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农民企业家人性分析

时间:2022-09-11 07:58:07

当代中国农民企业家人性分析

摘 要: 农民企业家是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产生的特殊群体,除具备一般企业家的本能和本性外,他们的以官为本、收益理性、投资依赖、家族庇护、居功自傲、自由散漫、吃苦勤俭、小富即安等人性特点比较突出。人性的表现是很复杂的,当代我国农民企业家人性表现出“经济人”、“社会人”、“政治人”、“道德人”等多方面的倾向性;农民企业家人性及其表现的多倾向性对社会资源配置、社会结构变迁、公共权力分配、企业家道德体系构建等方面产生重要作用,应从经济、社会、政治、道德等方面构建制度,激励农民企业家人性表现朝良性方向发展,促进其成长。

关键词:农民企业家;人性;人性表现;多倾向性;人性激励

中图分类号:C91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3)01-0127-06

人性,即人的本质特征,是指人的本能和本性[1]。人性是与某种行为规范联系在一起的,不同的人性特征有不同的社会行为。农民企业家,即从农民群体中产生的企业家[2],这既是一个技术结构概念,指企业的最高经营管理者(资产的人、技术持有人),也是一个创新功能概念,指农民群体中成长起来的企业的发起人(组织创新者、机会利用者),还是一个社会群体概念,他们以业缘关系结合起来,有共同一致的群体意识,而且只有其他社会阶层、社会文化对这个群体认同,农民企业家才能真正得到社会的认可,他们一般具有农民的身份,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同时大多也是企业的投资者或主要投资者之一。认识农民企业家的人性特点,把握其人的规律,探索农民企业家的管理和激励机制,为更好地促进农民企业家成长有重要的意义。

人的本质特征包括很多方面,可以总结为“善良、权欲、赌博、贪财、好色、食欲、追求情感、爱美、好奇、逍遥、嫉妒、乐于被人称赞”等12种本能和本性[1]。这是就整体而言的,农民企业家有其特殊的人性特点,即使是一般的人性特点,也有其特殊的表现。

一、农民企业家的人性

作为一般的人,农民企业家具有普通人的本质特点,同时,作为企业家,他们有具备企业家的本质特点。本文分析人的本质特点在农民企业家身上的体现,即我国农民企业家的特殊人性,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以官为本。受封建社会传统思想的影响,农民创业者(创业者和企业家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创业者侧重于成长的过程,企业家侧重于成长的结果。在考察农民企业家创业的过程时,称创业者,将两个概念统一,下同)固有一种官本位、封妻荫子的思想,他们渴望有特权,能升官发财,光宗耀祖。官本的思想在企业内部的主要表现是:当企业有取得一定成绩时,他们的权力欲扩张、恩泽家族的思想得到充分表现,于是助手、秘书、保镖等各种职务被设置起来,各方亲戚朋友被安置到企业工作,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能给经营管理者们一种自我实现的成就感,他们认为这是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

2.收益理性。农民企业家具有经济的理性,他们有利己的思想,企业经济行为的发生基本是由利己的思想驱动的。他们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同时,他们会寻求在有限条件下实现利益最大化的方法[3]519。比如,安排自己亲属在企业上班,能让他们家族成员名正言顺地以工资形式收回部分投资,降低投资的风险。这种理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只要有收益,他们基本上会维持对项目的投资,直到没有收益时才从项目撤出。这种做法遵循一种“绝对收入原理”[4],即只要有收益,尽管自己的劳动不计报酬或者仅仅获得廉价报酬,他们仍然会不断地投入。这与一般投资者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决策是不同的。显然,这里他们忽略的是他们自己的劳动投入。

