的整体护理措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身心状态,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夏荷秀,金玲珠,卢菊清.托吡酯联合整体护理对躁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J].海峡药学,2013,25(4):204-205.

[2]田静.攻击风险评估表在躁狂症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上半月刊):76-78.

[3]何丽展,钟小晶,文金铃,等.整体护理在压疮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2):34-36.

上一篇:西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 下一篇:新生儿基础计划免疫在预防乙型肝炎中的免疫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