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措施在布鲁氏菌病防治中的重要作用

时间:2022-10-18 04:31:19

健康教育措施在布鲁氏菌病防治中的重要作用

摘要:目的 探究健康教育措施在布鲁氏菌病防治中的重要作用。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门诊收治的100例布鲁氏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宣传教育,给予研究组患者实行健康教育措施,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对疾病的认知程度。结果 研究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健康教育;布鲁氏菌病;治疗效果

布鲁氏菌病属于传染性疾病,人和畜类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发病机率。布鲁氏菌病存在治疗周期较长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同时会给患者的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1]。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门诊收治的100例布鲁氏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中,男性62例,女性38例,年龄10~69岁,平均年龄为(47.2±1.1)岁。所有患者均来自于农牧区、半农牧区以及农村。将患者按照随机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行简单的疾病介绍和治疗方案,同时嘱咐患者定期复诊。研究组患者实行健康教育措施,护士要对患者详细的介绍疾病的传播、感染源和防护措施等,同时要发放宣传手册,并且嘱咐患者定期复诊。

1.3疗效判定 根据《临床医药实践》制定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可以完成正常的活动;②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好转,但是仍需接受治疗;③无效:患者的病情未发生变化或者加重。总有效=(①+②)/(①+②+③)×100%。

1.4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

1.5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P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治疗显效率为50.00%,治疗有效率为48.00%,治疗无效率为2.00%,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疾病认知程度比较 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对疾病了解的概率为98.00%,对照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为58.00%。。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布鲁氏菌病可以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黏膜的接触进行感染,其主要通过动物进行传播。如果对疾病缺乏了解,将会影响患者对疾病的预防和诊治,不利于患者的康复,同时,由于缺乏对疾病的认知,患者会产生紧张、焦虑和恐惧的情绪,不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因此,在对患者的护理中,采取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2]。

3.1健康教育措施 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开展宣传活动。护士要利用多样化的宣传教育手段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如现场讲解、宣传单和讲座等,要使患者了解疾病的传染源、预防情况和治疗情况。同时,护士要成立宣传小组,深入到疫区进行宣传教育,并且要对传染源进行有效的监测和控制。另外,护士要加强对科学饲养理念的宣传,从而可以在根源上预防布鲁氏菌病;②预防护理干预。护士要对从事畜牧相关工作的人员进行行为干预,包括疾病的预防常识,感染后的诊治措施等,以期可以提升牧区对布鲁氏菌病的认知程度;③用药教育。护士在护理期间,要加强对患者的用药干预,要提升患者对药品的认知程度,使患者在用药时,可以严格按照医嘱进行规范用药;④心理护理干预。患者在住院期间,会存在紧张、焦虑和恐惧的情绪,不利于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不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针对这种现象,护士要及时的调查患者的家庭背景、生活习惯与性格特征,以期可以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3]。

3.2健康教育的作用 对布鲁氏菌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在医生方面,由于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较高,致使医生在治疗过程中,不需要过多的嘱咐患者注意事项,只需要简单的对患者进行疾病介绍,继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医生的诊断效率;②在护士方面。由于患者的认知度提升,护士可以更多的将精力投入到护理工作中,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护士的工作质量与效率;③在患者方面。通过健康教育,患者可以有效的提升自身对疾病的认知,继而可以缓解对疾病的恐惧和认知,进而可以提升疾病的恢复效果。同时,患者可以在日后的工作中,加强对布鲁氏菌病的预防,减少疾病的发病率;④在牧区方面。通过有效的健康教育,牧民可以及时和准确的掌握疾病的预防常识,并且可以有效的认知感染源,进而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牧区的发病机率[4]。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总之,在对布鲁氏菌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采用健康教育方式可有效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并且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预后。因此,值得在对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高彦辉,赵丽军,孙殿军,等.布鲁氏菌病防治基础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4,06(06):628-635.

[2]钟佑宏,王鹏,宋志忠.布鲁杆菌病检测研究进展[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2,02(05):90-93.

[3]郑莹如,刘沛.济源市2008-2012年布鲁杆菌病疫情分析[J].当代医学,2013,11(26):155-156.

[4]张瑛,杨新明,商月娥.干预性护理对布鲁杆菌病性脊椎炎临床疗效影响的相关性研究[J].河北医药,2015,03(15):1418-1423.

上一篇:抗生素应用于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的策略及其... 下一篇:谈美――中国传统美学视角下的景观设计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