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督学角色意识 注重广泛收集证据

时间:2022-10-18 01:12:54

增强督学角色意识 注重广泛收集证据

背景:2013年11月初,北京市海淀区督学研修团一行16人赴英国伦敦进行了为期11天的教育督导考察。这次赴英考察,是海淀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组织的督学研修的继续和深化,也是在学习贯彻《教育督导条例》大背景下,加速推进督学责任区,尤其是督学队伍建设的一次十分及时和必要的取经问计之旅。

反思分享交流,提升督学证据意识

1.督导的目的是提升质量,督导标准要达成共识

英国教育督导是讲究实证的,遵循“每个孩子都重要”的理念,近年来提升督导工作水平,加强督导工作力度,确实使得原来一批比较薄弱的学校逐渐提升教育水平,让更多的学生受益,实现教育公平。

我国教育督导的目的也是提升教育质量,可以借鉴英国督导中督导标准共识的做法,即让督导评价标准在督学、校长和教师间达成共识,让每个评价指标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得以落实,实现标准化的教学:什么样的课是好课?什么样的互动是有效的?教师教以及学生学的效果如何?教师如何关注每一个学生学习的提升……虽然,教无定法,但标准的统一能为学生的全面提升做好充分的准备,也为教师的提升指引方向。

2.证据意识要督学、校长、教师共同确立

我国的督导评价,还可以借鉴英国督导的证据收集方法。在对督导评价指标达成共识的基础上,我们也需要在教师层面、在校长层面逐步树立证据意识,用证据来说明评价结果,这样能更有说服力,以理服人,用事实说明问题。作为督学,在走进学校前,应该全方位地收集证据,根据评价指标,用证据说明评价结果,增强自身的专业性,提升评价的权威性。

走进英国学校,细微之处见理念

“每个孩子都重要”是2003年英国政府颁布的教育绿皮书《每个孩子都重要:为了孩子而改变》中确立的教育理念。它强调每一个孩子都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每一个孩子都应当被珍惜和爱护。这次有幸以督学的身份走进各类不同的英国学校,从细微之处观察英国的公平教育理念。

1.分层学习,让每个孩子都成长

到伦敦后,我们参观的第一所学校就是Berrymeade学校,这是位于西伦敦多元文化社区的一所小学。学校教师团队有天赋、肯奉献,不但追求学习成绩优秀,还给学生提供课堂以外的、广泛的实践机会。走进校园,看到的是孩子们天真的笑脸,每个孩子见到客人都会说上一句“你好”。每个年级都会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发展最好的班级一个班有1位教师和1位助教,在需要特殊关照的班级里则有1位教师和3位助教,确保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升。

2.关爱学生,还要为家长服务

英国是个拥有多元文化的国家,近几年有众多来自不同国家的移民。学校不仅为来自异国他乡的学生提供教育,而且还为他们的家长提供教育服务。不仅要在学生的学业上让每个孩子都有所成长,而且要为他们本土文化的传承请专业教师,让他们了解自己的民族,明确民族的发展。同时,还会向贫困学生的家长提供教育,让他们跟着孩子一起成长。

3.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差异

“每个孩子都重要”的理念,在英国的小学中随处可见。除了每个班级配备的老师和助教外,还在楼道、大厅、活动室中随处可见助教老师辅导有需求的学生。而这些学生也是有不同层次的。一部分是学有余力的学生,需要在学科上更深入地学习;另一部分是学习困难或有特殊需求的学生。课间,助教老师都在进行一对一个别辅导。我们对这种现象很感兴趣,在与校长进行深入沟通时,得到的答案是:学有余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是由学科教师提出建议――当发现学生在本学科学习中成绩突出,为了在全英学生水平测试中取得更优异的成绩,而向学生提供的一种个性化学习服务,当然是要征得学生及家长的同意,才能在正式课程结束之余由助教老师来实现个别化辅导。而学习困难的学生在家长授权下,由助教老师对学生进行个别补课,确保学业水平达到合格水平。

