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童心 行走在反思的路上

时间:2022-10-18 01:18:14

走上教师这个行业是由生活中很多因素共同决定的,可见我并非是天生的教育者,同样我也不是在做好充足的准备后才去做教师的,我的成长是伴随着孩子一同开始的,可谓是“教学相长”吧!

我带着众多的好奇与不解,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实践过程中才逐渐地获得了后来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点滴经验,以及对教育真谛的领悟。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其间我一直思索――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该怎样解读童心?为什么要解读幼儿,它对教师的成长有何帮助?在解读中,教师要做些什么?而伴随着阅读的结束,我的疑问、迷惑也似乎跟着峰回路转,很多埋藏在心中多年的困惑,忽然间豁然开朗。在一边阅读,一边实践的过程中,对如何走近童心、解读幼儿我也逐渐得出了一些粗浅的经验和认识,在此希望与大家共勉。

如何解读幼儿?

教师捕捉、观察幼儿行为特征,既是教师解读幼儿信息的来源,也是基础,同时,它还是探析幼儿行为原因的过程,也是教师解决问题以及自我反思的过程。其间,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了提高,幼儿的成长也逐渐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那么究竟应该怎样就读幼儿呢?

捕捉行为现象

幼儿看似不经意的动作其实是内心需求的信号,尤其是肢体动作,经常是幼儿思维的外化表现形式。比如在午睡时,有的孩子会在床上翻来覆去,其实这有可能就预示着他想小便。作为教师要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细心观察幼儿的不寻常的行为,并及时作出判断,选择有价值的行为进行解读,在不同中寻求共性。

探析行为背后

探析行为背后

解读是为了给幼儿不同寻常的行为一个合理的解释,找出行为的原因。解读可以从教师自身对幼儿的了解以及沟通讨论两个方面展开。

基于对幼儿的了解,即教师对该年龄阶段幼儿的特点和此行动中该幼儿的了解,其中包括幼儿的需要、兴趣、经验、能力、个性特点、家庭背景等方面。基于沟通与讨论,在一个不同寻常的行为发生后,教师要及时与该幼儿进行语言、身体动作等方面的沟通,用心聆听孩子的心声,初步了解该幼儿行为的出发点。也可与家长沟通该幼儿在家中的行为表现,或与全体幼儿讨论该行为的利弊之处,在与全体幼儿进行沟通时,可以请所有的幼儿进行换位思考去感受。

反思教育的不足

作为教师要学会观察、学会挖掘事件背后所隐藏的秘密所在,更重要的是要进行习惯性地反思,从幼儿的行为中反思自身教育的不足、家庭教育的缺陷,找出原因,对症下药。

提供适宜的策略

适宜的教育策略是为了解决问题,改变幼儿不同寻常的行为,让他们能更快乐地生活。因此,教师要理解、信任幼儿,用一颗宽容的心去谅解他,关心、尊重他的选择,此外教师还要学会等待,因为有些变化是微妙不可言的。根据情况的不同采取相应的处理方式,如因势利导,提供材料、情感的支持等。

解读幼儿,推进教师成长

教师的专业成长体现在这些微乎其微、看似细小繁琐的小事上。教师将每天经历着的各种小事进行一定的思维加工,以文字的形式体现出来,成为生动的教育故事、案例,把事例转变为案例的过程,也是一个重新认识这个事件或故事、整理自己思维的过程。长此以往,可以使教师把自己的教育实践作为研究过程,边行动、边反思,进而不断调整教育行为,改进教育实践和提高教育质量,教师也由此实现了专业成长。

增强教师的能力

通过解读幼儿可以提高教师的观察判断能力、分析反思能力、行动实践能力和总结提升的能力。解读幼儿需要教师去观察捕捉;需要教师去分析经历过的小事、分析自身的行为,发现背后潜在的教育观念,需要不断自省、积极寻求改变;同时教师作为教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遇到问题,需要根据教育的具体情境灵活应变,对不同的孩子因材施教:需要教师进行总结提炼。

丰富教师的知识

在问题发生时,教师有时可能仅靠自己微薄的知识是难以解决的,他们可能会去寻求同伴、专家的帮助,可能会到书籍杂志、网络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解读幼儿的过程也是丰富教师专业知识的过程。

引领教师树立正确的观念

教师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并不是仅靠书本习得的,教师掌握正确的观念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行动过程,教师的教育观、儿童观在解读中不断改进、不断增强。

教师需要做些什么

解读幼儿看似困难,其实很简单,它只要教师拥有一颗童心、有记录的习惯、质疑的精神和博爱的胸怀,就可以走近孩子的内心深处。

拥有一颗童心

作为幼儿园教师,童心是一切教育行为的基础。

记录的习惯

一双眼一张纸一支笔随时记录幼儿的行为,记录的文字不需繁琐,只要把幼儿行为和教师此时所思所想的关键词记录下来即可,并保证每天留出十到三十分钟进行整理。

质疑的精神

会质疑的人才会思考,会反思的人才有进步。因此,教师要对幼儿不同寻常的行为和该幼儿以往的行为、其他幼儿的行为进行对比,找出不寻常之处。

博爱的胸怀

教育更需要爱,需要教师去承认幼儿的正确行为、去原谅幼儿的不到之处,需要教师把他们当作自己的亲人对待,需要教师把教育幼儿当作一种事业,解读幼儿才能深入进行。

上一篇:日本幼儿园的人际关系教育纪实 下一篇:在线交流 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