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打磨在钢结构制作中的意义浅析

时间:2022-10-18 06:43:32

机械打磨在钢结构制作中的意义浅析

提起钢构件的打磨,或许所用人都不陌生,但打磨清理在钢结构构件生产中的作用,可能不是所有人都能完全了解的。

在大多数人眼中,车间打磨工作是下等工作,工作脏、累,而且环境比较差,是很多人避之不及的工作。但如果打磨工作人员尽职尽责同时掌握了工作技巧和要点,不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产品质量的提升也是最为现实而迅速的。

总结起来,钢结构的打磨清理主要有两种:

1、焊缝的层间打磨和表面打磨

1、层间打磨清理:焊缝采用多层多道焊接方法施焊时,在每层每道焊缝间均须进行打磨清理,清除不利焊接的杂质,特别是焊接过程中高温产生的氧化渣。用磨光机磨去焊趾处咬边形成的缺口,除去侵入的焊渣,只有将有碍于焊接熔池结晶的杂物彻底清除后,焊层之间、焊道之间才能很好的做到熔合。

2、表面打磨清理:表面的打磨主要用来修饰外观,当焊缝余高过高、表面成型不均匀(特别是经过二次返修)时,要对焊缝表面进行清理打磨,它的作用是减小焊缝和母材结合处的应力集中,有利于改善焊缝的整体性能。部分角焊缝将表面焊接或加工成凹型,提高接头承受疲劳载荷的能力。

当焊接飞溅不易清理时,也可采用清理打磨的方法,特别是准备进行超声波(UT)检测之前。超声波无损检验时焊缝表面的粗糙度能防碍检测的准确性,靠近焊缝的飞溅、杂质等物会阻碍探头传感器与金属表面的充分偶合,降低了灵敏度。

2、构件表面质量打磨

1、钢结构构件的表观质量在整体的质量水平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构件制作中,各个工序都会不同程度的对构件的外观形成损伤,如钢板表面的划伤、较大的飞溅产生的热量在母材表面形成的引弧擦伤、零部件组装采用的临时加固装置去除后部位留下的疤痕等,而钢结构的规范对这些构件表观质量做了较详细的规定,如:焊缝缺陷种类和限制、钢材表面的缺陷(划痕、麻点、锤印等)深度、钢材切割面质量等都有较详细的规定,凡达不到者,均应给予修补打磨。

2、打磨工作的技巧:在构件后期的外观修整工序中,只要掌握技巧和工作重点是可以提高清理打磨效率和降低消耗的。

首先,焊缝焊道层间清理时,焊缝较窄,只能用磨光机的边缘打磨,着力点在磨光机边缘,用力应均匀,不能用力过大,以打磨后焊缝平整均匀为宜。

母材表面清理打磨时,磨光机和构件之间的夹角不易过大,着力点应在砂轮片的面上(或靠近边缘的倾斜面),而不是在边缘上,磨光机应平稳靠在被打磨部位表面轻轻移动,不能对磨光机用力过大,以免产生打磨后的凹凸不平的现象。如构件表面上只有轻微的划伤或打磨后的印迹,建议不使用磨光机,用抛光机抛一下即可,否则感官质量会越来越差,适得其反。

3、构件打磨清理的重点部位:正因为许多员工缺乏对打磨工作的认识,造成了材料、工时的浪费,因此了解构件特点,掌握表面打磨清理的重点就尤为重要了:

a、各类构件的连接部位,如钻孔后的毛刺、模具的焊点、其他损伤等,为保证构件安装精度,此部位必须保证;

b、构件的焊缝密集部位、施焊困难部位,这些部位施焊难度大,焊缝感官质量容易逊于其他部位,因此在打磨清理时应注意;

c、零部件组装易施加外力的部位,如连接板处、牛腿组合处、弧形零件处等,这些部位容易施加外力造成母材表面损伤;

d、外露的切割部位,这是影响构件感官质量的重点之一,无论是火焰切割(含手工和自动)还是机械剪切,造成的缺陷都会给人较差的感官质量效果,更有甚者容易造成质量的隐患,如:厚板机械剪切后撕裂产生的细小裂纹。

以上所述,是我们在工作中的一点经验总结,希望对钢结构构件的制作生产厂家及作业人员有所帮助。其实在每个不同的工作中,我们只要好好的琢磨工作技巧,每种工作都是有很多独特之处的。如果我们的钢结构产品每个工序都做好了,整个产品质量就会有质的提升,产品质量水平就会越来越高,企业品牌就会越来越响亮!

参考文献:

[1] JGJ81-2002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S].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 GB50205-2001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

上一篇:浅谈矿用皮带输送机的操作与维护 下一篇:浅谈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中的常见问题及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