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盲人“看得见”的药品包装

时间:2022-10-18 04:28:49

让盲人“看得见”的药品包装

生病吃药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但对盲人来说,有时可真是犯难!盲人在服用药品的时候,如果不能获得旁人的帮助,就只能通过触摸的方式,根据记忆中药品摆放的位置、包装盒及药物的形状来进行分辨。而通过这种方式获取的信息常常是模糊甚至是雷同的,一旦拿错药,盲人吃错药的风险就难以避免。目前,我国盲人的人数已经达到1700万,除此之外还有规模更加庞大的视力障碍人群。他们的用药安全问题,一直是十分重要但又被我们忽视的重要议题。

能让盲人“看见”药品包装吗?

当然可以,通过在药品包装上使用盲文标注或其他方法,让视障人群更清晰地掌握药品信息,就能从源头上解决他们的用药安全问题。

盲文标注,这是可行的办法

欧盟是最早在药品包装上进行盲文标注的地区之一。

早在2004年,欧盟就通过法规明确了盲人及视障人群药品标签及包装的具体标注方法。除部分医生掌握的、盲人接触不到的处方药外,其余上市药品均强制要求在包装上使用盲文标注药品名称、剂型、规格等信息。在该法规的修正案中,欧盟甚至要求“以适当的形式为盲人和视障人群提品包装说明书信息。”

为确保法规的有效施行,欧盟规定,各国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与药品包装盲文标注相关法规和政策的制定工作;制药企业则依据相关政策,委托包装供应商进行盲文标注药品包装的生产。在这一过程中,制药企业及包装供应商可以得到盲文专业人士及权威机构的技术支持和理论指导。另一方面,盲人及视障人群权利组织也在积极获取使用者的需求反馈意见,为政策修订、包装形式的变更提供信息支持和权威意见。

而在我国,目前已有几家制药企业在药品包装盲文标注方面做了初步尝试。其中,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在红盒皮炎平包装上增加了盲文标注,成为国内第一款在药品包装上加印盲文标注的药品品牌。阿斯利康(中国)有限公司旗下的药品易瑞沙采用压凹凸方式在包装上标注了布莱尔凸点盲文。而浙江贝得药业有限公司做得更多,其目前已在5种产品上通过丝网印刷的方式印制了盲文标注,为盲人及视力障碍人群在无人陪同的情况下,能够正确辨识药品名称、进行安全用药提供了保证。

行动者寡,缘于困难重重

然而,在品类繁多的药品市场中,除上述几款产品外,在包装上加注盲文标注的药品实在屈指可数。

困难是显而易见的。从政策层面来看,以《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为代表的行业相关规定、标准,并未针对盲人及视障人群提出药品包装、说明书和标签方面的明确要求。换句话说,在药品包装上为视障人群提供必要的信息帮助并不是一种强制行为,上述几家制药企业的尝试只是对市场需求的自发性探索,或者说是企业的社会责任使然。

而在技术标准方面,由于药品的特殊性以及盲文的专业化特性等要求,药品包装、说明书上的盲文标注需要特殊的技术标准进行支持,而我国在药品信息盲文翻译、盲文印刷等技术标准方面同样存在空白。

由于国内在药品名称的盲文翻译方面没有可循的统一标准,各企业药名翻译的不同会给盲人分辨药品带来极大不便。同样,盲文印刷的规范性也很重要。中国医药包装协会对外事务部主任张卫民指出,在药品包装上加注盲文标识,具体需要标注哪些信息、在药品包装什么位置进行标注、标注所占面积大小、使用何种印刷方式等问题均需要规范,其中印刷方式尤其需要规范。

从贝得药业的经验来看,由于国内尚没有可遵循的相关标准,该公司当时借助了欧盟法案2004/27EC标准及欧洲盲人联盟《关于如何在所有药品标签中按要求显示布莱尔盲文》指南文件,自行制定了一套企业内部生产操作规范,确定了盲文标注的印刷位置、尺寸、标注内容,随后向药品监管部门提出注册申请。同样出于缺乏标准的原因,贝得药业一度在注册过程中受阻。为此,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管局专门制定了一系列明确规范,贝得药业的药品包装盲文标注工作才得以顺利进行。不难看出,若想让更广大的盲人及视障人群从中受益,亟待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法规对药品监管部门、制药企业和药品经营企业进行指引。

