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开学生身上“好”与“差”的枷锁

时间:2022-10-18 12:34:54

解开学生身上“好”与“差”的枷锁

摘 要: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正如走遍世界,也无法找到的与之完全一样的一片叶子一样。传统概念中的好与坏,对学生来说,只是在特定条件下进行的一种狭隘的评判,并非绝对的、不可逆转的。面对所有学生,教师都应平等关爱、因材施教,从而促进其发展。

关键词:学生;信心;关爱

无论是性格、兴趣还是能力,不同学生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差异,然而学困生并非一无是处,优生也不是完美无缺,小学生的可塑性很强,所谓“优”与“差”并不是不可逆转的最终结局。因此,身为教师,我们应该把关爱平等地播撒于每一个稚嫩的心灵,对学习基础薄弱、自制能力差、没有良好习惯的学生,我们更应耐心教导,真情感召,促其进步。在此,笔者浅谈一下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所思所悟。

一、真情鼓舞,点燃希望

每个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各不相同,成绩总有相对高低。其中所谓的“学困生”成绩相对较低的结果,多数是由学习不专注、学习兴趣淡薄、信心不足或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等因素中的一种或几种所导致的,学困生并不等同弱智,甚至在创新方面,优生和学困生从某一角度来说他们完全对等。

例如,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上学时曾经是个令老师头疼的差生,甚至被学校老师劝退。但是爱迪生的母亲没有因此放弃爱迪生,而是顺应爱迪生活泼好动、热爱思考、喜欢探索的性格对其进行培养,担当起教师之职。正是亦师亦母的理解、信任、关爱和支持,对这个学校的“学困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他最终成为闻名世界的发明家,一生的发明成果竟多达1000多种。

可见,有的“学困生”可能这方面差,那方面强;也有的学困生可能当外界环境或内在心理发生改变时,学生的学习动力激增,学习成绩迅速提高。因此,教师对“学困生”应多观察、多沟通,找到阻碍其学习进步的症结,并对症下药,助其进步。

二、平等关爱,不吝鼓励

可能很多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都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你越讨厌某个学生,该学生就越破罐子破摔,学习成绩也越来越差;相反,你越欣赏某个学生,该学生各方面的表现越积极,成绩则越来越突出。因此,教师不要把爱集中洒在某个或某几个学生身上。教师应善用慧眼,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并及时对其表扬和鼓励,促使他们共同进步。

例如,笔者曾教过这样一个“学困生”,他不仅成绩差,而且还有很多不良习惯,表现常令老师、学生感到头痛。有一天,笔者利用多媒体播放图片,向学生介绍各种花卉。期间,我问大家都喜欢什么花,很多学生都说自己喜欢玫瑰或牡丹等娇艳美丽的花,然而这个学生的回答却与众不同,他说:“老师,我喜欢的花是仙人掌。仙人掌虽不名贵,浑身是刺,但它生命力顽强,而且在浑身的尖刺中依然能开出美丽的花朵。”班里多数学生对其观点并不赞同,而我却由衷地为他的回答鼓掌,继而对大家说:“同学们,他说得非常好,大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欣赏事物。仙人掌不仅生命力顽强,而且还能在浑身尖刺中开出美丽的花。难道我们的人生不该如此吗?无论遭遇多少荆棘坎坷,我们都要不懈努力,绽放美丽的奋斗之花!”此话说完,我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此后,这名学生的各种表现急速转变,不良习惯减少了,听课专注了,与同学相处和睦了,成绩也很快有了起色。

对待所谓“学困生”,教师应多付出一些耐心,多给予一些宽容,多进行一些学习上的指导。长此以往,他们就会被师爱融化,敞开心扉,对自身的重视也会增强,进而更加积极地面对学习和生活。

三、爱之有道,爱之有度

对待所谓“学困生”,有的教师视而不见、漠不关心、无视其自尊;也有的教师恨铁不成钢,学生犯错时,惯用训斥的方式,忽视其内心感受。然而成绩落后的学生容易消极悲观、自暴自弃。身为教师不仅要关爱学生,且须对学生表达关爱方式要恰当、爱中有严、不可无度。

有些“学困生”的“差”可能与教师的态度大有关联,很可能是教师对一些问题处理不当,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例如,笔者班里的一名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常做小动作,作业拖拖拉拉;课下与同学也不会友好相处。我多次对其批评教导,也不见好转。为什么种种努力后仍事与愿违呢?细细琢磨,是我对他要求过高,致使他总是无法达标,无法得到肯定,久而久之信心受挫,丧失了向上的劲头。反思之后,我首先调整自己的心态,不再挑他的缺点,而是放大他的优点,并及时对其优点加以肯定。慢慢地,这名学生不仅可以按时完成作业,上课越来越专心,与同学相处也越来越融

洽……

教师应该解开学生身上“好”与“差”的枷锁,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不能偏宠“优生”,使其妄自尊大,也不可轻视“学困生”,令其自尊受挫。教师应心怀责任感和无私的师爱去教导、培育每一个学生。当然,在教学实践中,不管面对所谓的“优生”还是“学困生”,教师都要用心去了解,而后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王慧慧.浅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与实践[J].学周刊,2016(24).

[2]孙丰富,李慧霞.小学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J].中国校外教育,2016(15).

上一篇: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创造奇迹 下一篇:《声声慢》中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