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及康复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时间:2022-09-02 06:13:55

预见性及康复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及康复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16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手术中应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予以预见性及康复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患者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研究组术后Harris髋关节评分比对照组显著增加,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康复护理;预见性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在临床中具有广泛应用。对髋关节疾患具有较明显终末效果,可以及时消除关节疼痛,恢复关节正常功能,在当前治疗中属于具有较高优势的治疗方法。但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应用过程中,并发症也随之出现,例如深静脉血栓继发性肺栓塞、髋关节脱位、感染等并发症[1]。针对患者并发症情况,予以预见性及康复护理具有明显作用。本文选取16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应用预见性及康复护理,取得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16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髋关节置换术标准。其中男84例,女76例,年龄(63.4±4.2)岁。股骨颈骨折患者110例,股骨头无菌坏死患者32例,其余18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可以对比。

1.2方法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预见性及康复护理,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点:

心理干预:由于大部分患者并不了解手术情况,且手术容易产生疼痛等情况,导致患者易产生焦虑紧张等心理反应,护理人员应及时与之沟通,使患者及其家属了解手术必要性与有效性,增加信心,减少不良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饮食指导:患者需多应用粗纤维、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多应用高钙食品,不可应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患者需确保营养充分,以便增加机体康复效果。

预见性护理: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主要并发症有深静脉血栓形成、感染、压疮、髋关节脱位等,需根据并发症引发因素予以预见性护理。

康复训练[2]:手术后第1天,按照患者具有状况加高床头,低于30°,患者正确合理实施踝关节背伸被动性活动,小腿三头肌、股四头肌等可进行长收缩活动,增加下肢血液循环,避免肌肉萎缩,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几率;第2天持续肌肉活动,且能够进行不完全半桥活动,髋屈曲10°-20°,将足跟部作支点进行挺髋锻炼,臀部抬高离床,持续10s,重复完成10次,不可用力憋气;第3天加强练习伸膝,膝下垫上软枕,屈膝保持20°-30°,将膝部作支点,小腿抬高离床进行伸膝动作,于空中停留10s,缓慢放下,并重复完成10次;第4-7天持续患肢肌力锻炼,监者在助行器或人员帮助下进行站立锻炼,合理外展及屈曲髋关节活动;术后一周到出院前,应用平行杠等作为健腿支撑,进行患替迈步锻炼,一直到正常步行训练。锻炼过程中需根据患者情况合理调整强度,使之达到最佳效果。

2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出院时与出院后3个月Harris评分均比对照组要高,研究组上升更为明显,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深静脉血栓形成预见性护理方法:患者手术后会回到病房,被动性完成肌肉按摩并合理进行踝关节跖曲背伸锻炼。麻醉消退后,患者可主动性随意使脚趾活动,并按照康复训练原则,加强运动恢复锻炼。对深静脉血栓形成预见性护理中注意运动时由少到多、增加患者能耐受性合理调整。

感染、压疮的预见性护理:手术时为了防止发生感染,通常会在手术前3天予以抗生素防治,且在术后合理予以抗生素,若患者有糖尿病症状,需及时控制血糖

手术前需予以患者康复指导:在训练床上大小便,避免术后由于不习惯发生尿潴留、便秘现象,而且不合理往往会发生脱位情况,应用便盆时需将臀部抬起使其保持足够高度不可患肢外旋及内收。

经研究发现,研究组患者Harris评分明显上升,且并发症出现几率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

参考文献

[1]李艳会,孙艳春,安春荣.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康复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07,23(6):911-912.

[2]王波.康复护理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03):102-103.

[3]李冬梅.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及康复护理[J].吉林医学,2013,34(23):4832-4833.

上一篇:第三代头孢菌素的不良反应与防治 下一篇:米索前列醇用于绝径后妇女取宫内IUD336例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