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成长的环境之殇

时间:2022-10-18 02:23:49

民企成长的环境之殇

入门难

2013年1月18日,重庆市政协委员秦远红递交了一份提案:《发挥职能、促进区域民营企业的发展》。

“我希望政府能建立长效机制,让民营企业享有平等的发展机会。”秦远红说。

提起遭受的不公正待遇,很多民企老板就满腹怨气。

早在2005年,市政府就提出,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交通、电信、能源、基础设施等领域。

但在实施中,这项政策很难落地。一些民企老板反映,民企进入这些领域,至少会遭遇“三重门”:一是“铁门”,门槛太高进不去;二是“玻璃门”,看得见摸不着;三是“弹簧门”,进去以后逼你退出来。

对此,博达建设集团总经理王达莉和民生能源集团董事长薛方全心有戚戚。

“基础设施行业设置的门槛,动不动就是十几亿元、几十亿元,有几个民企能进去?”王达莉说。

“多年前,我就放出豪言,有40亿元就去挖气矿,但现在我涉足的却是公交车、加气站、塑胶管等领域,都是国企不愿进入的领域。”薛方全说,“不是我不想去挖气矿,而是天然气开采遵循谁先登记谁开采原则,人家国企抢先登记了,十多年没动一铲土,我看着着急,但进不去。”

在使用生产要素上,民企也感到委屈。

“力帆轿车项目落地审批需要多达26个本本,而国企只需要两个而已。”力帆集团董事长尹明善说。

“2010年,我创办了酷狗熊服装公司,产值一年就做到了2000万元。我想扩大规模,但申请不到土地。我搞不懂,园区里,国企圈的地不是还大片荒着吗?”重庆酷狗熊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段渝说。

融资难

2012年底,一个民营老总找到重庆大学教授蒲勇健。

“我公司还差1000万元……怎么办?”老总问。

“银行融资。”蒲勇健不假思索地回答。

“借钱难呀。”

“我有个学生在银行工作,我介绍你们认识。”

“好呀。”老总眼里燃起希望。

不过,事情并非教科书描述的那样简单。

“这是个民营企业呀……”蒲勇健的学生很为难。

“银行的贷款对象主要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因为它们有‘国家信用’支撑,而民企没有这块金字招牌,所以很难获得贷款。”这件事让蒲勇健感触很深。

银行的理由很简单:民企实力弱、信用难甄别,贷款风险高。

“民企迫切需要融资平台。”蒲勇健说。

近年来,在搭建融资平台方面,重庆各级政府一直在努力。

2010年11月,重庆市中小企业局成立了重庆中小企业融资超市。

“联合市内银行、担保、小额贷款等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服务。”市中小企业局副局长王任林说。

区县也有探索。巴南区工商局成立了微企融资服务中心。“通过‘微保通’贷款,利息比同类贷款低三分之二。”巴南区工商局微企科科长胡敏说。

但这些融资平台具有同一特点:贷款额度小、实际融资成功率低。

《2012年重庆中小企业融资服务蓝皮书》显示:2012年中小企业实际融资成功率仅为14%,实际融资到手的金额只占需求规模的7%。

“没有抵押物,又要低利率,银行当然不愿干。”蒲勇健说。

而对大型民营企业来说,这样的小额融资更是无法解渴。

重庆市工商联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资金缺口已成重庆民企发展的最大掣肘,八成民企的发展瓶颈是资金。

“不少民企,虽然有技术,但往往因为资金缺口,被挫败在中途。”蒲勇健说。

输血民企,政府必须搭建更强大的平台。

办事难

2007年初,石云中决定将三张食品有限公司挪个窝。“我想开始新征程。”他满怀希望地说。

可很快,他眼中的神采就黯淡了――两年半过去,花费近百万元,搬迁手续却只办了一半。“还让不让我活了?”石云中心里窝火。

一拖两年,审批程序极其繁杂。

2009年,时任南川区政务服务中心主任唐昌栋在梳理行政审批项目文件时,吓了一大跳:“发现很多过期货、越权货、叠加货。”过期、越权、叠加的结果,就是“路漫漫其修远兮”。“有人申办民办学校,竟盖了259枚公章。”一区县领导举例说。

2012年底,新世纪游轮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朱胤还是没有等到回话。

“‘太阳’工程都到点了。”朱胤一脸无奈。

2008年,市政府颁布《关于加快“山水都市”旅游精品――“太阳”工程建设的意见》,按照文件规定,第一期新造或改造的10艘游轮,每新造1艘给予一次性贴息补助540万元,每改造1艘给予一次性贴息补助270万元;在游轮建成下水并被评为五星级标准的,当年一次性支付给游轮业主。

看到这项政策,新世纪游轮老总彭建虎真是喜出望外:“我们筹了一笔钱,准备造两艘五星级豪华游轮。”

2012年,两艘豪华游轮建成下水。

“我们向市旅游局递交了申请贴息补助540万元的报告。”朱胤说。

没想到迎面而来的是一盆冷水。

“游轮评上五星级才能给予补贴。”

“那好久开始评级呢?”

“2014年。”

听到这话,朱胤心都凉了:“‘太阳’工程到2012年底就结束了。”

“政策不稳定、不延续,让我们太受伤了。”朱胤说。

朱胤道出了不少民营企业家的心声。

2012年10月8日,市长黄奇帆召集民营企业家开座谈会。当天发言的12位民营企业家中,有多人提及已缴纳了土地出让金的项目土地,因为用地指标、城市规划的调整或其他原因而无法落地。

张德文来自香港,到重庆经商已有13年。

刚到重庆时,他干劲十足,几年内开办了三家工厂,“但干着干着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很多‘戴箍’的,都来找你的茬。”张德文最想不通的是交税的事,“当初招商时,领导拍着胸口说,房屋税可以不缴,但等我刚把厂盖起来,收税的就来了。”

刘昌海是搞服装的,谈起这些年的感受,他一下激动起来:“‘小鬼’特难缠,动不动就大开口!”

来自食品企业的吴克华也有类似遭遇:“一次工商局的人打来电话,说是发现一批假冒我们商标的产品。我正高兴呢,他们的传真来了,要求提供打假经费。管理就是罚款,服务就是收费,令人哭笑不得。”

2007年,重庆成立了市纪委市监察局行政效能监察室和市政府行政效能投诉中心。部门办事效率和官员办事作风虽因此大有改善,但潜伏的问题依然严重。

在刚刚闭幕的全市“两会”上,市长黄奇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坦陈,服务型政府建设还任重道远,有的部门和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不强、办事效率不高、工作作风不实,形式主义、虚报浮夸、脱离群众、等现象依然存在。“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切实加以解决”。黄奇帆强调要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要求坚持科学理政、依法行政、从严治政、廉洁从政。

“春江水暖鸭先知。”对于这些问题,民营企业感受最深刻,对改善政务环境的愿望也最强烈。

效率低下,会抵消民企决策的速度优势,增加交易成本。

“小鬼”难缠――民企就会把研究发展战略的时间用到研究社会关系上。

上一篇:精益化管理工具在医院后勤中的运用 下一篇:中国股票发行制度演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