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物理课“合作学习”的一般模式

时间:2022-10-17 10:54:52

不同物理课“合作学习”的一般模式

摘要:以教师为中心,以考试为目标的传统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合作学习是新课标下的一项重要教学组织形式,它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本文就合作学习进行了探索和研究,试图从学生角度出发,研究和探讨合作学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旨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适应现代教育改革的需要。

关键词:合作学习 教学模式 物理教学

作为从事教学多年的一名物理教师,长期的传统教法带来的学生积极性不高,学习效率低的现象。小组合作学习作为高效课堂改革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已在有些省市被广大教师所采用,实践证明在许多方面极大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目前,我国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工作仍处于初级阶段,如何在日常教学中得到应用?使用的实效性到底有多大?怎样进行合作学习?面对所有这些问题,本人积极实践,勇于摸索。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具体探究了一些教改思路,总结了一些教改的经验,希望能为进行小组合作方式有所帮助。

一、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

在强调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今天,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不应只是被动的服从和相互信息孤立的关系,而应是和谐、互助的合作学习关系,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达到互教互学、教学相长的理想境界,这应该是合作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

《新课程改革标准》指出,教学应以学生为本,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主旋律,成为实施推动素质教育的关键。教学应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动精神,积极利用和创造一切有利的外部条件,促进学生主动创造地发展。主体性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主导作用的和谐,重视学生在教学中主动地学习,主动地发展,追求学生知识的掌握与能力发展的和谐,重视学生主动探索精神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在实践中,小组合作学习能实现国家提倡高效课堂,有效教学的目标。

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实践探索

1、学习小组的建立

(1)为每个小组制订小组概况表

每组选出一个组长,选出的应该组长成绩优秀、认真负责。组员是由好、中、差学生组成。还制定了一对一负责制度。 (2)确定小组成员

每个实验班的学生接近56人,按人数分为8组,每组7人。每组都应包含学习成绩好、中、差的学生。还需依据组员们的兴趣、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进行个别调整,以保证各小组间水平相当,能展开公平竞争,尽量发挥每一个学生的长处与优势,通过分组使得每个小组成员都能为小组贡献自己的力量。

(3)座位安排是有益补充

让每个小组成员坐在一起,有利于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有助于生生互动、组际交流,与利于教师巡查指导。 有利于解除学生思维束缚,便于言语交流。

2、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

(1)选好小组长是关键

小组长是一个小组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是教师的得力助手,是联系教师与全班学生的纽带。选好组长,直接关系小组学习活动的效率和成败。教师可以采取自荐的方式或组内商讨评议产生等的方式。每个组长都有责任检查他们的小组成员是否学会基本教学内容,检查预习笔记,考察复习内容,组织本组成员出检测题,做好检查登记记录本。组间随时互换批改或考察,以为老师掌握课下学生学习情况提供依据。

(2)每个成员在小组中都要被赋予特定的职责

每个学生每节课所需完成的任务不固定的,小组长要对每次学习任务进行总体安排,布置每人的任务量也要大体均衡。

(3)学习的步骤

一般是:每次提前布置预习任务,写好导学案,具体教学中,每组成员对课堂上提出问题进行讨论,进行组间交流,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展示,本组人员先对讲解部分进行补充,其他组及老师针对不足再次进行补充或纠正,若经过争论后大家的意见仍不统一,留做课后继续讨论,通过组内、组际及师生反复交流,最终形成共识,实现教学目标。

3、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

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分为课前协作式、课中讨论式、课后研讨式三种。

①课前协作

学生根据学习的需要,在课前分工协作完成学习任务。这种方式一般是把总任务分为几个任务,由小组成员分别承担一个子任务,汇总每个成员的子任务来完成整个小组的学习导学案,小组成员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内完成各自的任务。

②课中讨论

学生根据学习的需要,在课内通过不同小组学习成果共同讨论完成学习任务。在讨论过程中,小组成员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既可以针对问题自由发表自己见解,也可以仔细地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有时还可以进行辩论。教师可根据教学的要求、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适时点评及补充。不能一味放任学生讨论。

③课后共同学习

学生根据学习的需要,在课后进合作学习。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指学生围绕课内没有解决的问题或可以延伸的问题在课后作进一步的探讨;二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小组的同学课后互帮互助,通过分工与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三是指小组同学根据章节自己选题出40分钟测试题,组间交换测试、互评。老师参与评出优秀试卷及优秀考生,并给予奖励。

4、教学时间安排

对每一节课总体要做到:教学目标要简单,教学内容要简化,教学过程要简洁,作业练习要精练,学生思维要灵活。所以教学时间也要科学布局。例如;关于《牛顿第一定律》课的流程大致如下:根据课前安排学生查资料了解历史讲述亚里士多德、伽利略、迪卡尔观点及简介,并完成导学案相关内容(5分钟)――老师提供器材,各组设计实验验证“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小组内互相讨论设计方案(10分钟)――各组讲述设计思路并展示实验过程(8分钟)――各组讨论方案优缺点(5分钟)――期间教师的引导、补充以及讲解(8分钟)――师生共同得出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8分钟)――教师小结(1分钟)。

三、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优点

1、课堂教学时间构成情况的变化

这些差异表现在: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几乎不与学生小组交往,而注重与学生个体及全班学生交往,交往时间很短,而在小组合作教学实验展开后,教师的课堂交往对象不仅是学生个体和全班学生,而且,学生小组也作为一个重要的功能单位成为教师的重要交往对象,学生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交往时间很长。

2、极大激发了学生求知欲

实验前后实验班学习主动性测查结果与分析。实验班学生在实验前后,其学习主动性有了明显提高。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0%的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满意,10%认为基本满意;85%认为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能完全发表自己的观点,10%的学生认为能基本发表自己的观点;9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成绩和能力在小组合作学习后得到了提高。

3、促进了学生能力培养

课堂中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单位时间内学生学习效率、提高表达能力,也有利于学生口语交际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形成独立的人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四、有待解决的问题

通过组织合作学习教学形式,可以看到,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课堂行为及学习兴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施教策略也因此发生了变化。但是,在探究中发现还有不少问题没有或无力予以解决。如课堂课时不足,很难在课堂上将问题充分展开和广泛讨论,常常给学生一种意犹未尽的遗憾;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得不到有效的保障等。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如何改进现行的教学评价体系,使教学评价更有利于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利于体现学习成效公平公正等问题,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总之,此种合作学习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还需在进一步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整合,这正是今后继续进行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但不管怎样艰难,都有理由坚信这种教育理念的先进性和这种教学方式对未来人才培养的不可替代性。因此,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有必要通过更加扎实的理论研究和更加科学的实践探索,去努力完善它、发展它。积极探索合作学习的学习模式,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使合作学习的学习模式真正成为学生主动探索知识、提高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是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

上一篇: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艺术 下一篇:小学数学教材之开放性教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