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

时间:2022-10-17 10:40:11

如何培养小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

摘 要:提出问题,创设情境,改进教学方法,教师应尽可能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动机,营造提出问题的氛围,创设提出问题的情境,指导提出问题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促使他们在问题中发展自我,提高学生的整体数学素养。

关键词:问题;氛围;方法;发展

有人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不应仅仅局限于解决问题,而应让学生参与数学问题的提出过程,“能从日常、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即“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与代数问题的过程”“经历收集、处理信息,进而提出问题的过程”。由此可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处于教学活动主导地位的教师,对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一环。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思维是由问题开始的。我们每一位教师要认识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不是一个方式问题,而是一种教育观念问题。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越来越不爱提出问题,越来越提不出问题,这也是教学中一个不争的事实。造成这种局面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教师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只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忽视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学生自身的好奇心、认知冲突、教学氛围的宽松与否等因素也制约着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再次,学生能否提出问题还涉及方法问题,有些学生不明白怎么问、问什么。

那么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呢?

一、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增强提问的勇气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增强学生提问的勇气,首先,需要教师营造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应以真诚的尊重和发自肺腑的爱心对待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对待那些数学学习稍差一些的学生。其次,需要引导学生消除对教师、教材的崇拜和迷信,敢于对教师的讲解及书本上的内容提出质疑。有时,教师还可以故意“犯下”一两个错误,引导学生质疑,以培养学生敢于挑战、提出问题的勇气。

二、创设适当的数学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教师不仅要营造让小学生敢于提出问题的学习氛围,还要善于创设蕴含数学问题的情境,让孩子有积极提问的兴趣和意识。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追寻数学问题的欲望和激情,造成其认知冲突,诱发质疑猜想,唤醒其强烈的问题意识,从而诱发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因而创设适当的数学情境,对于培养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①挖掘数学知识本身特点,创设数学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挖掘数学知识本身特点,创设数学情境。如在教学《吨的认识》时,一位教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一个苹果的重量是100();一只孔雀的重量是100();一头大象的重量是6()。学生很快便在前面两个括号里分别填上了克、千克,但是在解答第三题时遇到了“障碍”。此时,学生便会思考并提出这样的问题:有没有比千克更大的质量单位呢?6吨究竟是多重呢?……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②创设生活化的数学问题情境。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目标是从现实生活中“看到”数学,并应用数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因而,教师可以将数学知识还原于现实背景中,将数学知识和儿童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激发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兴趣。尤其是在第一学段教师应当重点关注孩子是否能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并积极观察、引导、肯定学生提出的和别人不一样的问题,鼓励孩子大胆、尽量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三、改进教学方法,创设提问的机会

教师在备课时往往注重分析教材,注重课堂结构设计的环环相扣,无形中把学生提问的时间给挤掉了。许多教师在教学中都要求学生循规蹈矩,要发言先举手,如果没有教师同意,即使有疑问的问题也不能提,因而也就禁锢了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具体的解决方法:①通过多种学习方法,为学生提供提问的沃土。为了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在平时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留下提问的余地。要让学生利用合作学习、小组讨论、动手操作等多种方法,通过思考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创新精神。②设立“提问卡”,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设立“提问卡”,记录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课前收集卡片,进行综合、规类,在课堂中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自己探索或在教师指导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③设计开放性作业,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在设计课外作业时,教师要着眼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适当设计开放性作业,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参加实践,在实践活动中结合所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提出问题。如在学完了《年、月、日》知识后,可出示这样的家庭作业:年、月、日月份年通过学生查日历、问父母或其他途径,写出几个年份每个月的天数,以此让学生在自己调查的过程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学会独立探究的方法。

总之,培养学生会提问题的能力,是促进个体认知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方法之一。教师在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动机,营造提出问题的氛围,创设提出问题的情境,指导提出问题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促使他们在问题中发展自我,成长为新世纪的优秀人才。

上一篇:如何通过和谐课堂氛围促进语文教学之我见 下一篇:浅谈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