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疗法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时间:2022-10-18 03:56:35

绘本疗法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关键词:[HTK]绘本疗法;成人绘本;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

摘要:[HTK]文章介绍了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需要心理干预的迫切性。在分析绘本的概念和成人绘本特征的基础上,将绘本阅读和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探讨了绘本疗法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提出高校图书馆在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结合自身优势进行针对的策略。

中图分类号:G25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5)06-0060-03

1背景和目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国家和政府对新疆少数民族高等教育非常重视,极大地推进了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少数民族学生进入高校学习的数量呈现增长的趋势。2000―2012年,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校生人数由47,698人增加到106,893人,平均年增长8.40%。2012年,新疆普通高等学校在校人数达到284,172人,其中少数民族在校学生106,893人,约占在校总人数的40.5%。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新疆少数民族中的优秀人才,他们对促进新疆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也是高校中的特殊群体,他们出生于新疆本土,因其独特的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具有不同于其他大学生的民族心理特性。由于汉语水平较低,文化适应力处于劣势,进入大学后会形成巨大的文化反差,造成心理素质相对脆弱,容易出现心理障碍,因此迫切需要对他们开展针对性心理健康教育。

[+1]阅读可以帮助读者疏解负面情绪,放松心情,预防心理疾患。图书馆作为高校文献信息中心,应积极研究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阅读需求和阅读行为,在阅读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文章选择绘本作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读物,是因为在被称为“读图时代”的今天,读绘本已经成为年轻人阅读的新时尚,其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文字量小,其中轻松搞笑的情节,或偶尔出现的富含哲理的句子,既能使大学生们轻松阅读,又能引大学生进行广泛阅读,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其他类型的读物无法比拟的优势。

[BT3]2绘本的含义和特点

[2] 绘本英文称图画书(icture Book),是一种以图画为主,配以文字说明,有的甚至完全没有文字的图书。大多数的绘本是图和文的一种结合,相互烘托,营造出整个绘本的独特魅力。绘本可以简单地分为儿童绘本和成人绘本两种,成人绘本就是适合成年人阅读的绘本。他的构成需要有两个元素:手绘图画和成人阅读。成人绘本符合成年人的阅读习惯和眼光,对现实世界的观察和体验都围绕着成人世界观,所蕴含的深刻人生经历和哲理只有成人才能领悟或感兴趣,关注的是对成年人内心情感的表达与安慰,注重精神上的愉悦和艺术性,儿童则不易读懂。

[BT3]3绘本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3.1治愈心灵

[2] 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理想实现等诸多方面承受着较大心理压力,往往会出现焦虑、压抑等负面情绪。能够疗救心灵的书不一定是谈人生哲理或激励心志的图书,多数绘本作品都有治愈的特质,简单的故事,却给人以心灵的抚慰。绘本作为阅读治疗的工具已经在心理辅导界得到了实施运用,早在1812年,美国Dr.Benjamin Rush建议病人以阅读绘本的方式来治疗心理问题,儿童心理医师常常将绘本作为“安抚情绪”的媒介。绘本疗法是由台湾大学阅读疗法学者陈书梅首先提出的,陈书梅教授指出,所谓绘本疗法是指以绘本为媒介的一种辅情绪辅导与心理治疗的方法。治愈系列绘本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讲述人们的生活及内心世界,传递出故事的寓意,引发读者的心灵共鸣,心理认同和共鸣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他们的精神失落,从而找到心灵和情感上的归宿感。如《一个人上东京》这本书中,女主人公为了实现梦想,离开温暖的家,只身一人在大都市中打拼,这样的场景是很多少数民族大学生刚刚迈入大学校园时的真实写照。大学生可带着轻松的心情在阅读中释放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心灵得到安抚和治愈。

3.2缓解学业压力

尽管近年来新疆高校加大了对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投入力度,但专门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和休闲娱乐特点的书刊种类较少。在难得闲暇的时间里,少数民族大学生因受到语言和知识结构的限制,不愿意去阅读那些大部头的,说教式的书籍,迫切需要一种非功利的、简单的、可以“速食”的精神食粮。绘本的图画精致生动,文字简洁明了,图文之间隐藏着丰富的细节来讲述深奥的生活道理,是一种极富创意的“轻阅读”形式,完全符合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阅读特点,简单醒目的画面和通俗的文字使阅读变得轻松愉悦,成为一种缓解压力的最佳方式。

3.3培养审美

大学教育多是将知识教育作为目标,很少有高校将审美能力作为培养目标的。郝广才在《好绘本如何好》的序言中说:“现代社会以培养读写能力为基础,一个社会如果拥有大量的文盲,想进步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果社会上‘图盲’充斥,那要达到审美的境界,就还有很深的鸿沟要跨越”。优秀的绘本是综合艺术的体现,在极精练的语言中将故事性、情感性和艺术性完美的结合。阅读一本优秀的绘本就像是在美术馆参观一样可以得到莫大的享受,不但具有造型、色彩、布局、构思等外在的形式美,在作品内容方面也涵有蕴意,具有丰富的审美价值。绘本是画家展示个人艺术特色和魅力的载体,如果去大量阅读绘本,就能在美好故事情节中潜移默化的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意识,促进审美能力的提高,不但可以愉悦他们的身心,有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而且有助于智力增长,而这种能力的提升绝不是单单凭借文字阅读所能替代的。

