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探讨

时间:2022-10-18 05:33:00

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探讨

1产生质量通病的原因分析

1.1材料原因

材料是决定混凝土质量的最主要因素,材料不符合基本要求,将直接影响到混凝土。

1.1.1水泥质量不过关的影响水泥的特性指标主要有水泥种类、水化热和活性,不同的水泥品牌在强度、材料方面不同,而活性过低的水泥将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

1.1.2骨料的影响骨料主要是起应力作用,影响骨料的有级配、强度和含泥量,如果任何一项不符合要求,都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也会影响外观质量。

1.1.3水水的酸碱性和杂质过多极容易造成水泥硬化、腐蚀钢筋。

1.1.4添加剂用错品种和过量是造成强度地、外表产生气泡等的原因之一。

1.2搅拌原因混凝土搅拌不正确,造成混凝土质量通病是较为常见的现象。

1.2.1含水量即水泥、骨料和水的比例,含水量低了,会造成裂缝,高了,则强度不够。

1.2.2拌合过程拌合过程要均匀拌匀,如果不能均匀,则容易造成骨料分离,影响强度,同时,在搅拌后到摊铺过程这段时间,如果混凝土变凉,强度也将降低。

1.3施工原因

施工不当,直接造成混凝土的各种通病:运输引起的骨料分离和温度降低引起的初凝现象;模板刚度和支撑不牢造成混凝土尺寸偏差,模板不湿润或有起毛,造成混凝土表面麻面等;浇筑问题,倒入混凝土时高度过高,造成离析。振捣不够,导致混凝土结构变形,强度不能达到要求;工人不能按照基本要求施工,造成不可遇见的各种通病;浇筑时温度过低,而又没有进行保温,造成初凝或冻结。

1.4保养原因

混凝土的凝结对于温度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不能过高也不能太低。这就要求在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必须进行一定时间的保养,如洒水、覆盖等。如果没有,就容易造成干裂或受冻强度不够。

2防止出现质量通病的控制措施

2.1严把检测关

对于原材料,要按照质量标准要求进行严格控制。水泥在品牌、内质符合先定要求的基础之上,要进行现场管理,对于其的出厂日期等要严格要求,超期的水泥坚决不用,同时在进场后要重新进行检测。对于骨料,要控制要级配,不得超过或不足要求,要控制其他杂物两,要加强温度过低时的保温措施。对于一些必要的外加剂,要在使用前进行物质鉴定,保证其符合设计要求。

2.2严把工艺关

工艺主要指的是搅拌工艺。对于含水量,要根据防止混凝土干裂等要求,对最佳含水量进行反复实验后确定。同时,要根据现场的环境和气温,进行适当调整,防止产生骨料离析或初凝现象。在拌合过程中,要根据现场条件确定好厂拌或是现场拌,避免早凝。

2.3严把施工关

施工过程是防止出现质量通病的控制重点。混凝土的运输要采用专用车辆封闭式运输,防止出现骨料分离现象,并算好搅拌完成后到现场的时间,如果出现分离现象,则应在摊铺前进行再次拌合。在浇筑前,要对混凝土的塌落度进行检测,保证符合要求;要对支撑模板进行检查,对刚度和强度进行实验,对内面的模板表面进行凿毛和适当的湿润。在混凝土浇筑是,要控制好浇筑高度,防止造成骨料分析。在振捣时,要按照基本振捣要求选择合适的振捣设备进行,振捣要均匀,时间要足够。对于工人,要进行技术培训和交底,防止技术上不过关。在浇筑过程中,项目经理要加强现场质量的监管,特别是对于一些掩蔽的部位,一定要在进行检测验收符合要求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在拆模时,要保证浇筑后的时间,不能提前拆除,要按照正确顺序拆除,保证不影响混凝土表明质量。

2.4严把养护关

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要按照养护的要求,进行洒水养护,防止干裂。在冬天低温之时,要用一定的材料如塑料膜进行覆盖保温,防止混凝土出现裂缝。在覆盖材料的选择上,可以选用一些当前技术含量较高的材料。总之,混凝土的质量通病是困扰质量的主要原因,但是对于其控制也较为简单,但是需要在施工前后,加强细节的控制,严把每一类材料,严控每一道工序,确保混凝土质量符合要求。

作者:郝利宁李宁郝庆军单位:河北省涉县水利局

上一篇:水利工程建设前期工作质量提高研究 下一篇:水利工程的护坡防风浪管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