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应急管理机制

时间:2022-10-18 01:12:57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应急管理机制

[摘 要]随着高校的进一步扩招,高职院校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对学校的办学声誉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学生管理队伍应急管理机制亟待建立和完善。本文根据学生管理队伍存在的现实问题,对学生管理队伍应急管理机制进行了粗浅的探索。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应急管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5-0233-01

一、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现状分析

1、部门职责不明晰,忽视学生管理队伍的作用。长期以来,高职院校把处理学生突发事件的职责归结于学院的安全保卫部门,忽略了学生管理队伍在学生突发事件预防和处置机制中的重要作用,没有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学生管理队伍上,导致学生管理队伍现状很难适应应急管理机制建设的需要。

2、辅导员数量与学校办学规模不相适应。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要求高等学校总体上要按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一线专职辅导员岗位;每个班级都要配备一名兼职班主任,且要求具有本科学历和相关专业背景。但随着高校招生规模逐年的不断扩大,学生数量大幅攀升,直接造成辅导员数量的相对减少。与此同时,生源的素质参差不齐,导致辅导员工作难度的提升。在这种情况下,辅导员不能全面的对学生情况进行细致掌握,不能对学生的不稳定因素进行系统排查,因此他们就无法提前对学生出现的事件苗头做出准确判断,从而有效的将突发事件消灭在萌芽状态。

3、辅导员工作职责不明确,工作纷繁复杂,待遇低,导致辅导员队伍的不稳定性。由于各高校对辅导员职责不明确,凡是与学生有关的工作,事无巨细,都由辅导员去完成,临时交办的任务非常多,辅导员整天忙于应付事务性工作,可是职业地位和待遇却明显低于从事教学工作的同龄人,这种不合理的辅导员队伍的管理机制,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导致主观上并不想长期从事学生管理工作,工作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缺乏应有的应急管理的责任意识,辅导员队伍流动性很大。

4、辅导员队伍缺乏相应的知识背景和理论素养,从而制约他们对学生应急管理措施的理解和执行力。应急管理机制建设重在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通过与学生交流和沟通,对所获得的各类信息及时进行分析,排查各种不稳定因素,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置。但是,一方面,各高职院校不断地从优秀的应届大学毕业生中招聘专职辅导员充实学生管理队伍,使辅导员队伍呈现年轻化的态势。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学生数量的急剧攀升,学生素质的良莠不齐,各种矛盾和问题不断出现,因此学生管理工作急需年富力强、有经验、有能力的辅导员队伍。面对这种矛盾,必须提高和改善专职辅导员队伍的知识结构和理论素养。而目前的情况却是,高职院校在辅导员的任职条件上,除把具有本科学历作为硬性条件外,对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法学等方面的专业背景并没有作出相应规定。同时,某些高职院校的领导对学生管理队伍的业务培训和人才培养工作不够重视,使得很多辅导员不具备从事学生管理工作应具备的专业和理论素养,使他们无法适应各类突发事件处置预案中的工作要求,难以保证各项应急管理措施的有效实施。

二、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应急机制

针对当前学生管理队伍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的管理者必须树立“事前预防与事后处罚相结合”的应急管理理念,重视和强化学生管理队伍在应急管理机制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应急管理工作机制,努力打造一支专业化的学生管理队伍,为学校和谐稳定地发展保驾护航。

(一)建立辅导员招聘、选拔机制,提升学生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1、明确辅导员的任职要求。辅导员必须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和相关人文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政策理论水平,能够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职业指导,能够为学生提供知识化和专业化的服务。

2、明确辅导员的工作职责。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包括: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专项调研工作;学生突发事件的应对与处理。学生处等职能主管部门负责对辅导员进行全面的评估与考核,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引导其树立危机意识。

3、明确辅导员在岗期限。学生管理工作具有很强的连续性,频繁流动会给应急管理的基础工作造成很大损失。因此,辅导员在岗期限必须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无特殊情况,不能轻易调动或流动。

(二)建立辅导员培训长效机制,提升学生管理队伍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能力

1、建立辅导员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机制。

(1)岗前培训

入职前,对辅导员开展政治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他们的政治敏感性和责任意识,引导他们以积极的心态和适当的言行去面对学生以及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

(2)岗位培训

入职后,结合工作需要,经常开展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培训。为了做好突发事件的预防,及时消除不稳定因素,应结合案例分析组织辅导员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育政策法规》等相关的法律法规。从而有理、有据、有力的开展工作,有效的解决学生突发事件,同时,全面掌握高职院校各类突发事件的处置预案,做好学生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

2、建立辅导员奖惩机制。辅导员任职期满且考核优秀的,可申请转为相应学科的专业教师,并且职称对等;或根据本人意愿可以从事学院相应的管理工作,享受相应的岗位待遇;对愿意在岗位上继续工作的优秀辅导员,可根据其工作年限,提高其岗位津贴待遇,鼓励有经验的辅导员自愿长期留在岗位上,从而保证学生管理工作的连续性和学生管理队伍的稳定性。凡是因个人素质或工作失误造成事态恶化和蔓延的,应实行责任倒查追究制。

(三)建立常态化的信息管理机制,提升学生管理队伍应急管理的预警能力

1、筛查校园内重点人物,并给与长期的追踪和关注。高职院校在每年新生入学时,应对新生的心理状况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心理档案。对于在普查中发现的有心理障碍、心理疾病或有抑郁轻生倾向的学生,辅导员要给与密切关注,并给以相应的心理咨询和辅导,必要时转介给心理专科医院。

2、建立学生应急管理信息传递网络。辅导员根据学生情况建立由优秀学生骨干组成信息管理网络,主要负责各方面敏感信息的收集与上报,同时,辅导员通过走访、信箱、热线电话等方式收集学生信息。各种信息经辅导员分析整理后,及时传递到学院有关部门。根据学校的指示,辅导员以最快的方式和速度与有关学生取得联系,做好事件的处置工作。

(四)整合学校有效资源,建立学生管理队伍应急管理的运行机制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淡薄,导致各种令人扼腕叹息的事件时有发生,因此,学校应由教务处、学生处、安全保卫处等职能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对学校各种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将危机意识教育和应急技能的培养纳入日常教学、学生管理工作之中,建立常态化的应急管理运行机制。将应急管理的理念、各类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处置、安全防范知识、心理疾患的表现与预防等应急管理的相关内容纳入教学环节,教学任务由德育教师和辅导员作为教学骨干来完成。同时,有计划开展应急演练,使学生掌握危机发生时的逃生和自救基本技能,也可以使参与应急管理的辅导员明确自身的职责和相互间的配合关系,有助于发现应急管理预案中存在的问题,便于及时修正和完善。

上一篇:商业空间室内设计与商业营销的关联性 下一篇:国内外投资冲击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