3.4培养积极心态,塑造健康人格

绘本题材包罗万象,涉及情绪管理、生命教育、成长励志、人际关系、情感教育、休闲趣味等方面的内容,主题大多积极向上。经典绘本作品能以优美的图画、深厚的人文内涵同时满足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读图需要,能够满足培养大学生精神人格的需求。如几米作品里的主人公不论多么的不幸或困难落寞,都不曾放弃过希望,仍然愿意用美好的心境来期待好运的降临或奇迹的出现,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发现这个世界的秘密。通过阅读这类绘本,大学生能在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找到希望和生活的动力,使之终身受益。

[BT3]4建议和对策

4.1建设优秀绘本馆藏

绘本资源建设是利用绘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近年来,成人绘本图书的出版在类型、范围和发行量上持续呈现大幅度的增长,但绘本单价较高,一般少数民族大学生都无力购买,高校图书馆应该增加绘本的馆藏量,尽量做到数量多、质量优和有特色。馆藏量增加了,就如同药房里药的数量和品种增加了一样,绘本疗法才能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发挥应有的效用。在排架时应该把绘本同其他类型的读物区分开来,并根据绘本的作者分类排列。如来自日韩的高木直子、菅泽佳代、奈良美智等,来自台湾地区的几米、庸、弯弯等,以及园内的Hans、寂地、钱海燕、慕容引刀、王卯卯等,他们的绘本风格各不相同,关注点也不一样,但他们的作品都具有较强的影响力,一度成为热销的绘本。

4.2搭建新媒体阅读平台

今天的绘本阅读形式已不仅限于文字书籍,甚至不仅限于纸质媒介,为了迎合大学生追求新事物的特点,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手段,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和推送消息,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在微信公众平台上有针对性地进行推送阅读,在平台上阅读推荐、赏评、活动介绍等,激发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参与热情。对大学生进行消息的定向推送,文字、语音、图片、视频等多元化的媒体元素,丰富了图书馆与用户的沟通方式,使多媒体资源和网络资源像绘本一样可以作为医治心理问题的一剂良药。

4.3举办阅读疗法系列活动

绘本叙事简单,故事的细节和画面以及故事的后续发展等诸多内容都留下了许多可供读者参与和想象的空间,可以经常组织少数民族大学生参加各类阅读交流活动。交流是阅读疗法的核心,平时很多同学可能不愿意对人诉说自己的苦恼,但是要交流读完一本书的心得还是相对轻松容易,经过交流与沟通,把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消除在绘本阅读的过程之中。除此之外,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心理剧扮演、团体心理辅导、经典心理影片展播等形式,丰富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使他们能正确认识自己,增强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学会利用心理学知识和技巧来解决自己遇到的实际问题。

4.4培养高素质的“双语”馆员

馆员的正确引导和服务直接影响着绘本疗法的疗效。应加大培养和引进具有一定[HTK][Y]

[HT]双语水平的老师和有专业经验的少数民族馆员,更好地在民族大学生与图书馆之间架设桥梁。通过针对性地推荐绘本,引导他们走出心理困境,这是成功实施绘本阅读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关键。对于那些感情生活中走不出困惑的大学生,可以给他们推荐一些温情的、乐观的绘本,如寂地的《我的路》《找爱》,几米的《向左走,向右走》,郝广才的《好好照顾我的花》等;对求职的大学生可以推荐几米的《微笑的鱼》《我的心中每天开出一朵花》《月亮忘记了》,等一些既励志又能缓解心理压力的作品。馆员通过与那些有心理问题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沟通、交流,有目的地为其提供多元化服务,真正帮助他们通过阅读改善心理健康的问题。

[BT3]5结语

目前对我国高校来说,绘本疗法还是一个新生事物,但是绘本作为一种文化正在渗透到年轻人的生活中,也将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莫言说:“对于年轻人而言,最好的老师就是阅读”,而阅读绘本所给予的不仅是眼睛的享受,也是细节的领悟和心灵的体会。大学生在与那些优秀绘本进行心灵对话中,必定能开阔眼界、丰富内心、升华境界、健全人格。

参考文献:[HTK]

[1][ZK(#]中国统计出版社.新疆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590-602.

[2](日)松居直著,季颖译.我的图画书论[M].长沙:湖南少儿出版社,1997.

[3]逄伟,孙延军.阅读狂潮何以被掀起――几米绘本在青年中流行的心理学探析.中国青年研究,2007(2):55-57.

[4]张园园.幼儿绘本阅读中的情感教育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1.

[5]陈书梅.教育部“送儿童情绪疗愈绘本到八八水灾区”――兼谈绘本书目疗法与灾区儿童之心理重建.台湾图书馆学会会讯,2009(17):66-69.

[6]郝广才.好绘本如何好[M].南昌:21世纪出版社,2009.[ZK)]

[Y](编校:马怀云)

上一篇:函授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缺陷及弥补思路探讨 下一篇:数字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保存风险评估及控制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