3.投资依赖。当代我国农民企业家大多生长在计划经济时代[2],他们与计划经济体制有着较深的联系。他们经营的企业一些由国有经济或集体经济性质的企业演变而来,一些由这些企业的管理者发起或组建,受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的管理方式和作风的影响,吃大锅饭的思想根深蒂固。很多企业由多个股东共同出资建成,股东一般也是企业的主要负责人。一些股东的惰性和依赖性使得他们寄希望于别人去承担义务,自己则坐享其成。比如一些股东在企业经营状况好时分得公司利润,经营状况不好时,就推卸责任,甚至要求撤资。比如一家车业公司,由两个农民创业者共同投资,公司总共人数40人,但经营中一位创业者只顾中饱私囊,尽量规避其个人经营风险,经常虚报开支套回现金以收回投入,而经营中如果觉得自己表现较好,则马上要求小功劳大奖励,造成合伙者很不愉快,无法经营,后来两人分立,两人经营的状况才得以好转。

4.家族庇护。农民企业家家族观念浓厚,集资建厂时,自己的亲戚朋友最易被说服,在发展阶段,自己的亲戚朋友出力也最多,分享利润时,自然首先也是亲戚朋友。公司内部裙带关系严重,一些好的差事安排给亲戚朋友,而一些辛苦且酬劳少的工作安排给“外人”,招聘新员工时一般也只招收熟悉的人。比如一家食品厂,发起人靠打工积累了一部分资金,后来做食品生意赚了100多万元,投资这类食品厂需600万元,而农民出身的创业者融资渠道非常有限,发起人只好向亲戚朋友借钱,并向工人集资,在二手市场买了设备将工厂建成。公司存在明显的裙带关系,各种“皇亲国戚”占了公司员工的70%以上,现公司员工规模发展到78人,平均文化程度却不到初中毕业,并且大多年龄偏大,缺少创新精神,企业很难再有所发展。

5.居功自傲。农民企业家是从农村发展起来的经济精英,有一定的个人英雄主义思想,他们认为企业的功劳在于其个人经营有道、管理有方,他们在企业里发号施令,霸气十足。而企业里一些部门的管理者则占“地”为王,表现出一种山头作风,专横跋扈,惟我独尊。这种心理,在企业内造成人治管理,增加管理成本,在企业外造成社会关系紧张,易错失企业发展良机。

6.自由散漫。农民固有一种小农观,小农生产方式是一种个体行为,常常是“自家的地、自家的犁、想下地就下地,想种啥就种啥”,因此一些农民创业者不愿受到约束,缺少自律。他们常常没有规章,不讲制度,随心所欲,缺少企业主管应有的责任,尤其是对企业员工,对企业所在社区的责任。调查发现,农民企业家建立规范管理制度并遵照执行的不足20%,公司内部管理差,也不愿接受他人的管理。

7.吃苦勤俭。农民秉承勤劳憨厚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能吃苦耐劳,通过劳动致富。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吃苦勤俭表现为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不以利小而不为,有活就干,有钱就赚,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同时,他们也深知经营成果来之不易,消费较收敛,投资很谨慎。

8.小富即安。很多农民企业家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很难发展了,他们满足于自己的既得利益,胸无大志,小进即满。企业家的抱负和境界决定企业发展的程度,自己都不想把企业做大做强,企业自然发展不了。小富即安的另一个重要的消极表现是:一些农民创业者存在很强的投机心理,当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后,他们就想尽办法分得公司利润,收回投资。即使企业处于不景气阶段,他们还是想办法从中得利。等投入的资金通过各种手段收回以后,他们不再关心企业兴衰与否,甚至在资产清算时还能想办法大捞一笔。

以上农民企业家的本质特点体现出他们群体特征的特殊性,表现在企业经营和管理方面,其优点是他们创业激情高、决策谨慎、踏实经营、勤恳做事;一些企业掌握在以血缘、亲缘为纽带的家族成员手中,容易形成团队合作。但其局限性也很明显,容易造成创业投资较少、企业规模不大、经营管理落后、发展能力不强。比如一些农民创业者独断专行、缺少自律、好大喜功、推卸责任、急功近利、不守信用等等,阻碍了其自身的成长。

二、农民企业家人性表现的

多倾向性 从上面的分析知道,农民企业家的本质特点包括多方面的内容,体现出其特殊性,这和他们生长的历史背景、生活状况、受教育程度、工作阅历、社会环境有关。人性的表现就是这些人性特点在特定环境下的特定的表现形式。

