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推广“绿色建筑”对中国的启示

时间:2022-10-17 11:43:41

新加坡推广“绿色建筑”对中国的启示

在绿色建筑的推广上,中国各级政府部门身体力行,但进展缓慢。问题是要得到从开发商到业主的广泛认同并不容易。而“花园城市”新加坡在推广“绿色建筑”方面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它有哪些经验可为中国借鉴呢?

新加坡的“城市花园”建设

自建国以来,新加坡政府虽然每五至十年修编一次城市建设规划,但始终坚持建设“花园城市”的理念。在修编时,新加坡政府要求按照“可持续发展新加坡”的要求,并充分体现“绿色建筑”、“环保优先”的理念,把全国分为若干个区,优先规划绿地和集水区,以生态建设和水资源保护为龙头,把经济发展对环境的破坏最小化,由此使新加坡成为世界的“绿色建筑”典范。

新加坡由64个岛屿组成,境内草茂花繁,道路两旁树木成荫,街头到处是小花园、小草坪,花香草绿,空气清新,因此被世界公认为“花园城市国家”。新加坡的绿化是立体的,高大的乔木,低矮的灌木,如茵的草地,相互辉映;楼房的立面绿化,立交桥和高架桥的垂直绿化相得益彰,营造出了一个美好的绿色世界。

新加坡的人口密度达到了每平方公里7000余人,位居世界前列。“人多地少”、资源短缺是其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在此情况下,新加坡政府提出了人均8平方米绿地的指标,并要求在住宅前均要有绿地,插缝绿化。新加坡在中央、东北、西北等不同区域建立了四个自然保护区,禁止开发,保留原始的热带雨林;在东部和西南部又建立了两个树木保存区,砍伐树木必须经过批准,这使得全国每一个大区域都有一大块自然保护区和树林;中心城区和政府组屋区每隔一个小区域,都要保留一块空地开辟成小公园,确保绿化分布均匀。

新加坡的绿化规划设计得十分具体。从区域性公园、绿化带、街心邻里公园,到停车场、高速路、人行道、高架桥、楼房立面等,对绿化的位置、面积、标准、责任人都有明确规定;对建房,规定绿化面积纳入规划蓝图,作为建房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法令固定下来,保证实施到位,使房屋与绿化相互衬托。为了保证绿化,新加坡还通过罚款与奖励机制为其护航。政府在加强绿化教育、提高全民绿化意识的同时,对损坏绿化的行为实行严厉处罚,还向为绿化作出贡献的人提供奖励。如有花园的住宅如果不筑围墙,让花木供路人欣赏,就可予减缴房地产税。对城市绿化有杰出贡献者更是能受到很高的赞誉。

新加坡的“绿色建筑”推进

2005年,新加坡建设局开始着手实施绿化新加坡的建筑环境计划,推出了建设局绿色建筑标志(Green Mark)认证计划,并以评估建筑物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及奖励其可持续性发展形成为目的,考核的指标包括节能、节水、环保、室内环境质量和其他绿色特征与创新五个方面。

建筑能耗占新加坡能源消费的比例超过50%。与别国Green Mark更加强调能源的效率,形成由高到低的四个评级标准:白金级、超金级、黄金级和认证级,对建筑节能的要求定为35%至15%不等。对于新建建筑,新加坡政府还出台了绿色建筑面积奖励政策:对白金级别绿色建筑,政府给予最高达2%的额外建筑面积,最高达5000平方米;对超金级绿色建筑,政府给予最高达1%的额外建筑面积,最高达2500平方米。对于既有建筑改造,政府出台了1亿新元的激励计划。

Green Mark由政府主导和呼吁,企业自愿参与。通过几年的发展,各方对于绿色建筑的认识逐步加深。而且节能设备和材料的生产商也开始意识到这里面蕴含的商机,他们的努力使得绿色建筑的成本逐步降低。从2008年开始,政府采取了强制和奖励的双向推动方式:一方面政府通过立法,强制新建建筑必须符合Green Mark的合格标准。新加坡建设局会对建筑进行检查,合格才给开发商发入住许可证;另一方面,政府推出奖励方案,如对达到相应标准的绿色建筑,奖励开发商相应比例的容积率。

新加坡的“绿色建筑”的理念,最初也是从国外引进的,其推广历经了从呼吁到鼓励到立法的不同阶段,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今,中国在绿色建筑发展方面面临一些问题,在新加坡的发展轨迹中也出现过。

新加坡的绿色建筑发展之路

2015年9月2日,2015年国际绿色建筑大会(IGBC)在新加坡召开。新加坡建设局在会上推出了最新版的绿色建筑标志计划认证(Green Mark),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可。

那么,新加坡推广“绿色建筑”有何最新的发展?有哪些经验值得中国借鉴?