对于从事实际生产的药品包装企业而言,操作过程中也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比方说,盲文标注对包装材质的要求较高,印刷材料的厚度、延展性能、回缩系数、耐磨损性等都需满足一定的标准,无形中提高了生产成本。另外,盲文标注对药品包装储运环境、条件等也提出了一定要求,以避免凸点盲文发生回缩复平或破损现象。一般来说,在药品包装上印刷盲文标注,会增加3%~5%的生产成本。在国家并未进行强制要求,也未出台标准指引和政策优惠的背景下,制药企业很难有足够的意愿和动力投身到这一工作中来,这也是十分容易理解的事情了。

方法总比困难多

2012年11月上旬,国家药监局组织召开盲人安全用药座谈会。对于在药品包装上标注盲文所面临的困难,国家药监局稽查专员杨威称,国家药监局正在委托药品评价中心研究制订盲人安全用药的相关政策。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盲人协会表示将开展药名盲文翻译标准化的工作,为制药企业的盲文标注工作、为药监部门的监督管理提供便利。

从生产实际来看,在药品包装上加注盲文标注应是首选方法。有业内人士指出,药品包装上的很多信息关系到病人用药的安全性,是不可省略的,将盲文和汉字进行“叠印”可以节省印刷空间,增加药品包装的信息承载量,而且不影响盲人和普通人阅读。还有业内人士提议,可由制药企业独立或联合相关单位制作一些盲文版的药品使用说明书,医生遇到有需求的盲人患者时就提供一份,这样做并不麻烦,却能极大地方便盲人。这种做法目前在国外已有先例可循。如德国药品法规定一年内销量达不到7000包的药品无需使用盲文包装,但须制作供盲人使用的不干胶标签,以便药房能够将其配发给有需要的人群。

在不干胶标签上印制盲文标注,或许也将成为解决目前困境的一条可行捷径。这是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在采访中提供的意见。

该业内人士表示,国际通用的盲文是布莱尔凸点,凸点的高度、间隔等都有明确的规定,这对药品包装材料的挺度、回弹性、适印性都提出了较高要求。若单独为了这一群体的需求更换现有适用于普通群体的药品包装,必然给企业带来成本提高的负担。“标签生产商基本上掌握了各种印刷方式,所以我认为不妨将药品盲文标注的那部分交给第三方的标签生产商进行印刷,制药企业只需将印有盲文标注的药品名称、用药说明等信息的不干胶标签贴在普通药品包装表面的某一区域。”他也向我们指出这种盲文标注方式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盒装药品通常是几盒甚至十几盒堆码在一起装箱后再进行运输,运输过程中的振动、冲击等问题势必会加剧药盒之间的挤压,极有可能导致堆码方向上的凸点盲文变形,影响阅读手感,所以标签粘贴位置应尽量避开堆码方向,适宜放在两侧没有挤压的位置。另外,贴标时也应尽量避开盲文信息,减少对盲文的破坏。”

还有一些设想或许也能给业内提供灵感。不是所有的视障人士都能阅读盲文,针对这部分人群,上述业内人士指出:“可为不同药品设计不同的包装结构。对于个别需求量较大、使用频繁的药品,如感冒药、滴眼液等,可以采用通过包装结构变化造成的强烈触感反差来向患者反馈不同的药物名称信息。不同的药物对应不同的包装结构,如果行业可以达成共识,建立结构规范化操作的标准,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推动解决盲人安全用药问题。”

从这个角度来说,让盲人及视障人群“看见”药品包装的途径多种多样。德国实施的“患者信息服务”项目,通过网站向盲人和视障人群提供音频、大号字体的说明书;英国的行业协会与电子系统供应商、国家盲人协会共同合作,为盲人和视障人群提供热线电话收听说明书服务。关爱特殊人群的用药安全,是全社会的责任,需要政府、企业的共同关注和努力。

(实习生方婷、臧微微对本文亦有贡献)

上一篇:他们眼中的2012 下一篇:北京的包装市场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