1.农民企业家人性表现的复杂性。人性既是一个个体概念,又是一个群体概念,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每个人都其个性特点,表现出不同的本质和特征。同时,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群体之中,以类的形式存在。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人性,从而有不同的思维倾向和行为方式。农民企业家有着与非农民企业家不同的思维倾向和行为方式。

人性既是一个静止的概念,又是一个变化的概念,是静态与动态的统一。作为人的本质和特征,人性有其相对的稳定性,这是我们能够区分不同的人性,从而分析农民企业家人性的原因。同时,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心情,所表现出来的人性是不同的,所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品性,不同的时段有不同的品性。人的本性有先后层次,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环境,一种本性的强烈程度会超过另一种本性,从而形成不同的思维倾向和性格特点。一个时间段某种或某几种人性处于主导地位,表现出一定的思想倾向和行为特点,另一个时间段另外一种或几种人性处于主导地位,从而表现出另外的不同的思维倾向和行为特点。农民企业家在自身发展的不同阶段,表现出来的人性是不同的。

农民企业家是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产生的特殊群体[5],处于转型时期的当代农村,历史文化沉淀和现代文化思想共同渗透,传统农业生产与现代工业生产相互交织,城市生活方式与乡村生活方式彼此融合,各种文化思潮相互激荡。因此,农民企业家的人性特点是多方面的,农民企业家人性表现亦呈现出多方面的倾向性。

2.农民企业家人性表现的几种主要倾向。农民企业家的各种本能和本性或动或静、或强或弱,彼此消长,相互共生,形成农民企业家人性表现的如下4种主要倾向:

第一,经济人倾向。经济人是主流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新古典经济学认为:个体在从事经济活动时,为使利益最大化,需要精明的、理性的计算,即人是有理性的、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的人。随着社会经济现象的复杂化,经济人假说不断得到发展与完善,经济人被认为是为了追求个人目标或目标集合的效用函数最大化的“泛经济人”,个人利益的衡量,既包括货币收入等纯经济利益,又包括名誉、地位、尊重等不能用纯经济尺度来衡量的利益。今天,经济人被认为是追求个人效用的最大化、具备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倾向的个体,较之于古典“经济人”,更和现实生活中的人相近[6]。

现阶段我国市场机制尚不够健全、市场风险比较复杂、社会保障力量薄弱,社会心理趋于理性化,农民企业家的收益理性、投资依赖、家族庇护、小富即安等人性本质在一般情况下都会得以体现,这些人性特点既使农民企业家具有很强的经济理性,也使这种经济理性具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他们的 “绝对收入”投资原则、个人利益及家族利益的泛化、小富即安的心理满足效应是他们经济人倾向的表现。

第二,社会人倾向。社会人与“自然人”相对。通过社会化,使自然人在适应社会环境、参与社会生活、学习社会规范、履行社会角色的过程中,逐渐认识自我,并获得社会的认可,取得社会成员的资格,农民企业家的成长过程包含了其职业社会化的过程。

长期以来,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的存在,我国农村和城市存在着巨大的差异[7]139191,企业家常常是非农企业家成功的代表,农村中发展起来的企业家是排除在这个群体之外的,他们常常被称为“暴发户”、“土包(工)头”等。城市创业者与农村创业者在文化教养、经营理念、创业条件、管理方法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他们获得的政策支持也是不同的。一段时间里,社会对农民的感情,也是一种叶公好龙的感情,口头上虽然认可,内心却是排斥的。农民企业家即使 “富”了,他们也不因此而“贵”。正因为被封闭在狭小的圈子里,他们的官本意识、居功自傲、家族庇护的本质才超出其他的本质占据了主体地位。取得企业家身份的认同,是农民企业家职业社会化的过程,也是农民企业家社会性的追求。