新加坡建设局局长姜锦贤曾在会上介绍说:今年新推出的Green Mark已经是第五版了,对于绿色建筑的要求提高了很多,更加关注建筑整体节能的性能,而不是其中某一方面。尤为重要的是,新加坡很重视利用太阳能,我们跟企业强调将太阳能融入到他们的建筑设计中,从而减少对其它能源的依赖。

他说:我们希望企业在第一时间用上太阳能,如果不便的话,至少要预留空间给以后加装使用。而且我们对于太阳能利用的打分是很严格的,不是建筑中使用了太阳能,就可以在Green Mark评价中得分,而是必须达到一定比例才可以。在五至七年前,太阳能板的造价还是比较高,投资回收期要20多年,但是现在因为中国和其他国家光伏产业的发展,价格降低,投资回收期缩短到七到十年。另外,政府建设的建筑强制使用太阳能板。比如公园、政府的组屋等建筑设施上,都要求搭建太阳能板,而且由政府统筹购买太阳能板,可以降低成本。

他介B道,电力是新加坡建筑采用的主要能源,所以建筑能效及“建筑能耗指数(EUI)”只限于电耗。从2008年到2014年,商业建筑总楼面面积增加了25%,而其总用电量只增加了16%,相比较低。我们通过分析企业的EUI,可以看出6年间建筑能耗指数降低了7%。

新版Green Mark提升了应对气候变化、建筑能耗、建筑资源管理以及智能和健康建筑的标准,增加了激励机制。新标准还细化了对写字楼的要求,政府不仅会对建筑本身进行节能的考核,还要求业主对租户提出节能行为的要求,如租户自我的装修和改造是否达到节能和能源协调管理的标准。

中国要根治“纸上绿色”

中国曾经被《纽约时报》认为是“建筑理念的大孵化器”。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让政府和社会积攒了巨额财富,各式各样的建筑一波一波拔地而起。

对于中国而言,何为“绿色建筑”?根据2013年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的《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绿色建筑”是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2012年,财政部和住建部提出:到2015年。新增绿色建筑面积要达到10亿平方米以上;到2020年,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重要超过30%。

目前,中国绿色建筑占总建筑比重尚不足1%,且其中大部分是“纸上谈兵”。建设热潮的背后,中国在绿色建筑领域的意愿和努力正在受到考验。尤为关键的是,目前绿色建筑在中国仅仅是一个跟风的噱头,甚至在一些地方,还是为了争取环保型经济领导权所下的赌注。

2006年,住建部的《绿色建筑标准》所认证的项目分为两类:设计标识与运营标识。设计标识指的是开发商在图纸设计阶段递交认证请求,专家在图审合格后发放设计标识,设计标识的有效期为一年。而运营标识则是实际建成的“绿色建筑”,标识的有效期为三年。现实情况是,大部分的开发商在取得了设计标识后,不再申请运营标识。因为运营标识要投入一年后才可以使用。也就是说,中国九成多的绿色建筑不过是“纸上谈绿”。

住建部在2014年6月公告,批准新国标《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自2015年1月1日起实施。新版《标准》比2006年的版本要求更严、内容更广泛。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绿色建筑标准将从过去的引导,逐步扩大到强制,强制范围也要逐步扩大。但绿色建筑评定的“设计标识”类别依然存在。“新标准”将绿色建筑分为三个星级,虽然二星级、三星级标准较严,但其中一星级标准被业内人士认为远低于美国标准,且未来评定权会下放至地方相关部门。一旦这样做,其效果将会变得更加微弱。

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全国绿色建筑仅达到1.627亿平方米,剩下近两年的时间里中国尚有8亿多平方米的任务需要完成。有媒体报道,截至2013年年底,“三星标准”所认证的1.64亿平方米中,92%为设计标识。这意味着,目前中国的绿色建筑的“绿色”H仅停留在图纸上,而非建筑中。目前,中国绿色建筑的需求尚不明显。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只有4.9%。业内人士担心,这可能导致中国成为一个仅是“纸上绿色”建筑的国度。

(责编 张圣荣)

上一篇: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探讨 下一篇:浅析理化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