4.平安校园,管理有法

本次研修我们一共参观了8所学校,无论小学、中学还是大学,无论公立还是私立学校,无一例外地让我们感受到了校园格局不同于中国学校。没有宽敞大气的校门。若不是竖立的校牌,从外观看不出是所学校。而且每所学校都安装有铁质护栏,来访者必须在前台经过认真登记,方可进入。学校前台是类似中国学校教导处的部门,能很好地管理学生和家长的出入。这里的空间不是很大,再往里走,学校内部的教室、活动大厅、操场等豁然开朗。部分学校,如TIDEMILL泰德米尔学校利用技术手段来监控校园出入情况:设置自助式访问卡制作机,每位来访者通过前台电脑进行视频拍照,填写姓名和来访事由,经过打印环节制作出入卡。无论是校园外还是校园内,都能从细节之处看到学校对学生安全的关注。

注重证据收集,以督导促学校发展

1.接受教育督导,监测教育水平

我们问校长是否欢迎Ofsted(英国教育标准局)督学来到学校进行督导?很多人说不欢迎,学校压力巨大。因为通常是接到督学电话的12小时后,督学就会入校进行为期2-4天的全面督导。但大多数的校长表示愿意主动邀请督学到校,这样能更有效地跟督学进行交流,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

对学校的督导是英国对学校教育质量监督的一种有效途径,经过多年的全面督导,英国学校,特别是公办学校的教学质量逐年提升,确保了教育公平,让穷孩子也能享受到好的教育。

英国督导的标准由Ofsted制定,所有教育从业人员都遵循统一的评价标准,根据学生的不同年段,学校的不同性质,进行相应的评价,由第三方独立机构派出的督学定期对所有类型学校和教育机构进行督导,评价结果统一公布在英国教育标准局的网站上,供政府、学校、家长查阅,方便政府了解所辖区域的教育质量是否均衡;方便学校了解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更方便家长为孩子选择理想的学校。

2.注重证据收集,提升教育质量

身为督学角色,这次赴英之前就知道英国的督学非常注重收集证据,让督导工作尽可能的专业化。这次来到英国,我们请教了多位小学校长,英国督学是如何走进学校,如何收集证据的。

英国的督导模式,要求学校教育在工作过程中留痕,不仅督学下校督导时按照国家规定的统一标准来收集证据,说明学校在被考核的项目是否符合标准,达到哪一级水平:杰出、好、需努力,还是不合格。为了能使教师们在教育教学中时刻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进行教学活动,所有学校都会从英国教育标准局的网站上下载督导框架,按照框架的各项指标进行有针对性地评价学生学业、教师的教对学生的改善、学校对学生的关怀,以及学校的教育管理水平。

通过访问多所学校,我们了解到为了保证学校的教育质量,每所学校的管理层都会精心地开发比Ofsted更加翔实、标准更高的适合本校的评价方法和手段,平时就会按照Ofsted指标体系的四大领域进行证据的收集。因为,每次督导时,督学都会看学生学业水平的提升,会从网上直接调阅所有学科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否有提升,是否超过本地区同级学校的平均水平,用数据说话。

学校无论是否接受督导,每年的11月份都会提交本年度学生重点科目的学业水平数据,依靠第三方评估机构进行数据分析并公布于众,督学在进入学校之前就已经将学校的学业水平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在课堂观察、学生作业以及学生访谈的过程中加以印证。

经过长期的被督导的过程,学校的校长、教师都对Ofsted的指标体系非常熟悉,知道评价内容及要素,明确评价等级,能有效地指导教师关注教与学的过程。平时学校管理层也非常重视数据的收集,在Berrymeade小学校长办公室的文件夹中都是按照评价指标的指向收集的过程性数据,包括学习效果、教师水平、学生提升、管理水平四类督导指标数据。更有优秀的校长Sean Flood 先生,开发出了基于六项评价指标的网络评价系统,给出每项指标的四个不同级别的具体描述,便于校长或督学监课时进行选择,系统自动生成评价结果,通过证据描述,以及个性指导评语,就能生成一份比较完善的评价报告,便于校长有理有据地与教师进行沟通。这种校长经常性的听课,用数据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对学校教育的提升不言而喻。

总之,这次赴英督导节奏快,收获多,不仅学到了成熟的经验,同时领略了有效的方法,对督学工作很有帮助。

上一篇:平面设计 美在创意 下一篇:为什么要奖励一朵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