第三,政治人倾向。所谓政治人,即是政治关系的承担者,亦即社会公民进入政治生活后所体现出来的人格特征[8]。农民企业家具有很强的官本意识,他们创业的目的甚至就是为了提高其社会地位,获取政治资源,比如相当一部分的农民企业家只要有机会,他们一般就会在政府里谋求职位,或者寻找政治代言人。

农民企业家政治人倾向的原因是,政治的接触能使他们获得体制内的政治资源,给他们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比如承揽政府扶持项目,取得资金,获得廉价资源,获取相关信息帮助企业决策未来发展的动向,等等。农民企业家的官本意识和收益理性的性格特点也因此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四,道德人倾向。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阐述了人性不同于经济人的另外三个方面:同情心,正义感,行为的利他主义倾向[9]22147。这些即是人的道德性的体现。中国有着几千年的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有着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农民企业家同样也有着吃苦、朴实、善良、道义等传统美德,他们有着艰苦创业、诚实经营的一面。

另外,农民企业家道德表现在一种公共的精神,他们参与社会公共精神的积淀,承担社会道德的监护责任,他们在维护生态环境,发展慈善事业,建设和谐社区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农民企业家人性表现的多倾向性,构成了农民企业家群体经营目标、经营理念、经营方法的复杂性,但经济倾向仍然是基础,其他的倾向以途径或结果的形式存在,并形成了独立的表现形式。同时,各种倾向相互作用,其合力作用的结果是:农民企业家群体将传统农业生产方法理念与现代企业管理思想结合起来,将企业经营方式与其他各种组织的运作形式结合起来,将企业的经营目标和企业家的个人理想结合起来,形成特有的农民企业家的经营和管理方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不竭的源泉。

三、农民企业家人性表现的

社会作用 农民企业家的人性影响农民企业家的行为,进而影响整个社会。农民企业家人性表现有以上四种主要倾向,农民企业家人性表现对社会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对社会资源配置的影响。农民企业家经济人的倾向决定了他们对社会资源配置的影响。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配置资源主要通过价格涨落、供求行情变化和竞争来进行,并最终使生产在边际效益等于边际成本的资源配置最优条件下完成市场交易。农民企业家是市场资源配置的主体,除参与市场竞争外,农民企业家对农村资源的配置和对经济的调节作用还表现在农村企业的一种“资源聚集器”的平衡作用[10]。当农村经济状况较好时,农民储蓄增多,农村资源富足,利于农民企业家经营的企业吸收农村富余资金,吸收富余资源,扩大生产,使农村更加富足。当农村经济状况欠佳、农村资源匮乏时,作为“资源聚集器”的农村企业,利用以往积聚起来的财力,发展生产,接纳农村劳动力,从而释放一部分生产能力,释放一部分资源,弥补农村不足,使农村经济状况整体趋于平稳。这是农民企业家利益趋向的经济理性在农村特定环境作用下的结果。

人性表现的经济人倾向也决定了农民企业家作为市场主体对资源配置的特殊影响。投资过程中,只要有收益,即使他们自己的劳动不计报酬或者仅仅获得廉价报酬,他们仍然会不断地投入。这里他们忽略了他们自己的劳动投入。这种资源配置能充分挖掘资源的价值,促进农村经济发展[11]。

另外,农民企业家吃苦勤俭的本质特点,使他们能积极分担产业链中工作繁重、附加价值较低的一部分,有效地填充了产业链条的一些角色,影响产业分工。农民企业家在产业分工方面,尤其是在农产品加工方面,他们的角色越来越明显。

再有,他们的经济理性使他们热衷于对短期利益和自身利益的追逐,造成企业发展的外部负效应明显,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低水平恶性竞争,损坏生态环境的情况时有发生,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值得说明的是,农民企业家对资源配置的影响,无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他们对短期利益的追求,吃苦劳累,不计自身劳动成本,正是在农村市场产品供求和劳动力供求矛盾的表现,是市场经济规律在农村的作用形式。

2.对社会结构变迁的影响。农民企业家社会人的倾向决定了其作为社会主体对社会主流角色的追求。农民企业家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产生的群体,是1978年体制改革后的特定产物,作为新的社会群体、新的利益主体和新的社会阶层,他们有着对社会地位、身份以及与他们身份地位相对应的权利、义务的追求。他们有他们的规范与行为模式,这也是人们对他们的行为期望,这种追求和期望的相互作用以及群体间的相互排斥与接纳的过程推动社会结构的变迁。

作为一个社会阶层,农民企业家参与公共产品的提供,参与公共制度的构建,参与公共文化的积累。以农民企业家为主体的各种民间商会和行业协会,在公民社会的形成和公共领域的建构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从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和社会文化地位上看,大部分农民企业家居于现阶段社会的中间水平,他们是当代社会的中产阶级。农民企业家的壮大有利于扩大我国当代的中产阶层。他们新的社会阶层权利的诉求,有助于推进权利分配的合理化;各种社会阶层利益主体博弈磨合,有利于形成开放、包容、自信的和谐局面;中产阶级的壮大,有利于推进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有利于推动中产阶级成为主流阶层的进程。

3.对公共权力分配的影响。农民企业家政治人的倾向决定了他们对权力的诉求,并最终影响公共权力的形成和分配。调查发现,经营企业最初是农民企业家达到生活安稳的一种手段。由于他们以前的底层社会地位,当满足了生理、安全、社会需求以后,他们迫切要求其能力和成绩得到社会的承认,并期望自己有体面的身份和较高的经济社会地位,于是开始寻求向别的方向发展。在官本位思想浓厚的中国农村,他们致力于向政界发展。一些农民企业家通过努力,在当地做了村支书,进了乡政府,当了人大代表,或者进了其他行政或事业部门。农民企业家参与政治活动,为基层政府、基层组织注入了新的力量,为基层组织开拓了视野,提升了行政能力,但同时也由于他们政治素质的高低不同和政治路线的原则差异,加大了基层组织的行政风险。

农民企业家获得公共权力的途径也是不同的,有的通过金钱贡献向政府部门请职,有的干脆贿赂有关官员,跑官要官,这助长了政府部门腐败的风气。也有的是通过培养政治后台实现其政治表达目的的,他们通过这些后台插手政治事务,影响公共权力的分配,同时也助长了权力寻租的不良现象。

农民企业家官本位的本质影响公共权力形成和分配,其最终结果是对传统官权体系的弱化,客观上有利于使权力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4.对企业家道德体系构建的影响。农民企业家的道德人倾向决定了其作为道德主体参与对企业家道德体系的构建。社会转型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发生变化,企业家的行为方式、价值体系也发生深刻的变化。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从二元体制向一元体制转化的社会进程中,农民企业家都是重要的推动者和承担者,其道德体系直接影响市场经济体系的道德构建。在诚信经营、生态环境维护、和谐社区建设、公共精神积淀、社会道德监护、慈善事业发展等方面,农民企业家都是其中道德规范、道德原则、道德精神的承载者、奉行者和体现者。

农民企业家艰苦创业、诚实经营的人性本质是农村市场的道德支柱,他们吃苦、朴实、善良、道义等传统美德,成为企业家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农民企业家狭隘的经济理性本质使他们在其成长、发展过程中,为了赢利而或多或少地采用了农民的原始手法,利用人情世故、钱财以及其他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法打通关节,偷税漏税,投机经营;为了获得原始积累和剩余价值,对与他们同样出身的工人并不手软;乡镇企业、个体私企和各种私营矿山使得很多地方变成癌症高发区,等等,这些弊端将严重影响企业家道德体系的构建。

总的来说,农民企业家是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同时又打下了传统农民浓厚封建思想的烙印,他们体现的是传统思想在市场经济中与现代思想的结合和交融。他们依赖、自私的人性本质会连同其他群体相似的本质构成对道德体系的冲击,而在当前社会,农民企业家吃苦勤俭、诚实经营等人性本质是问题的主要方面,这有利于企业家群体道德的良性维护。

四、农民企业家人性激励的

制度构建 农民企业家的人性特点及其表现的多倾向性,决定了其人性激励制度安排的特殊性,应针对农民企业家人性表现的4种主要倾向构建相关制度,促进其发展壮大,放大其经济和社会效应。

1.农民企业家的经济理性、投资依赖等本质使他们热衷于对自身利益和短期利益的追逐,造成企业发展的外部负效应,政府的政策取向应对造成负效应的行为严格规范,尽量减少外部不经济现象。同时,应加强调控,必要时制定产业发展规范,引导投资方向,注重投资质量,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低水平同质竞争。而在企业内部,应帮助农民企业家建立产权明晰、权责分明的现代企业制度,减少投资依赖、家族庇护、管理涣散等现象发生。

农民企业家吃苦勤俭的人性特点以及只要有收入就不计成本投入的经济理性,决定了他们劳动和创业的积极性,应为他们打造平台,提供更多的创业机会。投资的动机往往源于投资能力的成长,能力的成长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个人对自己能力的判断主观性较强,一定情况下,居功自傲的本质表现出来,未免造成经营管理失误,应加对强投资者能力的培养和评估,及时给予指导,建设农民企业家创业孵化器,对农民创业者予以适当的帮助和扶持。

2.针对农民企业家对社会主体角色的追求,应加快建立农民企业家身份、文化、情感的社会认同机制,加强企业家群体感、归宿感培养。应正确处理政府引导与农民企业家主体地位的关系,尊重农民自立自强的创业精神,尊重他们自主创业的需求和他们的市场经济主体地位。同时,作为社会转型时期的特殊群体,农民企业家的权益容易被忽视,政府应重视对他们的合法权益的保护,促进其发展壮大,防止将他们边缘化。

3.对人性的认识是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的根本前提,有怎样的对人性的认识,就相应地有怎样的政治制度的建构[12]47-50。农民企业家有政治人的表现倾向。应加速市场机制建设和完善的进程,推进农民企业家集团化、差别化发展。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政府与企业家座谈和对话的活动,拓宽农民企业家政治接触的途径,拓宽农民企业家政治表达的渠道,比如一些地方在人代会企业家代表或政协企业家委员的数量方面加以考虑,就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4.加强企业家诚信建设。农民企业家创业过程是创业者与地方互动共生,互惠互利,整合经济社会资源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农民企业家、社区、农村劳动力相互支持合作,实现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个合作的前提就是诚信。应倡导诚信建设,发扬农民诚信传统,惩处不诚信的行为,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道德环境。应加强农民企业家社会责任意识培养,建立社会道德档案,将不道德行为及后果记录在案,扩大其警示效应,加大对不道德行为的处罚,提高不道德行为的风险和成本。同时,也要倡导企业家慈善行为,形成让慈善成本也能被买单的机制,给他们以适当的回报,这种回报可以是物资方面的,也可以是精神方面的。

参考文献:

[1] 王征兵.人性与经营管理[J].科技导报,2003(10):6164.

[2] 王征兵,梁惠清.工业企业中农民企业家人员管理规模研究[J].求索,2008(9):15.

[3] Becker.The Economic Approach to Human Behavior[M].University of Chicago,1976.

[4] 王征兵.中国农业经营方式:精细密集农业[J].管理世界,1995(5):195200.

[5] 梁惠清,王征兵.中国当代农民企业家的产生过程及环境审视[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7176.

[6] 王丙毅.“经济人假说”的演变及其启示[J].理论学刊,2003(6):3941.

[7] A Lewis.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r[M].The Manchester School,1954.

[8] 汪波.政治学基本人性假设的再探讨——论“政治理性人”的基本逻辑[J].浙江社会科学,2007 (6):5258.

[9]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0] 梁惠清,王征兵.农民企业家与农村市场资源配置[J].求索,2011(11):14.

[11] 梁惠清,王征兵.当前我国农民创业者投资行为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9(9):8493.

[12] 莱斯利·史蒂文森.人性七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上一篇:浅论中法城市公园绿地景观设计之差异 下一篇:人格塑造:“人格面具”与文化的教化功能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